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網絡的出現,信息呈爆炸式的增長,如何在“信息的海洋”中獲取資源,對企業的信息資源進行科學有效的管理,決定著企業的成敗。本文通過對企業信息資源管理的特點和存在的問題的分析以及對盧泰宏教授提出的信息資源管理“三維結構”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企業信息資源管理三維結構”模型,并對該模型的應用進行了研究,充分說明了“企業信息資源管理三維結構”模型的合理性。
[關鍵詞] 企業 信息資源管理 三維結構
一、企業信息資源管理的特點
企業信息資源管理側重的是提高信息資源整體的綜合效益,以實現企業的發展目標,而不是設備、技術和方法的復雜性和某個生產要素的單一效益。概括來說,企業信息資源管理的主要特點有:
1.企業對信息資源的管理已不再是單純的技術性管理,而是為了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而對信息資源進行的綜合管理。
2.信息資源管理所強調的是信息資源的戰略管理和高層管理,而不僅僅局限于對執行層的管理,要從戰略規劃和決策的層次上確立信息資源管理的結構。
3.對信息資源的管理強調的是對全部信息資源集成一體、統一配置和系統的管理,追求資源配置的全局最優,而不是個別資源要素的局部最優。
4.信息資源已經滲透到企業的各層次、各管理職能,因此對信息資源的管理不僅僅是信息資源主管人員及其下屬的職責,而是企業所有人員的工作。
5.在網絡經濟條件下,企業信息資源的管理應注重如何把信息資源盡快轉化為生產力的研究,使整個企業信息系統的運行更加有效率。
二、企業信息資源管理的問題分析
1.管理決策層次方面
(1)信息資源管理層次較低
我國企業信息資源管理的層次相對來說還只是處于集成階段和數據管理階段。盡管在理論上提出將信息作為資源來管理,信息成為企業競爭力的核心要素,但是在具體實踐環節上,還停留在信息系統的建設和日常數據的處理上。信息還沒有真正成為資源,還沒有真正實現為企業的決策服務。
(2)企業信息資源管理組織缺位
許多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信息資源管理缺乏組織性,突出表現在“三無”,即無領導、無機構、無規劃。企業的信息資源管理是一系列龐雜的工作,幾乎涉及企業內所有的人、財、物等有形的和無形的資源。但目前許多企業很難有效地組織人員進行信息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因此不可能為企業提供充分的信息服務。
(3)企業信息資源管理能力差異
企業信息資源的管理能力主要包括信息搜集能力、信息開發能力、信息分析處理能力、信息利用能力等幾個方面。當前我國企業的信息資源管理中,存在著諸如信息搜集的范圍較窄、信息開發的深度不夠、信息分析能力不強、各種信息難以整合、信息利用率太低等方面的問題。
2.知識層次方面
企業在信息資源管理過程中存在許多錯誤傾向[2]。比如:
(1)企業信息資源管理服務的需求主體單一
許多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信息資源管理服務主體主要定位在企業領導者、決策者,往往把企業員工排除在服務范圍之外,造成企業內部的信息不均衡、不對稱,進而也就會影響員工對企業決策的理解。
(2)企業信息資源管理重視對信息的搜集存儲而忽視分析利用
企業對信息資源的搜集很多,因為搜集工作相對來說也比較簡單,容易顯示出成果。而對所搜集的信息進行分析利用則不足,因為分析利用不但困難,而且難有成績或成績短期不易表現出來。因此,許多信息工作人員自然而然的就傾向于對信息的搜集而忽視對信息的分析利用。
(3)企業信息資源管理重視內部而輕視外部
企業對其內部的生產經營管理信息比較熟悉,也就能夠較清楚哪些信息是有價值的,哪些信息是沒有價值的,這些有價值的信息的利用產生的效果往往比較明顯、快速;而企業外部的信息十分龐雜,不但搜集困難,整理分析需要花費大量精力去分辨哪些信息是有價值的,而且對這些信息的利用也很難立竿見影。
3.信息層次方面
目前,我國企業對信息資源的利用率偏低。在我國,企業對信息資源的利用處于粗放管理階段。大多數企業缺乏有效利用信息的手段、方法和機制,對信息資源無法有效地提取、集成,決策人員面對大量的未經過篩選的信息總會感到無從判斷,久而久之信息資源就成了擺設。另外,經驗決策也嚴重影響了信息資源的利用。目前,我國大多數企業正處于企業信息資源管理發展過程中的技術管理階段,還沒有建立起對信息資源進行統一協調管理的管理體制,對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的管理還處于無序狀態,缺乏統一規劃,這使得信息投資產生不了應有的效率和效益,造成信息資源很大程度上的浪費。
三、“企業信息資源管理三維結構”模型的提出
盧泰宏教授提出的“三維結構”是有關信息資源管理理論的精髓。“三維結構”是三種基本信息管理模式的集中,即信息資源的技術管理、經濟管理和人文管理,它們分別對應不同的背景,即信息技術、信息經濟和信息文化,三種管理模式的集成構成了信息資源管理的三維構架,如圖1所示 。
盧泰宏的“三維結構”主要是針對國家信息資源管理的結構進行分析的,是對宏觀信息資源管理范疇的劃分,從不同角度展開了信息資源管理的平面結構,但層次性表述得不夠[4]。
本文在對盧泰宏教授的“三維結構”理論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企業信息資源管理三維結構”模型。如圖2所示。
