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文章簡單介紹了貿易條件的內涵及意義,并從不同角度全面闡釋了影響貿易條件變動的因素,并進行了相應的分析,從而提出了改善貿易條件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 貿易條件 FDI 經濟增長 貿易政策
近幾年來,隨著我國對外貿易的飛速發展,關于中國貿易條件是否出現惡化,中國經濟是否會陷入“貧困化增長”的爭論不絕于耳。因此,我國貿易條件的變化趨勢如何?影響貿易條件變動的因素又有哪些?我們應該如何改善貿易條件,使我國能夠從國際貿易中獲得最大貿易利益?
一、貿易條件
貿易條件是衡量一國一定時期內貿易利益得失的重要指標,也一直是經濟學界研究的重要問題之一。實際中常用的貿易條件指數有四種不同形式:價格貿易條件、收入貿易條件、要素貿易條件,這些貿易條件指數分別從不同角度表示一國貿易利益的變化情況。
1.價格貿易條件。在國際貿易中,貿易條件的最初含義就是價格貿易條件,即進出口商品比價,它是一國出口商品平均價格與進口商品平均價格的比率。它反映的是一國單位出口商品的進口能力,即該國出口一單位的商品,能夠換回多少單位的進口商品。
2.收入貿易條件。收入貿易條件是在價格貿易條件的基礎上,將出口數量考慮進來,用價格貿易條件指數乘以出口數量指數得到的。它衡量的是出口對進口的購買力,反映了一國在出口基礎上的絕對進口能力的變化。
3.要素貿易條件。單要素貿易條件表示出口商品中所含的每一單位生產要素能夠換得的進口商品的數量。雙要素貿易條件表示的是出口商品中所含的每一單位生產要素能夠換得的在進口商品中所含的生產要素的數量。
二、影響貿易條件變動的因素分析
貿易條件變動的影響因素很多,不同因素的作用原理也各不相同,本文具體考察FDI、經濟增長、貿易政策等主要因素對我國貿易條件的影響,從而有助于更好的提出改善我國貿易條件的政策建議。
1.FDI和貿易條件。(1)FDI通過工資效應對貿易條件產生的影響。工資是企業生產成本的一部分,工資變動引起企業成本變動,又引起產品價格變動,進一步影響著貿易條件。由于FDI僅影響流入國的出口價格,如果存在“工資溢出”,流入國價格貿易條件改善,否則沒有影響。(2)FDI通過出口數量對貿易條件的影響。出口數量的變動主要影響收入貿易條件,而對價格貿易條件不產生直接影響。FDI通過跨國公司貿易和促進本國企業的出口,影響了FDI流入國的出口數量,改善了FDI流入國的收入貿易條件。但這種條件下的收入貿易條件改善和由本國出口企業出口數量增加而產生的收入貿易條件改善,對于一國的社會福利影響是不一樣的,前者對該國福利產生的影響會更小一些。(3)FDI通過技術和生產率對貿易條件產生的影響。技術和生產率的提高可以降低企業生產成本,進而降低產品價格,惡化貿易條件。眾多學者研究表明,當FDI從發達國家流入到發展中國家時,存在著較明顯的技術和生產率的“外溢”。這種“外溢”可以降低本國出口企業的生產成本,如果本國出口企業面臨的是一個競爭性的市場,就會降低出口價格,從而惡化本國價格貿易條件。但是,由于出口部門生產率的提高,會使得本國單要素貿易條件有所提高。
2.經濟增長和貿易條件。在開放的經濟環境中,貿易小國的經濟增長對其價格貿易條件是沒有影響的。這是因為貿易小國僅僅是市場價格的接受者,盡管經濟增長會引起供求結構發生變化,從而影響其進出口商品的結構和規模,但它無法改變進出口商品的價格,其價格貿易條件也就不會發生變化。
然而貿易大國是國際市場價格的影響者和制定者,其經濟增長會影響進出口商品的結構和規模,進出口商品的價格指數會因此發生變化,從而價格貿易條件也發生變化。當貿易大國出現經濟增長時,一方面會增加對可進口商品的需求(消費效應),另一方面也會增加對可進口商品的國內供給(生產效應),最終貿易數量的變化將導致價格貿易條件發生變化。
3.貿易政策和貿易條件。在進口方面小國是世界價格的接受者。因此,當小國征收了進口關稅后,盡管其進口需求會減少,但不會影響到該產品的世界價格,同樣,小國的進口關稅措施雖然也會引起其出口方面的變動,但仍然不足以引起出口品的世界價格變動,小國征收進口關稅不會對其貿易條件產生影響。對于大國而言,其國內需求的變動對于世界價格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從而使該產品的世界價格會降低,由于存在生產效應,其它部門包括出口部門的資源也會部分地轉移到進口產品的生產上來,出口部門的生產會下降,出口價格提高。因此,大國征收進口關稅可以使其貿易條件得以改善。
在出口方面,政府實施鼓勵出口的貿易政策通過促進出口數量的增加,一方面可以使本國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增加企業利潤,促進本國企業獲得更大的發展,實現出口替代,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本國的收入貿易條件,獲取更大的短期貿易利益。因此,適當的出口貿易政策可以同時實現短期貿易利益和長期貿易利益并舉的目的。
三、改善貿易條件的政策建議
首先要更加注重外貿增長方式,走質量效益型發展道路。深入實施科技興貿戰略和以質取勝戰略,加快出口商品結構向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方向轉變,推進新型工業化道路。另外要加快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提升加工貿易企業的技術開發和創新能力。同時提高自主的國際營銷能力,從而構筑新的競爭優勢。
其次要更加注重完善貿易促進體系,奠定對外貿易持續增長的基礎。把國際市場和國內市場更加有機的結合起來,統籌考慮并充分利用國內外兩個市場,完善外貿促進政策,強化公共財政資金對出口的支持作用。促進貿易與產業結合,建立出口增長與產業發展的良性互動機制,為改善貿易條件提供一個良好環境,從而有效的增加貿易利益。
參考文獻:
[1]韓鈞 韓超:我國價格貿易條件探因,商場現代化(學術版). 2005。
[2]林麗 張素芳:1994-2002年中國貿易條件的實證研究,國際貿易問題.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