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照父親的設計,中醫是齊子夫最不可能從事的職業。
齊家是湖南沅陵人士,九代行醫,以治療燒燙傷最為拿手,“文革”時期,家里的中藥房關張,齊父被打成“封建殘余”關進了牛棚,那時,齊子夫不過五六歲,剛在藥房里接受了中醫啟蒙,父親交代,千萬不能學中醫。
父親蹲牛棚的日子里,齊子夫在家里幫忙做活,他發現,母親干活時,總有血沿著褲管滴到腳下來,淋漓不斷,他隱約覺得,母親這樣出血不正常。
沅陵縣上常有走江湖的民間醫生,擺個中草藥的地攤,看病賣藥,齊子夫喜歡去聽醫生們講病,偶爾還幫忙撿藥和洗藥,很得醫師們喜歡。他找到熟悉的醫生打聽母親的病,醫生診斷為婦科崩漏,讓他去采松柏樹葉,一半炒熟,與另一半生葉一起,給母親泡茶喝。
母親的病治好了,齊子夫對中醫的興趣也起來了,等到父親平反,他早已跟著草藥師傅們上山認藥去了。
當兵時,用中藥養豬
齊父回家之后,做了大中藥房的掌門醫生,盡管兒子學醫已成事實,齊父仍然不松口,齊子夫只得以幫忙為借口,賴在父親身邊偷師。
高中時,齊了夫寄宿在高中英語老師家。老師家有老母親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癱瘓多年,齊子夫聽父親說,天龍(壁虎)有活血化瘀、祛風通絡之用,他半夜出去抓了壁虎,用炭火炒干,碾成末,讓老人沖水服用,一段時間之后,老人能下床慢走了。
讀完高中之后,父親將一心想當中醫師的齊子夫送去參軍,他帶著大堆醫書,熬過新兵三個月后,被分配到廣州花都的軍區農場養豬。周末的時候,戰友們結伴出去逛街,他窩在宿舍里,與關幼坡的《肝病經驗選》、施今墨的《臨床經驗集》、郭士魁的《臨床經驗集》、《本草求真》、《本草求新》等大量的中醫書為伴。
一邊養豬一邊看書的日子沒多久,豬給他出難題,不吃東西了,“中醫治療食欲不振要消食去積,開胃健脾,我決定給它們用點藥。”他用萊菔子、雞內金等多味助消化的藥物炮制了“神曲”,將藥炒香,磨成粉,單獨和拌入飼料當中喂食。果然,他養的豬變得不僅胃口好,而且不生病。打這起,齊子夫善用中藥的名聲就傳了出去,部隊領導和戰友們紛紛找過來,他成了小有名氣的“齊醫生”。
單憑望診,就能瞧出病因
從部隊轉業回來,齊子夫聽聞湘西芷江侗族自治縣有名醫肖澤堂,專治疑難雜癥,白血病和癌癥,他從沅陵尋了過去,拜師學醫。
肖澤堂祖傳中醫世家,定有醫術不外傳的家規,21歲的大齡學徒齊子夫,一待就是5年,大多數時間里,干的是照顧師父起居飲食,看方抓藥的活兒,“拜了師也只能偷師。”師父看病時,徒弟不能拿脈,他只能觀氣色,聽病情,待師父開好方子,他趁拿藥時速記下來,默寫在紙上,還要好生琢磨,病人的病因,用藥的意圖、功效、劑量。日子久了,鍛煉出他的一項本事:單憑望診,就能瞧出病因來。
齊子夫解釋,中醫看重整體觀念,通過陰陽、氣血、臟腑、經絡等學說,把人體的生理、病理、內外、上下、器質、機體、環境等統一為一個整體,將五官對應五臟,即舌眼口鼻耳對應心肝脾肺腎,“望診就是要知外揣內。”
以觀唇色做比:唇對應脾,熱癥表現為唇紅,唇潤者熱輕,唇干燥則是熱重;寒癥唇白,唇潤者寒重,唇干燥者寒輕?!耙谎劭瓷先?,病人唇白且干,可以斷定有脾虛的問題,他身上的病狀,十有八九是因脾虛所致,要補氣健脾,才能治本?!?/p>
