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冰瑩被稱為中國第一個女兵作家,她的一生充滿了傳奇。她四次從家中逃婚,兩次東渡日本,并在日本的獄中飽受皮肉之苦,兩次參軍奔赴戰場。
1921年謝冰瑩考入湖南第一女子師范,開始對文藝產生興趣。畢業后她毅然報考了黃埔軍校武漢分校第六期。作為北伐時代最活躍的一個女兵,謝冰瑩將自己隨軍的生活經歷寫了出來。這組《從軍日記》刊登后引起巨大的反響。接著著名作家林語堂將其譯成英文,另有俄、法、日等文的版本問世。從此,謝冰瑩蜚聲文壇。法國大文豪羅曼·羅蘭從歐洲致函贊賞謝氏的佳構。
抗戰全面爆發后,謝冰瑩投入抗日斗爭,在老河口被李宗仁授予少將軍銜。1940年謝冰瑩到西安主辦《黃河》月刊,在那里結識了賈伊箴。賈伊箴畢業于燕京大學化學系,在英國留過學,在一所大學教書。雖然謝冰瑩性格開朗,賈伊箴性格內向,但他們互補性很好,很快就走進了婚姻的殿堂。在婚禮上,他倆當場咬破手指,用鮮血寫出自己的名字和生日,發誓終生相守,白頭偕老。從此他們相伴相依地度過五十多年的婚姻歲月。
謝冰瑩和賈伊箴性格相差實在太大了。謝冰瑩是典型的湖南“辣妹子”,活潑豪爽,快人快語,待人接物像一團火;賈伊箴呢,和謝冰瑩卻恰恰相反,說話慢條斯理,辦事細致輕快,待人婆婆媽媽。他愛妻子謝冰瑩勝過愛自己,天冷了,忙給她送毛衣,怕她凍著;外出了,忙給她帶吃的,怕她餓著。潑辣的謝冰瑩卻接受不了賈伊箴這種“超常規”的愛,常常因此而鬧些小矛盾。但鬧過以后,賈伊箴馬上“低頭認錯”,兩人便又和好如初。他們結婚后,夫妻恩愛,形影不離。平日一般由賈伊箴做飯,因為他做得一手好菜。好友來家,都是他笑著爭著當大廚,讓謝冰瑩陪客。謝冰瑩走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上書店、逛公園,真是形影不離。甚至謝冰瑩組織“婦女戰地服務團”奔赴抗日前線,賈伊箴都陪同前往,當個“編外團員”。1948年應臺灣師院邀請,謝冰瑩和賈伊箴到臺灣,分別擔任中文系和化學系教授。1974年他們一起到美國舊金山定居。這對老夫妻盡管共同生活了51年,但謝冰瑩的秉性始終未改,總是愛耍小脾氣。但她萬萬沒料到,一次耍小脾氣竟然送了賈伊箴的命。
1988年7月18日,他們因一件小事爭吵起來。如在平時,謝冰瑩數落幾句也就過去了,可是這次她卻負氣離家出走了。80多歲的賈伊箴不放心,到處尋找她。他找了幾個熟人家都沒有找到。本來他已經很累了,可忽然想到還有個楊姓朋友家沒有去找。他到了楊家敲門時,謝冰瑩正好在,知道是老賈來找她,就躲進衣柜里,主人打開門,賈伊箴問道:“我的冰瑩在這里嗎?”聽說沒有在這里后,賈伊箴怏怏不快地回家了。不久,謝冰瑩氣消了回到家里。賈伊箴見妻子回來了,立時喜笑顏開,想方設法討好妻子。他說:“冰瑩,咱們到這里后,都是用自己的桌子,咱倆換一下用吧!”說罷就動手收拾書報,謝冰瑩正準備幫忙。突然,賈伊箴趴在桌子上,臉色變得蠟黃,突發心臟病而逝世。謝冰瑩為她的小脾氣付出了極為沉重的代價。
(責編: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