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常不經意間發現,中國文化中,古已有之的元素在歷經千年的流傳之中,愈來愈成為堪為經典而無法抹煞的記憶。有些元素在歷經歲月的雕琢之下,宛若藝術魅力盛放的藝術品,已然成為文化瑰寶的組成部分。面對2010年中國打開國門迎世界賓朋的上海世博會,筆者在談抒心中有關中國白酒那些堪稱藝術的記憶時,真想再次品讀篆刻在漢代竹簡上的優美文字——“桃花開時制曲,花凋曲成。制酒,味幽香……”這獨樹一幟,堪為詩意的釀酒藝術。
桃花成泥香作曲——留待世界品饗的國色之香
《九醞酒法》載:“桃花開時制曲,花凋曲成。制酒,味幽香。”
桃花枝頭,春意盎然。清風拂去,滿處幽香。漫漫千年,在酒香勝地古井鎮,每當桃花盛開的時候,正是古井貢酒的制曲大師們最為忙碌的季節。
“曲為酒中骨”。好曲才能釀好酒。釀制古井貢酒·年份原漿所采用的桃花春曲,只在桃花盛開之時制作,此時空氣溫濕、微生物活動旺盛,方可制作出最好的酒曲。此曲釀酒,保證酒體香似幽蘭,芬芳不散,口感綿柔豐厚。
將幽香滿溢的桃花芬芳留在酒曲中。如此詩意的釀造手法,在中國白酒界亦極為少見。
除此之外,古井貢酒之所以成為上等好酒,秉承其得天獨厚條件。古井貢酒產自安徽省亳州市古井鎮,周圍都是原生態自然環境。古井貢酒的釀酒原料都是精挑細選的優質糧食,主要選用淀粉含量高的大米、糯米,顆粒飽滿、糯性強的高粱和優質蛋白冬小麥。在淮北平原豐饒肥沃的土地上,那些迎風晃動、如滔如浪的小麥為古井貢酒的釀造提供了足夠的原料。
水若無極得佳釀——千年古井世出佳泉
自公元532年,無極水,取自井中三尺以下,性溫,質清,得佳釀。
善酒者曰:水為酒之血。而古自有之:名釀必有佳泉。
在一處已然在汩汩流淌的歲月中,芬芳許久的古井之畔,取水釀酒的身影依然。千百年來,師徒之間口口相授:此井之水曰無極,清冽甘爽,用此井水釀的酒,更是芳香醇厚。
而史籍《九醞酒法》載:“無極水,取自井中三尺以下,性溫,質清。”
及至現代科技所示,“無極水”中含有多種有益于健康的礦物質元素,養心脾,健全身。如此原液為古井貢酒提供了不可復制的天然之泉。
古井的含水層屬于粉砂與黏土層,PH值7.7,呈天然弱堿性,鍶、碘、溴、硅、鈣等有益微量元素含量較高,水質清冽甘爽。屬于鈉型優質飲用天然礦泉水,對人體有較高的醫療保健作用。釀造年份原漿所用的無極水,更是采自井下三尺,所得佳釀,芳香馥郁。遂多享盛譽,為“酒中牡丹”謙謙淡雅之譽。
東方智慧,善納,善藏。1400年的吸納與蘊藏,一襲悠久的歲月和酒香,留下的又怎能不稱之為瑰寶?古井貢酒·年份原漿,中國原漿級年份酒典范,中國高端白酒新形象中,“桃花制曲,味幽香;無極成釀,曰牡丹”,如此國色,又何嘗不是一番中國釀酒文化歷時1400年的高雅收放?
冬雪之后,春意闌珊。枝枝桃花綻放之處,香襲人嘆,味幽,雅致。唯原漿,1400年間淡雅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