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9月30日,抗美援朝戰爭剛剛取得了勝利,我們志愿軍部隊還沒有立即從朝鮮撤軍。那天,時任21軍后勤部保衛科保衛干事的我,上午隨部隊軍車前往軍械營、監護連了解情況。在完成任務后,監護連的副指導員王本軍同志要我在此留宿,我堅持一定要回營地,決定步行回去。當時從監護連到我們后勤部保衛科之間的路我從未走過,只知道大概的方向是向東走,據說有三十多華里。
當我步行了十多里路后,卻發現已無路可走,面前橫著崇山峻嶺,此時太陽已漸漸西沉,心里不禁緊張起來。雖然中美已經簽署停戰協定,但當地社會環境依然復雜,敵特、土匪經常出沒在我們的區域,這些山上還有毒蛇和野獸。此時,天已經黑透了,又無路可走,我只能抓著小樹奮力向上攀越,真是心急如焚,好不容易爬到山頂,卻發現眼前卻是懸崖峭壁,只好折回山下。到山下,汗水已經濕透了全身。我在山溝里繼續向前走,走走又是一座山,只有再向山上爬,到了山頂,依舊是懸崖峭壁。如此往返直到爬上第四座山才得以下山。此時夜已深,夜靜得可怕,我只能聽見自己局促的呼吸聲,月光透過斑駁的樹影顯得格外陰森恐怖,偶爾傳來野獸的嗥叫。好不容易穿過樹林,我已累得精疲力盡,心中的寒意侵襲了全身。此時,最擔心的事情還是怕被敵人抓去,于是我把自己的“51”式手槍裝上子彈,如遇到敵人我將會拼死與其搏斗,直至最后一顆子彈留給自己,絕不能當俘虜。下山后,已經是下半夜三點鐘了,山腳下突然有人大聲喊道“是誰”?我清楚地聽出是我們后勤部包會計的聲音,心里一熱,立刻得以解脫。
那黑漆漆的夜作為戰爭的一個符號時常出現在我的夢里。那一年,我25歲。
(責編: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