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首先簡要介紹了《中級財務會計》課程的特點,分析了教學過程中對比分析的作用,最后從各個角度介紹了對比分析在教學中的運用方法。
[關鍵詞] 中級財務會計 對比分析法 教學
“中級財務會計”是會計學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它主要闡述企業財務會計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傳統會計主要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運用復式記賬原理,按照規定的程序,對某一會計主體的經濟活動進行記錄、計量、分類整理,定期編制反映一定期間經營成果、財務狀況和現金流量情況的合計報表。
一、《中級財務會計》課程特點
由于會計是一門隨總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發展而發展的動態學科,因此,理論界往往把會計工作的具體內容概括為財務會計的定義:財務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按照企業會計準則和有關法規、制度的規范要求,運用若干普遍接受的合計慣例,通過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等程序,對企業或其他主體范圍內的大量的、日常的業務數據進行加工,把數據轉換為有助于決策和合乎其他日標的有用信息,旨在向企業或其他主體外部提供以會計信息為主的經濟信息系統。
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將財務會計概念框架定義為:由目標和與它關聯的基本概念組成的一個連貫、協調、內在一致的理論體系,用于評估企業財務報告,解決會計準則尚未規定而產生的新的會計問題,主要包括財務報告的目標、會計信息的質量特征、財務報告要素、報表要素的確認和計量原則等基本問題。
二、對比分析法的作用
對比分析法又稱比較分析法,是通過經濟指標在數量上的比較,來揭示經濟指標的數量關系和數量差異的一種分析方法。對比的方法是會計分析最基本的分析方法,沒有比較就沒有分析,不僅對比分折法本身在會計分析中被廣泛應用,而且其他分析方法也是建立在對比分析法基礎上的。而在財務會計的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學會在財務會計實務中使用對比分析法,還要將對比分析法運用在教學方式中。
思維品質是各種品質的基礎,思考能力是各種能力的靈魂。”思維能力是人才必備條件之一,不善于思維,很難成為高級人才。培養思維品質是發展智力和能力的突破口。在中級財務會計的教學中融入對比分析法,抓住共性和特點,進行比較分析,針對異同,探索原因,弄清優缺點和適用范圍,尋根究底,提出新設想、新方案,不僅有利于融會貫通,掌握基本理論,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素質和創造能力。
三、對比分析法的應用方法
比較法是對具有某種聯系的事物,通過對比、分析,以認識其差別、特點和本質的方法。比較法運用廣泛,有各種具體的比較方法:
1.按比較對象是否相同分類。同類比較法:它是同類事物中各種事物之間的對比,以認識其共同點、差異點和本質的方法。同類比較主要是對相同的事物中認識其相異點,即“同中有異”。這種同類是相對的,可大可小。如中國與美國會計管理體制的比較,中國與美國注冊會計師管理的比較;在研究中,中國的《財務會計》與日本的《財務會計》的比較,中國的“資產的確認與計量”與日本的“資產的確認與計量”的比較;國內的不同單位編著和出版的相同的《會計原理》(或《會計基礎》、《基礎會計》)的比較等。
異類比較法:它是異類事物之間的對比,以認識其共同點、差異點和本質的方法。異類比較主要是對相異的事物中認識其相同點,即“異中有同”。如會計工作與審計工作的比較,會計師事務所與審計事務所的比較,會計核算與統計核算的比較,研究方法與統計方法的比較,會計科目與統計指標的比較等。
2.按比較對象的歷史發展分類。縱向比較法:它是同一對象在不同歷史發展階段的對比,以認識其發展變化規律的方法。這種比較法是同一對象在不同歷史時期的比較。如現代會計學與近代會計學、古代會計學的比較,現代記賬方法與近代記賬方法、古代記賬方法的比較,現代會計機構與近代會計機構、古代會計機構的比較。
橫向比較法:它是比較對象在同一歷史發展階段的對比,以認識其共同,點、差異點和本質的方法。這種比較法是比較對象在同期的比較。如在古代社會或近代社會、現代社會,中國與西方國家記賬方法的比較,20世紀90年代中國會計理論與西方國家會計理論的比較。
3.按比較對象是否宏觀。宏觀比較法。它是比較對象在大范圍內的對比,以認識其共同點、差異點和本質的方法。如中國會計法規與美國會計法規的比較,我國會計管理學派與會計信息學派的比較等。
微觀比較法:它是比較對象在小范圍內的對比,方法。如某地國有大中型商業企業人員職務結構的比較。
4.按比較對象的要求分類。現象比較法:它是比較對象在表面現象上的對比,以認識其共同點、差異點和本質的方法。對表面現象(如事物的數量特征)進行比較,目的在于透過現象認識本質。如同行業各企業資產負債率的比較。
本質比較法:它是比較對象在本質屬性上的對比,以認識其共同點、差異點和本質的方法。如企業信用等級的比較,同行業各企業實行目標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比較。
5.按比較對象的項目分類。單項比較法:它是比較對象在某項特征上的對比,以認識其共同點、差異點和本質的方法。如某行業各企業機構設置的比較,某行業各企業利潤指標的比較等。
多項比較法:它是比較對象在若干項特征上的對比,以認識其共同點、差異點和本質的方法。如某行業各企業機構、人員的比較,某行業各企業利潤指標、資本指標和成本指標的比較等。
6.按比較對象是否定性和定量分類。定性比較法:它是比較對象在性質上的對比,認識其共同點、差異點和本質的方法。比較對象可以在某項特征上或多項特征上進行對比。如某部門各企業生產同種產品的質量比較。
定量比較法:它是比較對象在數量上的對比,以認識其共同點、差異點和本質的方法。比較對象可以在一項或多項標志上對比其數量。如某部門各企業社會員獻率或社會積累率的比較。
參考文獻:
[1]羅殿英:中級財務會計[M].大連出版社.2009(11)
[2]王 煒:中級財務會計實訓教程[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9)
[3]張亞麗:對比分析法在《中級財務會計》教學中的運用[J].商業會計.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