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休閑旅游的發展已成為我國旅游業發展的主流趨勢。本文以洛陽市為例,在休閑需求不斷增長的背景下,分析了休閑旅游的特點,指出洛陽市發展休閑旅游的優勢,以及發展休閑旅游所應遵循的原則,并結合洛陽休閑旅游資源現狀及開發程度,提出洛陽今后應重點發展以下六大特色休閑旅游:感受文化休閑游、親近山水休閑游、運動健身休閑游、節會休閑游、溫泉養生休閑游、農家樂。
[關鍵詞]休閑旅游 發展 體驗 研究
隨著我國居民休閑觀念的形成,玩得高興又有益身心的休閑旅游需求模式將成為消費主流,旅游需求取向的變化,將改變傳統的旅游市場結構,休閑旅游將日益占據更大的市場份額,從而大大提高我國居民的休閑質量、水平和國家文明程度。而以傳統觀光旅游為優勢的洛陽市如何在已有旅游基礎上抓住機遇,發展休閑旅游,促進洛陽地區經濟的發展,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一、休閑旅游的內涵及特點
1.休閑旅游的內涵
所謂休閑,是指人們在可自由支配時間內自主選擇從事某些個人偏好性活動,并從這些活動中獲得平常生活事務所不能給予的身心愉悅、精神滿足和自我實現與發展。所謂旅游,是指由人們向既非永久定居地亦非工作地旅行并在該處逗留所引起的相互關系和現象的總和。休閑旅游,是指以旅游資源為依托,以休閑為主要目的,以旅游設施為條件,以特定的文化景觀和服務項目為內容,為離開定居地而到異地逗留一定時期的游覽、娛樂、觀光和休息。休閑旅游是旅游與休閑的有效結合,是以休閑為目的的旅游,是一種通過旅游活動達到自身休閑目的的休閑方式。它既是旅游的一種新的方式,又是休閑活動的一部分,是旅游和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2.休閑旅游的特點
(1) 旅游目的具有明顯的休閑性
休閑性是休閑旅游區別傳統旅游的本質屬性,它既是休閑旅游的行為出發點同時也是落腳點。休閑旅游是旅游的一種高級形式,旅游者的旅游目的從傳統的開闊眼界、增長見識,向通過旅游使身心得到放松、陶冶生活情趣等轉變。旅游者在欣賞山水風光和人文古跡之美的同時,也陶冶了情操,鍛煉了個人意志,豐富了生活,使旅游者的物質享受和精神享受高度完美地結合起來,達到了人與自然和諧統一。休閑旅游者對旅游目的地的選擇和行程的安排,主要是受自身內在的心理狀態、價值理念和道德修養等的驅動,在休閑旅游中,旅游者能體驗到人之所以為人的真諦,享受著人類真正的幸福與自由,這里是一種純粹的精神享受。
(2)旅游者以散客為主,多以家庭式、朋友式聚會等形式參與
家庭是社會最基本的單位,家庭消費對休閑旅游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當今旅游群體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就是家庭化。尤其是在當今社會激烈競爭的背景下,家長對子女的關愛超過以往任何時期,家長們希望孩子在辛苦學習的同時,能夠通過休閑旅游增長見識、緩解壓力、加強與孩子的交流與溝通,所以以家庭為基本單元的旅游活動異常火爆。從家庭旅游和朋友聚會所需要的條件來看,由于度假、休閑旅游主要是在一地逗留一定時間,享受身心的娛樂和休憩,它不需要做太多的長途跋涉,深受家庭和朋友聚會者的青睞。
(3) 出游時間短、距離短,重游率高
休閑旅游活動的開展多數以節假日為主,尤其是雙休日、五一、端午、清明等小長假為主要出行時間,旅游時間一般比較短。地點一般相應地會選擇自然景物優美、服務設施齊全的城市郊區或經濟比較發達、文化生活比較豐富的周邊城市。傳統的觀光旅游大多數屬一次性消費,很少有人會故地重游,而休閑旅游則因為時間短、距離短可以不斷招徠回頭客,有較高的重游率。
(4) 旅游者對旅游產品和環境質量要求較高,體驗性強
