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社會科技生產力的不斷發展,現在利用期權理論作為投資決策方法的企業越來越多,采用期權理論代替凈現值法作為新的投資決策方法就值得我們對其進行研究,相信通過研究,能夠對我國企業作出更好的投資決策提供依據。
[關鍵詞] 期權 投資決策 凈現值
期權,又稱選擇權,是近20年資本市場發展迅速的一種金融衍生工具。它是指其持有人在規定時間只有權力但不負有義務(可以但不是必須),按約定的價格買進或賣出某項財產或物品的權利,即是指授權持有人在某一事先確定的期限內按事先確定的價格購買或出售一定數量的特定資產的權力。期權是一種未來采取某項行動的權利,而不是義務。期權不僅以單項商品、單個股票、外匯、利率為原形資產,還將期貨、互利交換等作為其原形資產,因此,它在整個衍生金融工具中具有聯結、組合多項金融工具的中介功能,它與期貨、互利交換兩大類金融工具一起共同發揮著降險和投機的作用。
作為一種金融衍生工具,從其研究中得出的原理、方法和結論,可以廣泛地應用于宏觀、微觀經濟和經營管理問題的分析和決策。在隨后的理論和實踐發展中,人們逐步認識到期權定價的本質就是對更廣泛意義上的權利價值進行分析確定,這種權利的價值主要取決于某些特定隨機事件在未來出現的狀態。期權理論給解決這類問題提供了有效的認識基礎、分析框架和技術工具。由于企業進行項目投資決策時面臨著許多權利選擇因此,期權理論實際上也為企業項目投資估價和管理決策提供了新的理論和方法。
所謂投資決策是指投資者為了實現其預期的投資目標,運用—定的科學理論、方法和手段,通過一定的程序對投資的必要性、投資目標、投資規模、投資方向、投資結構、投資成本與收益等經濟活動中重大問題所進行的分析、判斷和方案選擇。投資決策是生產環節的重要過程。簡單而言,就是企業對某一項目(包括有型資產、無型資產、技術、經營權等)投資前進行的分析、研究和方案選擇。投資決策分為宏觀投資決策、中觀投資決策和微觀投資決策三部分。
一、期權理論引入投資決策
企業在其經營過程中,在同一時期常常會擁有多種不同投資方案,期權理論就是對多種不同投資方案進行科學決策的有力工具。特別是當利用傳統投資決策方法很難判斷與決策時,期權理論是最有效的方法。20世紀70年代以后發展起來的期權定價理論,給以現金流折現為基本方法的企業投資決策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
期權理論提供了分析及測定不可逆投資項目中不確定性的方法,運用該方法進行投資決策,可提高企業投資項目決策的科學性和準確性。期權是賦予持有者在特定時間或者特定時間以前,按照特定價格買進或賣出一項資產的權利的一份契約。期權理論研究表明,期權總價值是由期權的“內在價值”和“時間價值”兩部分構成的。其中,內在價值是期權的執行價格與資產的市價之差,時間價值是期權應具有的超出基本的內在價值的價值。對于一個風險項目,如果市場前景難以預料,則推遲投資,當市場有利時,再進行投資,而當市場不容樂觀時,放棄項目。等待市場進一步信息會獲得更大的收益,避免了立即投資帶來的損失,這就是,期權的時間價值。按傳統得凈現值法計算的項目現值與考慮到減產或退出機會的項目現值相比較,后者凈現值要比前者高好多。這使得忽略項目中隱含的期權可能會導致荒謬的結果。
二、期權理論對投資決策的重要性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投資者必須善于評價和確定投資項目的風險。期權理論對投資決策的重要性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期權理論揭示出企業所擁有的多種選擇機會可能存在很高的價值,亦即期權理論為經濟環境變動對機會價值所產生的影響進行分析評估提供了依據;2、期權理論在投資決策中的應用較之于凈現值法具有更大的實用性,企業投資者只有正確樹立期權觀念,才能作出科學的投資決策;3、期權理論對于促進投資者投資活動的主動性、靈活性、機動性,提高企業投資效益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此外,期權理論還有助于我們加深對現實問題的理解與認識。項目投資決策過程實際上是一個不斷做出選擇權的過程。項目投資可以被看作是以一種資產交換另一種資產的選擇權。項目可以被看作為用項目成本交換項目收益的選擇權(即項目期權)。與金融期權不同的是,項目期權是不可交易的,該期權是其他管理決策的結果。
