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民銀行市級中心支行國庫作為國家金庫的二級國庫, 近年來隨著財稅金融體制改革的推進,業務量加大、核算崗位增加,新的風險隱患也隨之產生。如何針對風險隱患,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化解風險,確保國庫資金安全,本文對此進行了深入分析。
[關鍵詞]中心支行 國庫資金 風險防范
近年來,隨著財稅金融體制改革的推進,人民銀行市級中心支行國庫工作面臨的形勢發生了較大變化,新的國庫會計核算體系推行后,國庫資金清算渠道和核算模式的變化,使國庫的業務量加大、核算崗位增加,新的風險隱患也隨之產生。如何針對風險隱患,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化解風險,確保國庫資金安全成為當前中心支行國庫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中心支行國庫風險現狀
中心支行國庫作為國家金庫的二級國庫,目前風險狀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疲勞風險
面對業務量的大幅度增加和核算模式的變化,中心支行國庫人員在月末、季末以及稅收高峰期極易產生疲勞風險,導致核算質量嚴重下降,出現差錯和舞弊行為的幾率有所提高,“防范國庫資金風險,確保國庫資金安全”的壓力日趨突出。以國家金庫淮安市中心支庫為例,作為二級國家金庫,自2009年對轄區內國庫會計業務實行集中核算以后,業務量呈現翻倍增長,2008年12月份記賬及附件是7428張,各類報表和其他資料4689張,到2009年12月份,記賬及附件已經達到15558張,各類報表和其他資料14936張,業務量是2008年同期的2.5倍還多。在人員沒有增加、平均年齡不斷增大的情況下,比較2008年與2009年的數據可以看出疲勞風險已成為目前中心支行國庫系統不得不面臨的重要問題。
2.道德風險
國庫業務處理和風險防范最終還是要由人來實現,人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業務素質是影響國庫資金安全與否的重要因素,人的風險也是國庫資金風險中最為隱蔽的風險。國庫核算中的道德風險包括國庫經辦人員自身的內部道德風險以及其他與國庫相關部門人員的外部道德風險。國庫人員可能受到外部不良風氣的侵蝕,產生思想道德偏差,引發道德風險,其表現形式主要有: 群體道德風險,如由兩個以上經辦人員相互串通、舞弊行為所產生的風險;單個道德風險,即個人利用執行內部控制不嚴的環節進行舞弊,違規操作等。如舞弊人員偷蓋印章等。
3.內部風險
表現為國庫人員在從事國庫業務過程中崗位設置不合理、執行制度不嚴格、操作程序不規范等方面所產生的風險。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崗位設置不合理所產生的風險。如資金清算人員參與明細記賬、復核,賬務處理“一手清”;國庫人員私下交接系統操作員口令所產生的風險。在實際國庫業務操作中存在少數人員由于風險意識淡薄私下交接系統操作員口令的情況,這會導致會計核算權責不清、責任不明,出了問題不容易查找原因;對外部憑證審核不嚴產生的風險。國庫外部憑證主要有財政部門的支撥憑證和稅務部門的退庫憑證,如審核不嚴,極易產生資金風險;重要空白憑證管理不嚴格產生的風險。重空管理不嚴造成的遺失或被他人盜用極易導致盜用國庫資金等嚴重的犯罪行為;賬務核對不及時或不規范所產生的風險。如賬務核對延期或由記賬、復核人員核對自身經辦賬務,這容易導致賬務核對形式化,核算差錯發現不及時,資金風險加大。
4. 外部風險
主要是財政、稅務等外部單位或個人行為不當產生的風險轉嫁。如稅務征管部門舞弊,虛假入庫;地方財政部門為完成財政計劃,虛假增長財政收入,截留上級預算收入;財政部門違反預算安排,無計劃撥款,甚至因為內控不嚴密,出現重復撥款、違規撥款、無效撥款等情況;商業銀行代理國庫業務中違規操作,延壓國庫資金,或經營不善,發生金融風險,波及中心支行國庫資金安全等。外部風險相對內部風險,隱蔽性較高,不容易及時察覺,風險控制難度較大。出現問題后往往容易遭到相關部門人員的無理拒絕或推諉阻攔。因此,要做到確實有效防范和化解外部風險,還需要國庫部門與其他相關部門積極配合、密切聯系,做到常溝通、共管理,提高認識,共同來規避國庫資金風險。
