[摘要]本文主要概述的傳統杜邦分析體系和改進杜邦分析體系兩類方法的思想及內容,并對比了各自的主要財務指標。
[關鍵詞] 傳統杜邦分析體系 改進杜邦分析體系
一、傳統杜邦分析體系
1.傳統杜邦分析體系概述
杜邦分析體系,因其最初由美國杜邦公司成功應用,所以得名。杜邦分析體系是利用各主要財務比率指標間的內在聯系,對企業財務狀況及經濟效益進行綜合系統分析評價的方法。該體系是以凈資產收益率為龍頭,以資產凈利率和權益乘數為核心,重點揭示企業獲利能力及權益乘數對凈資產收益率的影響,以及各相關指標間的相互影響作用關系。
杜邦分析法中的幾種主要的財務指標關系為:
權益凈利率=總資產凈利率×權益乘數
總資產凈利率=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
權益乘數= 1 ÷(1 - 資產負債率)
銷售凈利率=凈利潤÷銷售凈額
總資產周轉率=銷售凈額÷資產平均凈值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
凈利潤=銷售收入凈額- 成本總額+其它利潤- 所得稅
負債總額=流動負債+長期負債
資產總額=流動資產+非流動資產
成本總額=產品銷售成本+產品銷售費用+產
品銷售稅金+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2.傳統杜邦分析體系的驅動因素
杜邦分析法有助于企業管理層更加清晰地看到權益資本收益率的決定因素,以及銷售凈利潤率與總資產周轉率、債務比率之間的相互關聯關系,給管理層提供了一張明晰的考察公司資產管理效率和是否最大化股東投資回報的路線圖。
(1)從杜邦體系圖可以看出,凈資產收益率是一個綜合性極強、最有代表性的財務比率,它是杜邦體系的核心。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之一是實現股東財富最大化,凈資產收益率正是反映了股東投入資金的獲利能力,這一比率反映了企業籌資、投資和生產營運等各方面經營活動的效率。
(2)權益乘數主要反映了企業的籌資情況,即企業的資金來源結構如何,同時也揭示了企業長期償債能力。
(3)資產報酬率是反映了企業獲利能力的一個重要財務比率,它揭示了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效率,綜合性也極強。企業的銷售收入、成本費用、資產周轉速度以及資金占用量等各種因素,都直接影響到資產報酬率的高低。
(4)銷售凈利率反映了企業凈利潤與銷售收入之間的關系。一般來說,增加銷售收入,企業的凈利潤也增加,但是要想提高銷售凈利率,一方面要提高銷售收入,另一方面必須降低各種成本費用,這樣才能使凈利率的增長高于銷售收入的增長,提高銷售凈利率。
(5)結合銷售收入,分析企業的資產周轉情況。資產周轉速度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獲利能力,如果企業資產周轉較慢,就會占用大量資金,增加資金成本,減少企業利潤。
綜上所述,杜邦財務分析方法最顯著的特點即運用全局觀點進行綜合財務分析,以權益凈利率為主線,將企業在某一時期的銷售成果以及資產營運狀況全面聯系在一起,層層分解,逐步深入,構成一個完整的分析體系。通過杜邦財務分析圖這個工具把各項基礎財務指標系統地組織起來,對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進行綜合評價,并進行原因分析。在具備整體性能的前提下,通過改善各個局部子指標的構成因素,使其整體性能得以強化。該體系層層分解至企業最基本生產要素的使用、成本與費用的構成和企業風險,揭示指標變動的原因和趨勢,滿足經營者通過財務分析進行績效評價需要,在經營目標發生異動時能及時查明原因并加以修正,為企業經營決策和投資決策指明方向。
3.傳統杜邦分析體系的局限性
(1)計算資產凈利率的“總資產”與“凈利潤”不匹配
總資產為全部資產提供者所有,包括股東和債權人,但凈利潤專屬于股東,兩者不匹配。為改善該比率,要重新調整分子和分母,區分不要求分享收益的無息負債債權人和要求分享收益的股東、有息負債債權人,重新計量兩者的投入的資本,得出合乎邏輯的資產凈利率。