休閑旅游常常是旅游者的一種積極參與、主動休息的行為,屬于更高層次的精神活動,這種精神需求是與環境密切相關的。休閑旅游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希望能回歸自然、返樸歸真。尤其是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工作與生活節奏都比較快的今天,人們希望能利用閑暇時間,通過親身參與把自己從工作的緊張與勞累中擺脫出來,愉悅身心、陶冶情趣、強身健體、調節生活。旅游者在行為上表現為,不單單只重視游覽的結果,更重視的是“結果”與“過程”的統一;不再滿足僅僅做一個“旁觀者”,而更愿意做一個積極的“參與者”,更注重旅游過程中內心的體驗和感悟。
(5) 旅游者多以中青年為主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工作和生活的壓力也隨之增加,中青年作為這些壓力的主要承擔著,身心都處于疲憊狀態。他們希望能通過休閑旅游來放松自己,愉悅自己,把自己從緊張與勞累中解放出來。所以休閑旅游出游的人口多以中青年為主,而且隨著年齡的不斷增加出游率會逐漸降低,同時隨著收入的增加和教育程度的提高出游率會增高,其中男性休閑旅游者人數高于女性休閑旅游者。
二、洛陽市發展休閑旅游的有利條件
洛陽作為全國著名的旅游城市,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旅游業也一直是洛陽的優勢產業,洛陽更是把打造“歷史文化之都、休閑度假之都、國際性旅游城市”作為洛陽城市發展的定位。
1.旅游資源豐富,人文與自然具備
洛陽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和著名古都。以“河圖洛書”為代表的河洛文化被譽為華夏文明之源,道家首創于此、儒學淵源于此、佛學首傳于此、理學光大于此。作為長期輝煌鼎盛的古都和華夏文明的發祥地,歷史給洛陽留下了豐厚的文化遺存,現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1處。洛陽山川秀美,自然風光多姿多彩,北有黃河及小浪底-西霞院風景區、黃河濕地自然保護區;西有“黃帝密都”青要山、世界地質公園黛眉山和國家森林公園花果山;南有“北國第一溶洞”雞冠洞和國家森林公園白云山、龍峪灣,“北國水鄉”重渡溝,以及木札嶺、老君山、陸渾水庫、伏牛山滑雪場等風景名勝。
2.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
洛陽自古居天下之中,是中西部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隴海、焦枝兩大鐵路和連霍、二廣等五條高速公路在此交匯,環城高速和干線公路交織成網。洛陽機場是國內凈空條件最好的二級機場,辟有至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等多條航線。
3.充分利用節會推動旅游業發展,客源市場穩定
在成功舉辦洛陽牡丹花會的基礎上,從2004年起,洛陽市利用洛陽豐富的文化資源和山水景觀,逐步開發、形成了“春有牡丹花會、夏有小浪底觀瀑節、秋有河洛文化旅游節、冬有伏牛山滑雪節”的四季旅游節會產品,特別是“五一”小長假和牡丹花會相連接,“十一”黃金周和河洛文化旅游節相融合,形成了洛陽特有的兩個旅游“黃金月”,四季節會旅游收入占據了全年的半壁江山。根據洛陽市政府發布的《洛陽市旅游業發展情況》數據顯示,2008年,洛陽市接待游客4567萬人次,其中接待入境游客30.79萬人次,接待國內旅游人數4536萬人次;旅游總收入224億元,其中旅游創匯9399萬美元,國內旅游收入217億元。
三、洛陽休閑旅游產業發展的原則
1.擺正休閑旅游客源的市場定位,科學設計休閑旅游產品結構
