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潛山旅游產業要發展就必須具有產業獨特的競爭優勢,旅游產業集群是提升旅游產業競爭力的有效的組織形式,本文簡述了旅游產業集群的理論概念,分析潛山旅游產業集群發展的意義,最后對如何促進潛山旅游產業集群發展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 旅游產業 集群 潛山旅游
潛山地處安徽省西南部,是安徽省歷史文化名城,古皖文化內蘊豐厚。有一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天柱山風景區,一個省級旅游渡假區,縣域以北還有一處省級森林公園——金紫山森林公園、一處省級自然保護區——板倉自然保護區,呈“七山一水兩分田”的地貌特征,素有“皖國古都、二喬故里、安徽之源、京劇之祖、禪宗之地、黃梅之鄉”的美譽。面對世界旅游發展新趨勢、全國各地旅游業的迅速發展以及旅游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形勢,潛山旅游業如何在已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持續健康發展仍需要認真研究。
一、旅游產業集群
旅游產業集群一種環形的價值鏈,是基于特定區域范圍內各個產業間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相互間聯系的。旅游產業集群的組成應該是包括若干個旅游景區的主體,還有提供互補性服務的實體,主要包括政府旅游管理機構、旅行社、交通營運、酒店、餐館、醫療等。
一般我們將旅游產業集群的各種成員劃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核心層,它是旅游產業集群發展的基礎,主要對應于旅游產業的六個主要消費環節食、住、行、游、購、娛。潛山旅游產業的核心層主要在于它獨特的景區資源,和一些相當數量酒店、旅館、餐館、KTV、商務會所、購物中心等配套資源,潛山在這方面可適當地擴大規模,或者形成一些自身的特色來吸引游客;第二層是緊密層,它是旅游產業集群發展的保障,主要包括有文化、房地產、工業、農業、金融保險、郵電通訊、醫療保健等行業,這些行業在為旅游產業的發展提供需要的同時自身也得到了發展,潛山在這些產業的發展上面還比較欠缺,潛山縣應該促進這些產業與旅游產業的融合,以滿足游客個性化的需求;第三個層次是相關層,它在旅游產業集群中所起的是一種支持的作用,主要表現為園林綠化、教育培訓等行業,它為旅游產業的穩定發展提供了支持,潛山應該在發展核心層和緊密層的同時注重相關層的發展,使得產業集聚的效應更加明顯。
二、潛山發展旅游產業集群的意義
現代旅游業的競爭不僅是旅游市場的競爭,而體現的是一種全方位的整體競爭力,潛山的旅游只有走產業集群化的發展道路,才能應對旅游市場激烈的競爭。潛山發展旅游產業集群具有重要的意義。
1.創建自身品牌的需要
發展旅游產業集群可以更好利用旅游資源樹立起區域旅游的品牌,產業集群具有地理集群的特征,會使眾多相關企業和產品聚集,潛山旅游“天柱山”是其旅游的核心資源,旅游產業集群的開發就是以現有的資源為主導,整合其他旅游資源,對其他的旅游資源進行深加工、新包裝,挖掘潛力形成相配套的系列產品,形成獨特性的、壟斷性的品牌,增加旅游的競爭力。
2.形成具有競爭力的旅游或者相關產業的需要
潛山旅游業發展已經初見規模了,一些旅游設施也在逐步地完善,潛山還有沒有形成以旅游為中心的產業群體,沒有發揮好旅游產業的強關聯性,延長旅游產業鏈。旅游產業對第一、第二產業的帶動作用也沒有很好的發揮,并且第一、第二產業對旅游產業的促進和支持作用也不夠充分。
3.提升旅游整體競爭力的需要
目前,旅游產業對經濟社會的發展的作用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旅游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新的增長點,受到各級地方政府的重視,許多地市都把旅游業作為地方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主導產業加以培育和發展。潛山的旅游產業還沒有形成合理的布局,在現代旅游產業激烈競爭下,旅游產業需要重新整合的過程,而產業集群在優化內部結構和提升產業競爭力中將發揮重要作用。
三、潛山發展旅游產業集群的對策
1.資源整合
潛山旅游產業集群化的發展,需要整合各種旅游資源,以旅游產業自身的合理化和高級化的結構為核心,以造就一批具有創新能力的企業家和有競爭實力的企業。資源的整合有利于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和提升產業的整理競爭力。需要整合的資源包括旅行社資源、旅游飯店資源、旅游購物業的資源、旅游餐飲業的資源等。
2.加強旅游人才的教育培養
潛山應當完善旅游人才的培訓機制,著重培養一批對潛山的歷史文物、風土人情等非常熟悉的優秀的導游人才,以及具有很強推廣、營銷、和管理等業務能力的管理經營人才。旅游企業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人才培育制度,有效的人才激勵機制,以及寬松的制度環境,在實踐中培養中高能力、經驗豐富的旅游人才,為旅游產業集群的發展提供人才的支持。
3.旅游業與三次產業聯合發展
旅游業與工業。旅游景區環境非常重要,發展工業要謹慎,主要發展一些綠色環保型旅游工業,重點發展中藥材深加工、旅游工藝品、旅行食品、生態養生保健品、旅游食品制造等特色旅游工業項目,還可以將工業發展與工業旅游觀光相結合,讓游客對旅游工業產品制作工藝過程進行觀光參與,提高游客的興趣和產品質量的信任度和購買力。
旅游業與農業。調整農村的產業結構,發展現代農業、生態農業、田園風光為特色的鄉村旅游、農家樂等項目,加大農業生態環境建設力度。對有特色的農產品進行深加工、精包裝,提高其附加值,使其作為旅游產品,滿足游客的需求。
旅游業與文化、衛生、體育產業。大力發展休閑度假旅游,開展保健,健身,文化旅游。現代人們城市生活壓力大,選擇休閑娛樂為一體的旅游項目,可推動旅游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晏鋼 楊偉:云南與周邊國家發展旅游產業集群的對策研究[J]. 滇緬和諧發展德宏論壇文集
[2]丁艷平:西安旅游產業集群發展的條件及對策研究[J].特區經濟,2008年4月
[3]尹貽梅 劉志高:旅游產業集群存在的條件及效應探討[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06年11月
[4]張夢:以產業集群提升區域旅游業競爭力[J].財經科學.2005年6月
[5]上海旅游產業集群概況[M].上海市旅游管理委員會,上海信息中心編。2006年
[6]梁琦:產業集群論[M].北京:商務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