1.“技術維”改成“知識維”。知識經濟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是建立在知識的生產、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經濟。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是企業最重要的戰略資源。在企業的生存與發展中,離開了知識的支撐,企業是難以在激烈競爭的環境下生存的。對于企業信息資源管理,企業往往比較注重對知識的獲取和整理,再先進的技術,也需要知識的支撐。因此,本文把“技術維”改成“知識維”。
2.“經濟維”改成“信息維”。盧泰宏教授的“經濟維”要求重視在信息活動中的經濟因素,如信息的成本、價值、信息商品的價格等。顯然,“經濟維”體現的只是信息的經濟特征。對于企業信息資源管理來說,經濟特征正是企業信息資源與其他信息資源的不同之處,企業往往需要深度地挖掘信息資源隱含的經濟特征,而企業的信息意識是企業信息資源的經濟特征能夠得到發揮和應用的保證。信息意識即有效地發現自己的信息需求,并有尋檢、判斷和組織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信息維”要求企業從信息的含義及相關特征出發,重視信息活動的環節、規律及信息意識,更好地體現了信息作為資源的特點。
3.“人文維”轉變成“管理決策維”。盧泰宏教授的“人文維”體現了對宏觀信息資源管理的劃分,由國家制定相應的信息政策和信息法律等措施,從而營造出國家信息資源管理發展的良好環境。而對于企業信息資源管理來說,企業獲得信息和知識的目的是為了企業的管理和決策。在這個過程中,企業充當兩種角色:一方面通過企業的管理方式和決策的科學性來充分發揮企業的所有資源;另一方面這種調整結合其他兩維的活動來配合企業對信息資源的管理。
四、“企業信息資源管理三維結構”模型的應用
“企業信息資源管理三維結構”模型可直接應用于企業管理中,企業日常管理、知識管理、信息管理分別對應于企業的微觀管理、知識的獲取與整理、信息的意識及活動等。
1.知識維的應用
知識經濟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是建立在知識的生產、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經濟。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是企業最重要的戰略性資源。企業對于知識的搜集和管理也是目前各企業需要解決的問題,企業的知識管理活動應圍繞以下一些主要內容展開:知識交流與知識共享的宣傳;建立知識網絡促進知識的交流與共享;驅動以創新為目的的知識生產;積累和擴大企業的知識資源;將企業的知識資源融入產品或服務及其生產過程和管理過程中。
2.信息維的應用
在以往的信息資源建設中,我們形成了厚重的信息化基礎設施、極大規模的用戶覆蓋能力和對信息化建設的高度認知感,出現了建設水平高、應用水平低,硬件與軟件投入比例失調等問題。一方面,企業要培養員工的信息意識、提高員工的信息意識,使其充分認識到信息資源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企業信息資源管理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整合企業中的各種系統,通過建立統一的數據標準和系統環境來對各種系統進行整合,產生無縫的連接。從而提高企業信息活動的效率,更好的利用信息資源。
3. 管理決策維的應用
企業的一切活動都是建立在管理和決策的基礎之上。企業應根據實際,建立符合本企業的組織結構和管理方式,改變目前存在的信息資源管理缺乏組織性,無領導、無機構、無規劃的局面。同時,科學的決策也是企業成敗的關鍵,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建立合理的決策支持系統,為企業的管理和決策提供科學的決策支持,更好地為企業服務。
五、結論
在網絡日益發達的環境下,信息資源也處于“爆炸”狀態,只有對企業有用的、能夠被企業利用的資源才能稱得上是有用的資源,才可以轉化為對企業有利的知識。因此,在大量的網絡信息中獲取自己需要的信息然后將其轉化為知識,這其中始終離不開有效地管理和決策。本文正是基于對企業信息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的分析及對相關理論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企業信息資源管理三維結構”模型。 “企業信息資源管理三維結構”模型中的三維,不是孤立的單獨個體,而是一個有機的統一整體。在實際應用中,只有將三者結合,統一應用于企業的管理中,才能使企業的信息資源管理水平上升到一個新高度。
參考文獻:
[1] 王偉:網絡經濟條件下企業信息資源管理探討[J].市場周刊(管理探索).2004(10)
[2] 羅衛 王慶良 劉衛欣:網絡環境下企業信息資源創新管理策略研究[J].煤炭經濟研究.2007(7):59-60
[3] 盧泰宏:國家信息政策[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3,7-27
[4] 斯蒂芬 梅芙 詹姆斯等譯:信息時代的管理信息系統[M].北京:機械工出版社.2000
[5] 陳宏峰:企業信息資源管理系統結構模式的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0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