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由美國引發的金融危機,不但沖擊了金融市場,同時對實體經濟造成了嚴重影響,金屬鋁—作為硬盤行業重要的原材料,在金融危機中價格變動發生了較為特殊的走勢。本文選取了從2006年1月3日到2010年2月26日的倫敦金屬交易所和上海期貨交易所金屬鋁的期貨價格,通過分析,指出在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金屬鋁的價格變動較為特殊的問題。
[關鍵詞] 金屬鋁 價格變動 金融危機
2008年,“次貸危機”在美國爆發,從而引發了房利美和房地美“兩房”危機,再到華爾街的雷曼兄弟申請破產、美林銀行被收購、華盛頓互助銀行被查封和監管,直到美國最大保險公司AIG瀕臨破產被政府注資850億美元進行拯救,正如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所說的,“美國已經陷入‘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之中。” 在全球金融經濟一體化的今天,美國的金融危機迅速傳導給全球金融市場,并且對全球金融市場帶來愈演愈烈的影響,而美國汽車百年老牌通用公司申請破產保護,則使危機進入到一個更深層次的階段,預示著金融危機已對全球實體經濟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在這次危機中,IT業中的存儲行業(硬盤行業)也深受其害。金融IT需求一直以來都是全球IT存儲行業最大的收入來源,因為規模巨大的投資銀行和保險公司每年都需花費巨額的資金更新和維護相關的存儲設備和網絡,據統計,IT存儲行業將近30%的收入是來源于金融領域。從股價的變動,我們可明顯看到兩者的密切關系。在雷曼兄弟宣布破產保護的當天,硬盤業巨頭美國希捷公司的股價下跌了8.2%
硬盤(Hard Disc Drive 簡稱HDD,全名溫徹斯特式硬盤)是電子計算機上使用堅硬的旋轉盤片為基礎的存儲設備。硬盤有如下幾部分構成:,磁盤 Media,讀寫頭 Read Write Head,馬達Spindle Motor Voice Coil Motor,底座Base,電路板PCBA。
硬盤底座的原材料是由金屬鋁構成,作為硬盤EMS生產企業,金屬鋁價格的變化對于企業成本控制來說顯得非常重要。因為鋁的價格具有波動性,因而如何正確反映準確的原材料價格就非常關鍵了。依照EMS行業的報價規則,對客戶報價時,鋁的價格往往采用倫敦金屬交易所(以下簡稱LME)官方網站所公布的價格為依據,由于在國內,上海期貨交易所(以下簡稱SHFE)鋁的價格受到LME的影響非常大,因而SHFE的鋁的價格往往成為LME鋁價格的跟隨者,完全沒有定價權。在金融危機對全球經濟的影響下,在金融危機期間,金屬鋁價格產生了與之前不同的變動情況。本文從LME和SHFE官方網站每日公布的數據選取樣本,選取的數據時間范圍從2006年1月3日到2010年2月26日,覆蓋了從金融危機前到金融危機中和金融危機后的各個時間段的價格和庫存。根據所取得的數據制作以下三張趨勢比較表:
圖1選取數據樣本是LME從2006年1月3日到2010年2月26日的庫存與價格趨勢比較表,根據這張表,我們清晰的得到以下結論:
1.鋁金屬的庫存和價格存在明顯的負相關,當庫存數量下降時,鋁金屬價格呈現明顯的上升趨勢,反之亦然,當庫存數量上升時,鋁金屬價格呈現下降的趨勢。
2.我們以2007年7月為時間分界點來區分金融危機前與金融危機中,以2009年7月為時間分界點來區分金融危機中和金融危機后。從2006年1月到2007年7月,鋁金屬的庫存低位是32,640噸,庫存高位是99,760噸,變化幅度是67,120噸,庫存高位與庫存低位相比變動了305.63%。鋁金屬的價格低位是USD1,945/噸,價格高位是USD2,875/噸,變化幅度是USD930/噸,價格高位與價格低位相比變動了147.82%,庫存的變化敏感度大于價格的敏感度。經過分析,這主要由于鋁生產商根據市場價格調整自身的生產量,影響庫存的變化,造成庫存量的變動,同時期貨市場套期保值者和投機者根據自身的投資需要,通過在期貨市場上的操作,對價格進行影響,也因預期到生產的連續和穩定性,所以價格的變動幅度小于庫存量的變動幅度。