二、目前防范風險的措施
針對以上普遍存在的國庫風險,中心支行國庫應積極探索、大膽創新,總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經驗。
1.領導重視國庫工作,及時安排補充人員
針對國庫業務工作勞動強度大,工作人員容易疲勞情況,分管領導、科室領導一方面深入實地了解掌握工作進度,適時參與、指導業務工作,實施崗位輪換制,及時調派人員補足崗位人員。
2.注重思想教育,防范道德風險
首先,重視職工的思想道德教育,努力營造良好的央行文化。如鼓勵職工積極參加各種形式的爭先創先活動,積極參與文明單位創建工作,教育職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減少了國庫人員受不良風氣侵蝕的機會,為從源頭防范道德風險提供了有力保障。其次,嚴格執行內控措施,嚴密賬務核算手續,由部門負責人親自坐班,密切關注國庫人員思想道德變化,防范可能發生的道德風險。再次,加強與財政、稅務和各商業銀行等相關業務部門的溝通聯系,經常組織部門與部門之間的聯席會議,不斷向相關部門負責人傳達國庫資金風險信息,組織業務人員相互交流學習,確實提高國庫外部相關部門人員的風險意識,將道德風險降到最低。
3.實行“自控、互控、監控”,防范內部風險
在國庫業務核算過程中,結合中心支行業務特點,利用基礎業務人員整合的優勢,合理設置崗位,認真查找可能存在的風險點,以“自控、互控、監控”為主線,控制國庫資金風險。
(1)合理設置崗位。在國庫集中核算系統中設有明細記賬崗3個(其中1人兼任會計核算系統記賬,1人兼外部支出憑證的審核);復核崗、資金清算崗(兼任會計核算系統復核)、同城票據交換崗(由國庫會計主管兼任)各1個;一級會計主管崗1個;二級會計主管根據具體業務需要授權使用;明細記賬崗人員在預算收入錄入完畢后由復核人員堅持綜合查詢的方式復核,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預算收入串級次、串款項、串庫等情況發生。
(2)對有可能在國庫業務操作中存在的私下交接系統操作員口令的情況,國庫部門領導定期、不定期地組織抽查、業務培訓和思想道德教育,通過案例分析等形式,不斷強調國庫資金風險防范的重要性,并要求國庫人員樹立自我保護意識,杜絕私下交接等情況發生。
(3)加強對外部支出憑證審核。要求臨柜國庫人員認真審核外來憑證的真實性、內容要素的完整性,認真核對印鑒,特別是撥款、退庫及調庫等業務的合法性與合理性。對財政撥款業務重點審核撥往非預算單位的款項是否依據充分;對退庫業務重點審核相關文件依據、原繳款書等資料,防止超計劃退庫、重復退庫、未入庫先退庫及其他舞弊行為;對調庫業務必須附有相關部門文件及說明,嚴把柜面監督關,切實防范國庫資金風險。
(4)嚴格重要空白憑證的管理,對庫存重空做到雙人保管,在用重空登記簿雙人簽章,并堅持每月定期檢查和不定期的檢查制度,確保了重要空白憑證的安全與完整。
(5)及時進行賬務核對,對賬單(表)由綜合崗發出,由事后監督人員收回并進行核對,避免了可能產生的賬務差錯,對不能及時返回的對賬單(表)由專人負責催收,并積極取得對賬部門的支持和理解,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錯誤不被發現或發現日期較晚的情況發生。
4.實施國庫監管,防范外部風險
國庫監管的對象是代理國庫業務的商業銀行、信用社和財政、稅務等征收機關。對代理國庫業務的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的監管內容有:一是對代理銀行辦理國庫業務進行資格認證;二是對代理行辦理國庫業務進行監督檢查;三是規范代理行辦理國庫業務的科目使用。對財稅等部門的監督以技術性審核為主、政策性審核為輔,即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和條例文件的有關規定,對不合規撥款、退庫、更正和預算收入過渡戶進行監督。與財政、稅務等部門定期或不定期地召開財稅庫聯席會議,共同商討國庫經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努力建立一套既相互制約又共同協作的財政國庫監督管理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