休閑旅游在洛陽發展緩慢,除了經濟收入、時間不富余的原因外,還來自于人們對休閑旅游的認識偏差,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就會成為制約洛陽休閑旅游發展的重要因素。休閑旅游的重點在一個“閑”字,“休閑旅游”說白了就是在工作之余、假日(包括雙休日、節假日)跑出去“閑逛”:閑逛到海濱沙灘、閑逛進大山綠谷、閑逛到溫泉別墅等等。我們于2009年4月牡丹花會期間和暑假期間對洛陽市休閑旅游發展進行了問卷調查,分別在洛陽火車站、王城公園、洛浦公園、牡丹廣場、東周王城廣場、國家牡丹園、洛陽理工學院、龍門石窟、白馬寺、麗云健身俱樂部、名淑美容院等處發放了調查問卷或實地采訪,共發放200份問卷,收回158份,有效率達到79%。調查的內容包括年齡、學歷、月收入、職業、出游時間、出游方式、旅游信息獲得、旅游消費、旅游時間選擇、旅游目的地選擇、休閑旅游類型、旅游障礙等內容。對出游時間的調查結果如圖3-1所示:
由上圖可看出有69%的旅游者選擇的出游時間在5天以內,由此可見休閑旅游的客源主要是國內游客,尤其是臨近兄弟地市客源為主。既然休閑旅游的市場定位主要是國內客源,那么就應根據我國的國情,針對當前低收入階層、小康階層、富裕階層、大款等不同消費對象準確定位。對旅游消費的調查結果如圖3-2所示:
由此可看出旅游者的消費水平總體上以中低水平為主,他們的消費能力是有限的,主要是旅游基本消費。高端消費者仍是少數,但他們的消費潛力大,值得關注。所以我們在產品設計上一定要以中檔為主,同時,為滿足國內一部分高端消費者和國外游客的需要,可適當建設一些高檔度假設施,“中檔為主,兼顧高中檔”應成為我們科學設計洛陽休閑產品結構的原則。
2.發展多元化、多功能的休閑旅游產品項目,重視體驗性
在發展休閑旅游產品時,應適應旅游主體的變化,開發出適合各種類型、各種層次和各種年齡段的休閑旅游產品,要做到既有運動項目也有靜態觀賞體驗、既有高雅的也有大眾的、既有適合老年的也有適合中年和兒童的,既有以自然風光、人類文化遺跡等為主的傳統旅游產品,也要有以影劇院、博物館、藝術館、體育館、休閑度假村、主題公園、游樂園為主的休閑產品等等。要避免旅游產品無特色、無內容、無內涵,缺少休閑元素和文化內涵,缺乏個性和創新的現象發生。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在享受高科技給我們的生活所帶來的便利的同時,也讓人們遠離了生活的樂趣。隨著近幾年DIY理念的興起,人們開始渴望創造、參與的樂趣,享受制作的過程給人們帶來的滿足、自在與舒適,應重視游客的這一需求發展參與制造旅游項目,讓游客在參與中享受動手的樂趣。在調查中,我們設計了這樣一道題“您認為目前阻礙您去參加休閑旅游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可多選)?”,結果如圖3-3所示,有67%的游客選有“活動參與性不強,游客體驗不完整”,說明游客并不滿足與僅僅是“看客”的身份,而是廣泛要求參與進來,自己親自體驗。
3.重視兒童游樂項目在休閑旅游開發建設中的作用
在調查中我們設計了這樣一個題目:您出游的方式是什么?調查結果如圖3-4所示:
由此可看出多數游客一般不會選擇個人獨自去旅行,更多的是與家人或親友一起出行,家庭化已成為我國度假休閑旅游的一個重要特征,尤其是雙休日的家庭休閑旅游已逐漸成為一種趨勢。少年兒童作為家庭成員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的興趣愛好有著重要的作用,只有吸引了孩子才能更好地留住父母。兒童消費市場潛力巨大,甚至有觀點認為只有兒童才是真正的消費主宰者,因此在設計開發休閑項目上一定要充分考慮少年兒童的游樂設施和游樂項目。從我們現有的度假地設施和游樂項目來看,休閑、游樂、康體等旅游設施和項目樣樣齊全,但在兒童方面,考慮得非常不足。在國外,有些度假地對兒童的安排就是多種多樣的,如加勒比海濱,度假區為父母身邊的孩子推出了各種活動,其中既有適應低齡孩童的游戲、藝術與雕刻,適應大一些孩子的滑水、沖浪、航海等課程。
4.重視環境保護,樹立可持續發展理念
