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6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通報了三起感染超級耐藥致病細菌NDM-1的病例。就在不到一周前的10月20日,巴西官方宣布,在全國16所公、私立醫療院所都已經發現另一種“超級細菌”——抗藥性細菌KPC,目前已致巴西多人死亡。那么超級細菌有何超級之處,為何會奪人性命,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細菌在自然界存在的歷史遠遠早于人類,是所有生物中數量最多的一類。據估計,人體內及表皮上的細菌細胞總數約是人體細胞總數的十倍。大多數的細菌不能對人類健康構成威脅,反而一些細菌對人是有益的。比如大腸中一些細菌對人的腸胃有益。有害的細菌只是一小部分,如一些細菌會成為破傷風、傷寒、肺炎、梅毒、霍亂等病的病原體。1928年弗萊明爵士發現了能殺死致命細菌的青霉菌,這種抗菌素開始走入人們的視野。從微生物中尋找抗生素到半合成抗生素的出現,人類對抗生素的研究不斷的深入,抗生素作用的對象也不斷的擴大。但是,也出現了濫用抗生素的情況,超級細菌隨之出現。
所謂的超級細菌,就是指濫用抗生素使得細菌的抗藥性越來越強,導致抗生素藥物對它不起作用,超級細菌由此得名。其中最為著名的是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美國每年因“超級細菌”導致的死亡人數可達到18000例。1961年,MRSA在英國被首次發現,它的致病機理與普通金黃葡萄球菌沒什么兩樣,但它對多數抗生素不起反應,體弱的人感染后會造成致命炎癥。MRSA已迅速超過乙肝和艾滋病,躍居世界三大最難解決感染性疾病的首位。但是,令人感到略微欣慰的是,這種多重耐藥性的超級病菌仍然只在醫院里傳播,在醫院內感染MRSA的幾率是在院外感染的170萬倍。
10月26日報道的我國發現的超級細菌的三例病例感染的是NDM-1超級細菌。NDM-1超級細菌又名“新德里金屬-β-內酰胺酶1” New Delthi Metallo-bata-Lactamase,簡稱為NDM-1。這種超級細菌早在去年就被英國卡迪夫大學的蒂莫西·沃爾什確認。近期,英國醫學期刊《柳葉刀》發表研究報告稱:“除了英國,印度也向其它歐洲國家和美國人提供整形手術,NDM-1超級細菌可能將在全球蔓延。”這種細菌可以通過飲水等途徑傳播,表現癥狀為腸道感染,它對幾乎所有抗生素都具有抗藥性,死亡率很高。研究人員稱,這種超級病菌跨越不同的細菌種類,除了替加環素和黏菌素以外,這種病菌對其它抗生素都具有抗藥性,甚至在部分患者身上,這兩種抗生素也不起作用。NDM-1病菌甚至對碳青霉烯類抗生素也具有耐藥性,碳青霉烯類抗生素通常被認為是緊急治療抗藥性病癥的最后方法。
為什么這種細菌會有如此強的抗藥性的呢?據介紹,NDM-1超級細菌以DNA的結構出現,被稱為質體。研究人員稱,它可以在細菌中自由復制和移動,從而使這種細菌擁有傳播和變異的驚人潛能。這種細菌含有一種酶,這種酶可以抵抗很多常見的廣譜抗生素。
超級細菌雖然厲害,但是專家表示,人們不必過度恐慌,超級細菌的流行一般只局限在醫院內或者個別病房內。細菌不是病毒不會傳染只會感染,因此剛動過手術或免疫力低的病人都是感染這種細菌的高危人群。日常生活中多用肥皂洗手、注意飲食衛生、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是最簡單有效的預防方法。
另外,不可忽視的是,超級細菌的出現是濫用抗生素的結果。世界衛生組織駐中國代表處新聞官陳蔚云在接受相關媒體采訪時表示,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國家都應實施醫院感染控制措施,貫徹謹慎使用抗生素的政策,以限制多種耐藥性菌株的傳播,減少細菌產生抗藥性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