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票據貼現是企業持有的、尚未到期兌現的商業票據,是融通資金的一種企業行為,隨著現代化企業的快速發展,票據的背書轉讓及貼現行為越來越多,充分認識和掌握應收票據貼現也顯得尤其重要。
[關鍵詞] 應收票據貼現 貼現利息 到期值
應收及預付款項是指小企業在日常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項債權,包括應收款項和預付帳款等。其中應收款項又包括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和其他應收款。應收及預付款項是在小企業銷售產品、提供勞務等日常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它是流動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里我們重點談一下對應收票據貼現的計算及特點。
一、應收票據概念及特點
應收票據是指小企業因采用商業匯票支付方式銷售商品、產品等而收到的商業匯票。商業匯票是一種由出票人簽發的,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無條件支付確定金額給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據。商業匯票的付款期限,最長不得超過6個月。商業匯票根據承兌人不同,分為商業承兌匯票和銀行承兌匯票;根據面值中是否帶息,分為帶息商業匯票(簡稱帶息票據)和不帶息商業匯票(簡稱不帶息票據)。
帶息票據是指匯票到期時,承兌人按票據面額及應計利息之和向收款人付款的商業匯票。在這類商業匯票中,票面價值為本金,另外標有票面利率(一般是年利率)。則:票據到期值=票據面值+票據利息
不帶息票據是指票據到期時,承兌人僅按票據面值向收款人付款的票據。在這一商業匯票中,票面價值一般為本利和,即已將票據的利息計人面值,不另外標有票面利率。則:票據到期值=票據面值,
二、應收票據貼現
應收票據的貼現是指持票人因急需資金,將未到期的商業匯票背書后轉讓給銀行,貼給銀行一定利息后收取剩余票款的業務活動,其實質是企業融通資金的一種信貸形式。企業為了重視應收票據的管理,期末,還應將當期已貼現的應收票據在資產負債表上以附注或旁注的方式加以說明,以揭示可能發生的潛在負債,特殊需要時采取相應措施來規避可能發生的財務風險。
應收票據貼現時,用來計算銀行貼現利息的利率稱為貼現率,小企業從銀行獲得的票據到期值扣除貼現利息后貨幣收入,稱為貼現收入。其中用到的公式有如下幾個:
貼現收入=票據到期值-貼現利息
貼現利息=票據到期值×貼現率×貼現期
貼現期=票據期限一小企業已持有票據期限
在利用上述公式計算時有以下幾個關鍵點:
1.票據期限。票據期限有兩種表示方式:一是以“天數”表示,即采用票據簽發日與到期日“算頭不算尾”或“算尾不算頭”的方法,按照實際天數計算到期日。二是以“月數”表示。在這一方式中,票據到期日以簽發日數月后的對日計算,而不論各月份實際日歷天數多少。如果票據簽發日為某月份的最后一天,其到期日應為若干月后的最后一天。如10月31日簽發的、4個月期限的商業匯票,到期日為下一年2月28日或29日;2月28日簽發的、3個月期限的商業匯票,到期日為5月31日,依此類推。
2.貼現期。貼現期是票據期限扣除小企業已持有票據期限。
3.票據到期值。到期值對不帶息票據來講,就是面值,而對帶息票據則是面值加上到期利息;下面通過兩個例子來掌握其特點
例1:某小企業因急需資金,于7月1日將一張6月11日簽發、90天期限、票面價值30 000元的不帶息商業匯票向銀行貼現,年貼現率為10%。則:票據到期日為9月9日(6月份20天,7月份31天,8月份31天,9月份8天)票據持有天數20天(6月份20天,7月份0天)
貼現期=90-20=70(天);到期值=30 000(元)
貼現利息=30 000×10%×70÷360=583.33(元)
貼現收入=30 000-583.33=29 416.67(元)
例2:某小企業于8月16日將一張5月20日簽發、4個月期限、票面價值50 000元、票面利率6%的帶息商業匯票向銀行貼現,年貼現率為7%。則: 票據到期日為9月20日;貼現期為35天(8月份15天,9月份20天)
到期值:50 000×(1+6%×4÷12)=51 000(元)
貼現利息=51 000x7%x 35÷360=347.08(元)
貼現收入=51 000-347.08=50 652.92(元)
小企業應按商業匯票的貼現收入,借記“銀行存款”科目,按貼現商業匯票的面值,貸記“應收票據”科目,對于貼現收入與票面價值的差額,借記或貸記“財務費用”科目。
對于已貼現的商業承兌匯票,貼現企業承擔著潛在的債務責任,這種責任在會計上稱為或有負債。當出票企業到期無力償付時,貼現企業有償還款項的義務。假定購貨單位到期不能償付,貼現銀行便從貼現企業的銀行存款賬戶中扣去該票據的終值,若貼現企業也無償付能力,則貼現銀行將上述款項視作一項短期貸款,企業也應進行相應會計處理。
通過上述兩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出票據貼現有以下四步:(1)計算貼現期,它是貼現日與到期日間的時間段,它可以按日計算,也可以按月來計算;(2)計算到期值,對不帶息票據來講,到期值就是面值;而對帶息票據則是面值加上到期利息就是票據的到期值,到期值應當準確計算出來;(3)計算貼現息,貼現息的計算一律是用到期值與貼現期、貼現率相乘積計算得來,這里一定要注意是用到期值作為基數來計算的;(4)計算貼現收入,貼現收入就是將到期值減去貼現息后的差額。這一部分實際是就是企業實際收到的現金部分。總的來講應收票據貼現的計算的關鍵點是確認貼現期和到期值,只要大家能夠很好地把握1和2兩個環節的計算,就能夠容易地計算出貼現息和貼現收入,會計分錄按上述處理進行反映就行了。
參考文獻:
[1]李照華:《對商業匯票貼現或有事項會計處理的探討》,《財務與會計》,2004年第3期
[2]李帆:《關于現行票據貼現制度的探討》,《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6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