休閑旅游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休閑旅游的發展必需重視對環境的保護,旅游的發展一方面依賴于環境,另一方面,旅游發展又會給環境帶來影響和破壞。因此,發展休閑旅游應從環境保護的層面設計每一個項目,保護優良的自然環境,這同時也是對游客的游覽質量提供保證。自然和諧的生態環境,清靜優美的自然山水,本身就是一種稀缺珍貴的休閑旅游資源,擁有良好的自然環境的地區,在旅游業的發展中也必將占據更大的優勢。在調查中我們設置了這樣一道題“您認為最理想的休閑旅游目的地是”,調查結果如圖3-5所示,有29%的游客選擇了“回歸大自然、野趣濃、空氣清新的目的地”,有41%的游客選擇了“能令人放松的名勝風景區”。由此可見,環境質量對旅游業的發展有重要的影響。若對旅游環境不注意保護和治理,最終會反過來砸了旅游業的飯碗,使旅游業成為無本之木,休閑旅游也不例外。休閑旅游提倡減小旅游活動對生態環境的有害影響、維護生態的可持續性發展,將旅游開發的規模和旅游活動的程度控制在旅游地的承載力之內;休閑旅游提倡尊重旅游地文化,避免旅游者與旅游地的文化沖突,保護旅游地的文化傳統得以續存,鼓勵旅游地增強自身抵制外來文化同化的能力,保持旅游文化的可持續發展。
5.政府支持與引導
政府應在休閑旅游業發展中起主導作用,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當休閑娛樂越來越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時,政府就必須承擔起引導休閑旅游產業健康持續發展的責任,在宣傳、發展規劃、政策扶持、提供服務方面發揮重大作用。由于中國目前還屬于發展中國家,法制法規不健全、投資不足、規劃無序等問題相當突出,政府就必須承擔相關的責任。據世界旅游組織研究的結果,在發展旅游業過程中,政府至少應履行立法、協調、規劃與投資等四方面職能。目前政府應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1)全面實施帶薪休假制度,有利于緩解假日期間劇增的旅游客流壓力, 錯開居民休假出游的高峰,使人們的休閑方式更加多樣化、個性化,也有利于旅游資源和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持續利用。
(2)進一步加強與休閑相關的各種旅游設施的建設,解決旅游業發展過程中休閑旅游設施普遍不足的問題。同時,根據節假日時人們休閑的普遍需求,適當開發大眾化的娛樂、健身設施,各旅游城市應開放更多的紀念館、博物館、科技館、文化館等,積極發展城市、郊區和重點景區周圍形式多樣的休閑度假旅游,專業場館和部門內部設施也應對外開放。
6.加強區域聯合,打造品牌優勢
從我國現有休閑度假旅游總體分布來看,沿海東部地區、大中城市和擁有良好資源優勢和市場優勢的地區發展要快。因此,我們必須承認休閑度假旅游發展的不均衡性,認清休閑度假旅游發展的門檻性,要依賴一定的地域基礎,發揮休閑旅游集聚優勢,走聯合發展的道路。一個旅游區休閑旅游資源價值的高低,除了本身的資源特色外,還取決于它能否在一個更大的范圍內形成點、線、面統一的旅游區域。把大多數分散的相鄰旅游區(點)聯系起來,形成一條休閑旅游景觀帶,使游客既能享受風格各異、特色鮮明的景觀,又節約時間,提高旅游質量。同時,依靠不同產品之間的競爭、交流與合作促進各個產品趨向精致化和個性化,打造區域共有的旅游品牌,以促進整個休閑度假市場的繁榮和興旺。
四、洛陽休閑旅游產業今后發展的方向
在我國的大多城市中,要么只是自然山水,要么只是歷史文化,洛陽則是自然山水和歷史文化完美結合的城市,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從歷史文化來說有名聞天下的世界遺產龍門石窟、中國第一古剎白馬寺、中國國內最大的關帝廟,還有世界上第一座古墓葬博物館等數不盡的歷史文化景區。從自然山水來說,景點更多了,有中國最美麗的地方---白云山、世界地質公園龍潭大峽谷等,A級以上的景區達到19家,其中4A級的達到7個。同時我們也擁有全國十大節會之一的洛陽牡丹花會,牡丹花城是洛陽的別稱。目前洛陽的旅游資源雖有一定程度的開發,旅游產品也有很大市場,但僅限于初級階段的觀光旅游產品,尚沒有看到休閑旅游發展的前景和重要性,這對洛陽旅游業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如何讓洛陽在新一輪的旅游發展模式變革中能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并走在休閑旅游發展的前列,成為真正的“休閑度假之都”,結合洛陽休閑旅游資源現狀及開發程度,洛陽今后應重點發展以下六大特色休閑旅游:
1.感受文化休閑游
洛陽歷史悠久,文化遺存豐厚燦爛。有獨具特色的河洛文化、健康養生的牡丹文化、普度眾生的佛教文化、連通世界的絲路文化,這些都是我們發展文化旅游的重要賣點。我們在開發文化休閑旅游時要強調特色,充分挖掘本地的文化特色,設置一些游客可參與、領悟的項目,開發例如名人故居、影視產業、歷史古鎮、博物館、紀念館、音樂廳、演藝場所、收藏市場等產品,讓游客在參觀感受的同時,提高自己的人文知識和素養,對祖國文化的根有更深的理解,充分體現文化的特色化和多樣化。
(1)河洛文化是中國文化的重要源泉之一,是中華民族主流文化。河圖洛書是河洛文化之源,河圖是中華先民在天文歷法實踐中形成的對陰陽規律及其與生命關系認識的成果。洛書是中華先民適應農業發展需要,以數學數理方法創造的天文歷法之書,是先民對自然規律認識的精神文化成果。河圖、洛書都是圓方勾股數學產生之后的文化結晶。它們繼承和發展了原始伏羲八卦八節的成就,無論在內容上還是在數理表現形式上,都對其后的《易經》產生了直接的影響。這里是炎黃文化的肇興之地,中華人文始祖主要活動在中原,是萬家姓之源。
我們在開展河洛文化旅游時,應把重點放在對河洛文化的解釋和宣傳上。大多數人可能知道河洛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根,但可能不明白為什么?可能聽說過或知道河圖洛書,但并不懂它的意思,它所蘊含的文化意義。我們應該重視對河洛文化的宣傳解釋,通過專題片介紹、建立文化館、展覽、電子模擬的形式,盡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讓游客能領悟到“河圖”、“洛書”、《易經》中所反映的 “天人合一”、“天人和諧”的哲學思想;“陰陽對立統一”的宇宙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的民族精神; “和合”的思維理念。 對河洛文化旅游的開發與利用,不僅有助于港臺和海外人士的尋根問祖,也有助于其他地域文化研究的尋根問祖,理清脈絡,深入發展。從而增進全世界華人的凝聚力和親和力,有利于加強海內外炎黃子孫的團結,同時,有助于為“反獨促統”提供思想、理論支持。
(2)洛陽佛教文化家底豐厚,門類齊全。白馬寺為中國第一座官辦寺院,歷來被尊為“釋源”、“祖庭”。龍門石窟是佛教藝術最燦爛的珍品,佛像雕刻藝術在這里完成中國化并形成巔峰之作,從北魏開始,千余年的雕鑿造像,不論是洞窟數量之多、雕像種類之全,還是藝術水平之高,均飲譽全球,成為“世界文化遺產”。洛陽誕生了佛學巨人,洛陽游子玄奘遍學華夏佛學后,西天取經,在印度論法無人可敵,被印度佛教界尊為“大乘天”和“解脫天”,可謂學貫中西第一人。洛陽與佛教有關的民間文化同樣珍貴。玄奘故里、白馬寺、唐僧寺、花果山奠定了“西游記”故事的根基。龍門盧舍那、東郊古唐寺、宜陽靈山寺、汝陽觀音寺、嵩縣云巖寺等流傳著誘人的傳說故事。
如今我們可以借著白馬寺印度佛殿落成的東風與思路,加強與斯里蘭卡、泰國、緬甸、日本、韓國等佛教氛圍濃厚國家的合作,逐步建起不同國家風格的佛殿,請來不同國家的僧人修行,營造一座“萬國博覽寺”,再抓緊建設東都佛學院。我們還可以乘著國家文物局投巨資加強古都遺址保護的春風,原樣復建起中國歷史上最雄偉的佛塔——永寧寺塔(兼做漢魏故城博物館)、最富傳奇色彩的唐代宮殿建筑——明堂,那么這吸引來的,將不僅僅是佛教信眾。
