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北京市發改委、北京市投資促進局等9個委辦局主辦的第二屆投資北京論壇上,來自英國倫敦市主管經濟與商務政策的前副市長John Ross,從政策編定角度。審視與對比了北京與紐約,倫敦等重要世界城市的差別與差距,指出北京建設世界城市之旅中應注意與解決的問題,本文為編者根據John Ross發言編輯中工而成。
進一步強化經濟影響力
北京在政治方面的影響力勿需證明,對北京影響力探討的重點先放在經濟方面。
倫敦現已成為以高生產力服務行業為基礎的城市。現有世界500強中75%的公司已在倫敦開設辦事處,同時倫敦有249家銀行辦事處,倫敦的銀行在經濟方面影響力巨大。
對一個世界城市來說,經濟上應有多大規模?我們先看一下各城市GDP的情況。如果把世界上最大的40個城市加在一起,他們的GDP總和等于美國整個經濟的實力。你就能想像出世界級城市會有多大。我們可從這些城市的GDP在各國經濟體量中所占比例和排名來做對比。東京的GDP是世界范圍城市中最大的,如果把該城市算作一個國家,它應是世界上第12個國家,紐約是第13個國家,倫敦應是世界上第24個國家,這些城市的經濟體量已大于世界上很多國家。如果我們從GDP角度去衡量北京,北京應是世界上第56個國家,這是單純從經濟體量角度審視。
如果我們再從人均GDP角度分析,倫敦是世界上第五大城市經濟體,中國的上海則排名第20到25位,北京是第38位。紐約的人均GDP是73300美元,倫敦則為65500美元,兩城市人均GDP差不多是東京人均GDP的2倍。目前北京人均GDP約為11000美元。所以目前,北京如果從經濟影響力來看,在世界城市排名中應處于中檔水平。
雖然東京從GDP角度看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個城市,但紐約和倫敦的人均GDP遠超東京,從生產力角度看,紐約的生產力是最強的,倫敦和紐約的生產力遠超過東京的生產力。因此,北京有必要在政策上,善用政策手段推動北京強化其經濟影響力,不斷提高其人均GDP。
加大人力資本投資
我們再來看為什么這些世界城市如此富有生產力?這是因為他們的經濟發展已越來越依賴于投資增長。我說的投資不僅是實物和資本投資,還包括人力資本投資。通過對比世界不同國家GDP的增長狀況,就會發現在七國集團的投資增長非常快,主要是資本投資和人力資本投資。在勞動力方面的投資,也就是勞動力的質量投資,包括教育、培訓等,七國集團GDP中的12%是由于勞動力投資增長造就的,北京市乃至整個中國需要在勞動力質量方面提高投資,在人力資本方面要加大投資。
倫敦的投資情況怎樣?倫敦在資本投資方面的安排達到每年250億美元。再來看倫敦的人力資本投資情況。倫敦45%的勞動力都獲得大學學士學位。到2020年,估計50%的就業人員都已獲得大學學士學位。超過5%的倫敦現有人口都是高校學生。倫敦現有40所極重要的具國際水準的大學,且獲諾貝爾獎的學者多在這些機構中工作。
對當前倫敦市的人口發展來說,人力資本投資主要體現在高級管理領域的培訓等方面。比如在英國,平均15.8%的人口工作于高級管理領域,倫敦則達到了24%,已超過英國15.8%這一平均水平的近一倍。英國高級管理人才中,有一多半工作在倫敦,所以倫敦成為世界級城市,教育水平和管理水平都很高。
這種人力資本方面的投資會給我們帶來另外收益,其中包括國際化的勞動力。如要想有一個世界級城市,必須要有很多外國人存在。在這方面,東京有前車之鑒。東京想成為一個世界級城市,且讓城市勞動力都是日本人是不可能的。東京所執守的讓其勞動力百分之百都是日本人的政策,使其不能成為世界級城市,所以我從來沒認為東京是一個世界級城市,我認為實際上現在只有紐約和倫敦兩個是真正的世界級城市。
33.7%的紐約人口都在國外出生,27%的倫敦人口在國外出生。北京要成為像紐約一樣國際化的城市,想成為一個像倫敦一樣真正國際化的城市,就需要有越來越多外國人來此工作。
推動服務業與其他行業深度融合
大城市必須要有很多的服務公司。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并強調的是一個以服務為基礎的城市,必須要有以服務為基礎的公司。要建設一個服務導向型的城市,必須建立很多具服務性質的公司,這是服務業發展的基礎。在這方面,我認為,跟其他國家和地區相比,在像零售業、銀行業、娛樂業等的服務領域和服務性質公司上,中國包括北京,缺乏具有很強競爭力的世界500強企業。同時,我發現,中國希望能刺激國內消費,但卻沒有將零售業作為重點領域去發展的理念。推動消費,首先要建立適合中國市場的系統,在北京亦如此。因此,中國需要運用政策手段加強服務等薄弱而有潛力的領域,不斷增強城市投資吸引力和消費便利度。
世界城市在發展歷程中,服務領域跟其他領域不斷互相滲透。倫敦通信業中58%的信息技術產出滲透進服務領域。在專業服務領域,包括會計、律師和公共關系等,37%的技術產出進入到這些領域。創意產業技術產出的36%進入其他服務領域。服務行業不是孤立發展,而與其他領域融合,從而推動整個服務領域的全面發展。所以北京在推動服務業和其他行業深度融合方面須有很強發展,才能推動北京國際化發展和世界城市建設。
服務業還創造豐富就業機會。實際上服務業主要在三個領域創造最多就業機會:一是商務服務領域,就是知識型領域,如公共關系、會計、法律等。二是其他服務領域,主要集中在娛樂、具有創意和創造性的行業;三是餐館、酒店等,這是推動旅游業發展的重要領域。
注重城市品牌營銷
最后想說的是,在世界上去營銷這個城市,這也非常重要。我們曾就此問題對倫敦、紐約和新加坡做過認真研究。在城市營銷方面新加坡做得非常好,也是亞洲唯一的一個善于營銷自己的城市。城市管理部門想為城市增加品牌效應,沒有錢不行,倫敦城市營銷的預算已達至每年4億美元的水平,紐約的預算也差不多是每年4億美元。而北京雖然在奧林匹克運動會方面的廣告效應很好,且開支不僅是4億美元,但要想持續促進北京這個城市的品牌影響力,需要有一個持續的資金投入和發展戰略才行。
北京建設世界城市的著力點主要在上述幾個方面,這幾個方面是北京需要進行系統性發展的方面,只有系統性管理才能走到時代前沿,而促進北京系統化發展離不開得力的政策手段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