另外,情緒也會對五臟產生影響,《黃帝內經》里講: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人體五臟失調會引起不同情緒反應,反之,情緒又會影響五臟。
“給女子看病,發現她脾氣急躁,可得出她肝上有問題,肝主木,木生火,肝火旺要疏肝;再觀察她汗多,皮膚紅腫,還有脾臟濕熱的毛病,思慮過度傷脾,仔細一問,她常為工作煩惱,所以,保持健康,服藥是一回事,還要保持好心態,不狂喜、不狂悲、不嗔怒,不驚不憂不恐?!?/p>
長于治療燒燙傷和疑難雜癥
齊子夫學滿出師,朋友請他到漢陽毛巾廠治燒傷病人,他帶著祖方來到武漢。齊家治療燒燙傷的理論認為,在皮膚被燙傷的同時,火毒隨著氣血走遍全身,熱毒淤積于體內,導致皮肉臭爛,輕者傷膚,重者傷臟腑,所以“治燙燒傷,要清熱解毒、涼血活血,化腐生肌。”
齊家祖方“膚靈燒傷膏”,含內服藥和外敷膏劑,方內主藥“虎杖”苦寒,主清熱解毒,活血化瘀;“地榆”主涼血止血,消腫止痛;佐藥“五味子”等八味酸、澀、寒、涼、苦藥,能滲濕去淤,化腐生肌。齊子夫做過臨床統計,100例全部治愈的燒燙傷病例中,平均治療天數為23.7天,無需植皮,深Ⅱ以內還可能長出新皮來。
燙傷之外,齊子夫還擅長看“怪”病。他曾接診過一例醉飯的病人,病人完全吃不了飯,聞到飯香就四肢發軟,嚴重時還會引起昏厥,在醫院做過各種檢查,卻查不出病因。問診時,他了解到病人是某大型國企的負責人,工作壓力極大,判定為心理和生理倒錯引起的疾病。
“職務高思慮過多,脾虛到了極限,脾主四肢肌肉,就會四肢無力,脾主運化,統攝血液,上下不能通達,又因心主神明,心臟喪失動力,神明失司,因而導致昏厥。因此醉飯的原因是心脾兩虛證?!边@才找出了病因對癥下藥。
武漢人因傷脾引發的毛病不少,齊子夫說,武漢屬中央,根據《黃帝內經》的觀點,“中央生濕,濕生土”,五行之中,土對應脾,中醫認為濕影響脾陽運化功能,引起身體的毛病,所以,“武漢人保健要注意護脾。”
每日拿脈檢測身體
齊子夫有個習慣,每天下班之后,都要給自己拿脈,檢查自己的身體狀況,“我是自省自問,要是氣虛,開一劑補氣提神湯,保持住好精神?!?/p>
之前工作不忙的時候,他還練練“真氣運行法”,此法是著名中醫養生學家李少波根據《黃帝內經》“全真導氣”理論所創,第一、二步是通過調整呼吸推動真氣會集于丹田,第三、四步是將丹田之氣,運達大腦,恢復和增強大腦的機能,第五步是提高真氣運行的規律性,達到心如止水的“靜”界?!靶枰L時間一步步達到,練完功后神清氣爽?!?/p>
病人逐漸增多,他只剩下能走路的時間,這是他最為推崇的有氧運動,腳是第二心臟,有穴道與五臟六腑相連,走路也是鍛煉全身。他推薦的養生食品是蘿卜,能健脾助消化,白蘿卜能補氣,紅蘿卜能生血抗癌,“中醫說,蘿卜有土人參之稱,俗話說‘蘿卜進城,藥鋪關門’?!?/p>
他特別提醒的是,不要盲目鍛煉,要針對個體體質制定鍛煉計劃,“比如氣虛型體質,就只能慢走,跑、跳和球類運動之后,反而身體素質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