(3)洛陽作為牡丹花城,牡丹可說是洛陽的一張名片,在最近公布的“節慶中華十佳獎”中,洛陽牡丹花會不出所料地名列其中,牡丹文化是我們的一大特色。牡丹文化是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相結合產物,歷代文人墨客贊美洛陽牡丹的詩句浩如煙海,而且意境優美,膾炙人口,是牡丹文化的厚重積淀。牡丹文化也反映在洛陽人生活習俗等方方面面,現實生活中人們還能隨處可見繡有牡丹圖案的被面、衣料等。有關牡丹的佳話、傳說也豐富多彩,比如:武則天與牡丹的傳說、隋煬帝與牡丹的故事等等,其中,周恩來建議洛陽水席的“洛陽燕菜”改名為“牡丹燕菜”更是現代洛陽牡丹的一段佳話。歷代牡丹藝術作品不斷在洛陽發現,目前收集到的有:唐、宋、元、明、清時期的陶瓷作品,有歷代的木、磚、石等雕刻作品,還有歷代的銀器雜件、刺繡等作品。如今牡丹文化在洛陽十分繁榮,牡丹畫家不計其數,牡丹剪紙全國有名,牡丹食品、牡丹化妝品發展勢頭強勁,牡丹盆花已成為人們節日裝點的首選。
2.親近山水休閑游
洛陽位于豫西山區,東臨嵩岳,西依秦嶺,南望伏牛,北靠太行,孕育了名山大川、河湖瀑布、溶洞溫泉、原始森林等風景名勝。北有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及舉世矚目的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南部和西部有國家森林公園白云山、龍峪灣、花果山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伏牛山,有欒川老君山、洛寧神靈寨、嵩縣天池山、新安青要山等8個省級森林公園和自然保護區,還有“北國第一溶洞”雞冠洞、“北國水鄉”重度溝和陸渾水庫旅游度假區等景點。這些勝景密布且景景相連的自然景觀,融雄峻、奇險、秀麗于一爐,集豪野剛陽、明秀陰柔為一體,兼具南北自然風光之神韻。
在這里人們“春可賞花、夏可避暑、秋覽紅葉、冬觀冰雪”,從繁華的鬧市回歸于幽靜、淳樸的大自然中,消除心身的疲勞,調節生活。這些地區在傳統旅游觀光的基礎上,可以適度發展以自然山水為主的生態休閑旅游,輔之以各式的蔬菜瓜果采摘游、農家樂等,積極發展鄉村休閑游。還可以針對不同層次游客的需求建設娛樂休閑設施。比如,可以在風景比較雄險奇、水源充足景點,考慮為年輕人提供一些野外探險、峽谷漂流、劃艇、攀巖及其他拓展訓練式活動,以增加旅游活動的參與性和挑戰性。總之,對于這些傳統的觀光類旅游景區,在開發休閑旅游時重在提升,要增強體驗性和參與性,在這些山中、水中設置一系列休閑項目,以山與水組團,讓游客在親近山水中達到休閑的目的,盡快實現從單一觀光型向旅游休閑度假的轉變。
3.運動健身休閑游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工作方式的改變、以及工作壓力的增大,健康已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人們對精神生活的追求特別是對健身運動越來越重視并逐步形成習慣,人們愿意把休閑時間和部分收入花在強身健體上。人們普遍認為,現在社會的競爭不僅僅是智力的競爭也有身體的競爭,只有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才能更好的適應社會,鍛煉身體、保持良好體形也成為眾多人們追求的目標。除了傳統的健身方式如練太極拳、游泳、跑步、打球等方式之外,人們更多的是進入健身房、體育館,練習瑜伽、普拉提、打網球、學習劍道等,跑酷、暴走、街舞、輪滑等也被人們所熟悉。同時許多與體育運動有關的旅游活動在我國逐漸開展起來。
運動健身旅游不僅是對旅游自然資源的利用,同時多姿多彩的體育運動又極大地豐富了旅游人文資源。從資源開發利用的角度看,許多體育運動項目一經旅游業開發后往往能產生出巨大的經濟效益,從而具備了構成旅游資源的一切屬性。體育運動以其健身性、娛樂性、參與性、新穎性和刺激性等特征,極大地滿足了大眾健身、娛樂林閑和冒險等多樣化的消費需求,對旅游者產生極大的吸引力,更能激發旅游者外出旅游消費的動機。把健身與旅游相結合,開展一些讓人們在游玩的同時也能鍛煉自己身體的旅游項目,肯定會吸引游客受到游客的青睞。我們可以在我們的龍門石窟、洛浦公園、牡丹廣場等開展自行車騎行、輪滑等項目,在森林公園開展森林浴、攀巖、漂流、登山健身活動,在休閑農莊開展釣魚、棋牌、打球等活動。