(2)沒有區分經營活動損益和金融活動損益
對于大多數企業來說金融活動是凈籌資,而不是投資,籌資活動不產生凈利潤,卻支付利息費用。企業的金融資產是投資活動后的剩余,是尚未投入實際經營活動的資產,應將其與經營資產相區別。與此對應,金融損益也應與經營損益相區別,才能使經營資產和經營損益相匹配。因此,正確計量基本盈利能力的前提是區分經營資產和金融資產,區分經營損益和金融損益。
(3)沒有區分金融負債和經營負債
既然要把金融活動分離出來單獨考察,就需要單獨計量籌資活動成本。負債的成本僅僅是金融負債的成本。因此,必須區分金融負債和經營負債,利息與金融負債相除才是真正的平均利息率。此外,經營負債沒有固定成本,本來就沒有杠桿作用,將其計入財務杠桿,會扭曲杠桿的實際效應。
二、改進的杜邦分析體系
1.區分經營和金融類資產、負債
改進的杜邦分析體系要求對資產和負債重新分類,分為經營性和金融性兩類。經營性資產和負債,是指在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過程中涉及的資產和負債,例如應收應付賬款、存貨、固定資產等。金融性資產和負債,是指在籌資過程中或利用經營活動產生的額外現金過程中涉及的資產和負債,例如交易性金融資產、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長短期借款、帶息票據等。根據會計科目的重分類,調整資產負債表。左側為凈經營資產,凈經營資產為經營資產與經營負債之差,右側為凈負債和股東權益,凈負債為金融負債與金融資產之差,左右兩側賬面平衡。
2.區分經營損益和金融損益
有息負債有資金成本,財務杠桿作用強,利息支出構成企業財務費用的一部分,也是企業項目投資決策的重要參考依據。改進的杜邦分析體系中,通常以財務費用作為金融損益,調整的利潤表中,將財務費用剔除,由此得到稅前經營利潤,上繳所得稅得到稅后凈經營利潤,以反映企業的經營盈利成果。由于財務費用具有抵稅作用,因此,常用稅后財務費用(凈利息) 衡量企業的有息負債成本,稅后經營凈利潤與稅后財務費用相差得到企業的凈利潤。
3.改進杜邦分析的核心工具
杜邦分析的核心工具是權益凈酬率,該指標最終反映上市公司為股東創造財富的能力,為股東實際帶來的報酬。因此,對股東來講,它的結果重于總資產報酬率。改進的杜邦財務分析圍繞權益凈酬率指標進行,將其分解為一系列其它財務指標:
權益凈酬率 = 凈利潤/ 股東權益
= (稅后經營凈利潤- 稅后利息費用) / 股東權益
= (稅后經營凈利潤/ 凈經營資產) ×(凈經營資產/ 股東權益)- (稅后利息費用/ 凈負債) ×(凈負債/ 股東權益)
= 凈經營資產利潤率×(1 + 凈負債/ 股東權益)- 稅后利息率×凈財務杠桿
= 凈經營資產利潤率+ (凈經營資產利潤率-稅后利息率) ×凈財務杠桿
凈經營資產利潤率反映企業經營資產的回報率,是實業投資回報率,稅后利息率反映企業的金融活動的凈成本價格,凈經營資產利潤率與稅后利息率的差被稱為經營差異率,是衡量企業是否再進行負債融資經營的標準線。經營差異率與凈財務杠桿的乘積被稱為杠桿貢獻率,衡量企業負債經營為股東帶來的凈超額報酬率。
4. 改進的杜邦分析的應用角度
改進的杜邦分析更好適用于股東回報分析,真正反映企業盈利能力的是總資產收益率,是企業利用可控制或支配的資源進行資產增值的能力,如果企業財務杠桿非常高,而總資產收益率一般,反映的股東回報率仍可能會很高,不過,這種高的股東回報率是建立在高風險而不是高的盈利能力之上的。因此,在進行杜邦分析時,應注意凈財務杠桿的大小,分析一下企業的償債能力。因此,新的杜邦分析體系的自身因素決定了改進的杜邦分析只適合進行股東回報能力的分析,并且要注意指標的波動性以及凈財務杠桿大小和企業的償債能力。
參考文獻:
[1] 荊新主編.《財務管理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
[2] 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編.《財務成本管理》.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