三、期權理論在投資決策中的建議
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投資決策決定著企業的未來,怎樣才能作出最合理的投資決策?正確的投資決策能夠使企業降低風險、取得收益,糟糕的投資決策能置企業于死地,所以我們理應經過深思熟慮并在正確原理的指導下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傳統的投資決策慢慢的不能夠再適應現在激烈的競爭市場,隨著時間的推移,總有一天傳統投資決策方法會被新的投資決策完全代替。
現在我們通過不斷的研究找到了一種新的投資決策方法——期權理論法。通過對凈現值法的拓展和彌補,期權理論法克服了傳統投資決策方法的局限性,充分利用期權的特征特性從而產生一種全新的投資決策方法,給投資決策降低風險。從而為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和準確性。但是期權理論法也并非是十全十美的投資決策方法,我們在應用該方法時也應該對它進行不斷的加工完善,充分發揮它的作用。利用期權理論進行投資決策有以下優勢:
1.期權理論指出了凈現值法理論基礎的局限性。凈現值法通常是以投資可以逆轉為假設的。亦即,如果市場條件沒有預料的好,可以很容易地撤出,收回原始投資,所以計算凈現值時無需考慮撤離時的損失。而事實上大多數投資不符合這種假設,即具有不可逆轉性,一旦投入就不容易撤回。這是因為在市場經濟中,由于信息不完備等因素使市場不可能是完全競爭市場,試圖無代價或以很低代價收回投入的資金是很困難的。
2.期權理論指出了用凈現值法確定投資規模。期權理論指出了用凈現值法確定投資規模,凈現值最大時的投資規模為最佳投資規模,亦即:如果投資者可以確認未來市場狀況會發生不利變化(如市場對擬投資項目或產品需求下降),則期待并且避免這些不利條件的期權是有時間價值的。另則,按傳統的凈現值法,如果項目凈現值為正,則項目應該上馬。
期權理論則說明,在某些情況下等待(即持有股權不急于行使)具有更高的價值。換言之,如何最有效地利用獲利機會,也就是如何最恰當地行使期權,譬如某一新技術所帶來的新產品如果立即投資,根據項目評估的結果得到了負凈現值,因此該項目應被否定。但這并不等于說該技術沒有價值,持有該技術給企業帶來了機會,在未來的某種條件下(例如原材料價格降低,與之相應的生產工藝改善,市場需求突然變化等等)該技術所帶來的新產品項目有可能成為正凈現值項目。
3.期權理論提高了投資決策的科學性。當企業決定進行某項投資支出時,也放棄了在未來根據新獲取的信息重新決策的機會,失去的期權價值就應包括在投資成本的機會成本中。運用期權理論,彌補了凈現值法在進行投資決策時會放棄有利投資項目的可能,大大提高了投資決策的科學性。這也說明,投資決策中的期權理論重點強調的是風險因素,其次才是利率和其它財務因素,它要求在評價投資項目可行性時,不僅要使凈現值為正值,而且必須超過不進行該項目投資的機會成本。
企業投資項目的建設,除了帶來項目本身的現金流量外,還為企業帶來開發新產品、開拓新市場、擴大企業經營規模等機會。為企業優化管理,共享信息資源,提高決策水平,增強企業競爭力發揮了重要作用。利用期權理論進行投資決策分析既考慮到了為項目投資支付的成本,又考慮到了項目預期的收益和靈活性的價值,還考慮到了鎖定風險的決策柔性的價值。這就是期權理論的優勢所在,它比傳統的貼現現金流法的評價更全面、更準確。以此為基礎進行投資決策,將不會出現因為低估項目的潛在價值,而降低甚至放棄投資的錯誤決策。期權理論對于促進投資者投資活動的主動性、靈活性、機動性,提高企業投資效益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余勝哲:《實物期權理論應用研究中的問題分析》.《科技創業月刊》,2007年,第03期
[2]王震 趙東:《實物期權理論在油氣勘探開發決策中的應用》.《生產力研究》,2008年,第20期
[3]郭華蕊 王元月:《淺論實物期權在風險投資價值評估中的應用》.《金融經濟》,2008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