尤其是洛陽伏牛山滑雪度假區,這是一家集滑雪、滑草、滑翔、雪(草)地摩托等數十種四季皆宜的動感運動項目及各種空中項目為一體的大型高山度假區,素有“中原第一滑雪場”之稱。雖說度假區目前已發展的比較成熟,已成為度假、會議的理想去處,但我們認為至少還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改進,一是交通條件要改善,方便自駕車游客、散客的出行;二是保證游客安全的安全設施建設要到位;三是度假區的對外宣傳工作要加強。另外,我們應注意洛陽北線休閑旅游的開發,當務之急是做好小浪底和萬山湖及西霞院黃河水利景區的水上運動項目建設工作,打造洛陽北線的休閑運動度假勝地。總之,我們在開發運動健身休閑游時,可以以運動、健身休閑、康療休閑作為亮點,建立運動類休閑營地,適度發展高爾夫等高端產品。利用奧運掀起的全民健身熱潮,豐富體育運動類休閑產品。
4.節會休閑游
經過近年的探索和實踐,洛陽形成了四季節會產品,即春有牡丹花會,夏有小浪底觀瀑布節,秋有河洛文化旅游節,冬有伏牛山滑雪節。特別是“五一”小長假和牡丹花會相連接,“十一”黃金周和河洛文化旅游節相融合,形成了洛陽特有的兩個旅游“黃金月”,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旅游主要經濟指標占據全年的半壁江山。
洛陽牡丹花會誕生于1983年,是全國最早的節會之一,現已成為我國四大節會之一。我們以往在花會期間,都是“花卉搭臺、經貿唱戲”,這已成為一個固定的模式。我們認為在旅游發展轉型的背景下,今后在重視經貿交流發展的同時,還應有所創新,應圍繞牡丹做文化文章。比如,可以在各牡丹主要觀賞區舉辦牡丹詩詞朗誦比賽、牡丹攝影大賽、牡丹書畫展覽、牡丹化妝品的推介會、牡丹插花大賽、盆栽牡丹選美賽等多種形式的文體活動。其中重要的是要吸引游客參與,讓游客在賞花的同時也可獲得牡丹文化的知識,體會參與的樂趣。
在全市四季節會帶動下,各縣(市、區)也積極開發富有當地特色的節會產品,如汝陽縣舉辦了杜鵑花節和炎黃文化節,欒川縣舉辦首屆消夏養生旅游季,洛寧縣舉辦首屆金秋蘋果節,孟津縣舉辦會盟荷花節、常袋紅提節,宜陽縣舉辦靈山文化廟會,嵩縣舉辦伏牛山登山賽,新安縣舉辦首屆荊紫山道教文化旅游節等,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下一步我們工作的重點應放在對這些節會的對外宣傳和推介上,使它們更具有影響力。同時要打破行政區域界限,共同構建更大區域的休閑旅游線路,打造品牌節會。
5.溫泉養生休閑游
中國是崇尚養生的國度,溫泉養生是中國養生文化的一部分。溫泉中富含鍶、硫、偏硅酸等三十余種有益人體的微量元素,沐浴后能起到殺菌消毒作用,對軟化血管、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骨關節病、風濕病、前列腺疾病等有明顯的改善作用,并具有清脂去膩、美容養顏、等神奇功效。溫泉養生發展到現階段,基本上以溫泉沐湯為核心,結合了旅游、休閑,含溫泉、膳食、調理、睡眠、健身、娛樂等內容,初步形成了綜合立體的溫泉養生體系。在熱氣繚繞的溫泉中,舒心活絡,放松身心,讓燙燙的溫泉水將一年的煩悶勞累全部浸掉泡走;刺激皮膚,養顏美容;冷熱泉交替浸泡,浸泡半小時,等于長跑兩公里,是最嘆又最懶的體育鍛煉!這就是現代人選擇溫泉養生的理由。
洛陽市有較為豐富的地熱資源,洛陽市西南 — 南 — 東南部均分布有地熱溫泉。目前洛陽市的溫泉開發做的比較好比較成功的度假區有欒川九龍山溫泉旅游度假區、洛陽龍門山森林公園溫泉別墅度假村、鳳翔山莊、東山賓館等,項目發展比較全面,有景點、運動場地、娛樂區,有的還開發有采摘園、野炊燒烤區等,滿足游客度假養生的需求。與觀光旅游資源相比,度假旅游資源更重視的是游憩資源、生態環境資源、服務設施及服務、餐飲及其環境、娛樂項目等要素。筆者也曾專門到其中幾個溫泉度假區做過實地的調查與體驗,發現存在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服務不到位,溫泉雖好但有禁忌,需要提醒游客注意,但這方面尚做的不盡人意;二是湯池設置不合理;三是缺乏創新性,節目雷同,尚不足以表達養生的理念。我們曾這樣設想過,在度假區內練習瑜伽、打網球、騎馬會是怎樣的美感。另外,我們也可以拓展養生的范圍,開發四季養生游。比如可以推廣重渡溝景區的“消夏養生歡樂行活動”,與雞冠洞聯手,針對不同的年齡段人群開展適宜人們休閑、避暑、度假的養生活動。
6.農家樂
農家樂是新興的旅游休閑形式,是農民向城市現代人提供的一種回歸自然從而獲得放松身心、愉悅精神的休閑旅游方式。一般來說,農家樂的業主利用當地的農產品進行加工,滿足客人的需要,成本較低,因此消費就不高了。而且農家樂周圍一般都是美麗的自然或田園風光,可以舒緩現代人的緊崩的思緒,因此受到很多城市年輕人的熱烈歡迎。農家樂的主要類型有:農家園林型、花果觀賞型、景區旅舍型、花園客棧型。“農家樂”的發展,對促進農村旅游、調整產業結構、建設區域經濟、加快農業市場化進程都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特別是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背景下,農家樂的發展是推進新農村建設的一條重要途徑,農家樂能有效促進農村經濟繁榮、實現農民增收、改善村容村貌、提高農民素質和改善農民生活方式。
目前,各地的農家樂主要發展以體驗農業生產功能、體驗農家生活、品嘗農家飯菜為主要內容的多種形式休閑旅游項目。結合洛陽的實際情況,洛陽應大力發展景區旅舍型、花果觀賞型農家樂,依托豐富的旅游資源,減輕中低收入游客的負擔,增加農民的收入。今后在發展農家樂時要注意幾個問題:一是加強政府的監管和規范,對食品安全、景區安全問題要高度重視,加強監管力度。二是要提升服務質量。三是要轉變思維方式,突破過去一家一戶單干的形式,與新農村建設結合起來,采用“公司+農戶”的經營方式,引進有經濟實力和市場經營能力的企業,改善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指導、組織農民開展地方風情、漁耕文化、農耕文化等旅游活動。另外可以與學校、青少年教育機構合作,把農家樂發展成為青少年教育基地,讓他們體會勞動的的艱辛,能更加珍惜人們的勞動成果。
五、結論
休閑旅游是人們經濟生活發展到較高水平的產物,是高級旅游形態之一。本文只是簡要分析了洛陽發展休閑旅游的優勢和原則,并初步提出重點要發展的六種特色休閑旅游。休閑旅游在我國發展還是個新事物,休閑涉及面很廣,洛陽的休閑旅游也才剛剛起步,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旅游產品和市場有待開發。在我國還沒有條件實行帶薪休假、小長假較多的情況下,洛陽如何有針對性地進行有序開發還需要做進一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劉群紅:發展我國旅游休閑產業問題的若干思考[J].求實,2008(8):41-42
[2]發展我國休閑旅游產業問題的若干思考. 中國旅游報.2006-10-30
[3]張雅靜:科學發展觀視閾下的休閑旅游[J].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9):87-90
[4]鄒宏霞:淺析我國休閑旅游發展的主要障礙與解決途徑[J].商場現代化,2007(5):252-253
[5]胡英清:中國休閑旅游發展研究新進展[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7)
[6]田金霞:張家界市天門山休閑旅游發展探討[J].科學教育,2008(3)
[7]金麗:休閑時代的區域旅游開發研究[J]. 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5)
[8]鄧麗娟:休閑旅游與新農村建設[J].懷化學院學報,2007(12)
[9]董昭江:休閑旅游的動機分析[J].稅務與經濟,2008(1)
[10]周松秀宋小娥:衡陽市休閑旅游特征及發展對策研究[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