3.2007年7月到2009年7月,整個市場處于金融危機中,根據數據和圖表,我們發現無論是鋁金屬庫存還是鋁金屬價格,變動幅度都有擴大的趨勢。從2007年7月到2009年7月,鋁金屬的庫存低位是36,420噸,庫存高位是114,880噸,變化幅度是78,460噸,庫存高位與庫存低位相比變動了315.43%。鋁金屬的價格低位是USD1,011/噸,價格高位是USD2,840/噸,變化幅度是USD1,829/噸,價格高位與價格低位相比變動了280.91%,庫存的變化敏感度大于價格的敏感度。從圖1我們得到以下結論,在金融危機中,鋁金屬庫存量的變動幅度和鋁金屬價格的變動幅度都要大于金融危機前,庫存量與價格之間的負相關度大于金融危機前,同時價格的變動比率對庫存量的變動比率的敏感度也大于金融危機前。經分析,在金融危機前期,鋁生產和制造商,為了自身的利益,大幅減產,導致鋁金屬庫存量大幅減產,但由于金融危機的影響,對鋁金屬的需求也是大幅萎縮,因而鋁金屬價格雖然因庫存量的巨減而有所上漲,但上漲的幅度由于需求的減少,與庫存量相比,幅度相對較小,隨著金融危機的加深,在金融危機的中期,需求減少的幅度最終超越了生產減少的幅度,同時整個市場對危機的持續時間陷入悲觀,除了正常需求減少對價格的影響外,市場上投機者也加入了拋售的隊伍,造成價格的進一步下滑,到2009年7月,這一情況達到極點,從而出現反轉趨勢。
4.2009年7月以后,從時間段可稱為金融危機后,但目前更流行的觀點是后金融危機時段,本文較贊同后金融危機的觀點。分析圖1得到如下:從2009年7月到2010年2月,鋁金屬的庫存低位是83,920噸,庫存高位是89,000噸,變化幅度是5,080噸,庫存高位與庫存低位相比變動了106.05%。鋁金屬的價格低位是USD1,380/噸,價格高位是USD2,021/噸,變化幅度是USD641/噸,價格高位與價格低位相比變動了146.44%。很明顯,無論是鋁金屬的庫存量還是鋁金屬的價格,其變動的幅度都有縮小的趨勢,同時根據圖1趨勢,鋁金屬價格雖有上漲,但仍然沒有達到金融危機前的價格低位,鋁金屬庫存量雖有下降,但仍舊與金融危機前高位持平,從這方面看,金融危機的影響的確已經開始減弱,但是整個市場并沒有完全擺脫金融危機的影響,因而間接證明了后金融危機的觀點。
由于硬盤EMS行業慣例,原材料鋁報價時通常采用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價格作為基準,但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市場的情況發生了變化。圖2中選取的數據樣本分別是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和上海期貨交易所(SHFE)從2006年1月3日到2010年2月26日的價格制作的價格趨勢比較表,為了減少匯率和稅收對趨勢的影響,LME的價格用美元計價,SHFE的價格用人民幣計價,同時兩者都已經換算成不含稅的價格。根據圖2,我們清晰得到以下結論:
(1)LME價格變動的幅度要大于SHFE變動的幅度。截取2007年7月2009年7月這個時間段,重點研究在金融危機中,兩個市場的變化情況。LME鋁金屬的價格高位是USD2,840/噸,價格低位是USD1,011/噸,變化幅度USD1,829/噸,價格高位相對價格低位變化率為280.90%,SHFE鋁金屬的價格高位是RMB17,769/噸,鋁金屬的價格低位是RM低位變化率為203.63%,明顯可見SHFE的價格變化率要小于LME的價格變化率。
(2)在金融危機的時間段,SHFE的鋁價格回復比LME更迅速,由此可見,中國國內巨大的內需市場是支撐鋁價格回升的重要原因之一,原材料價格變動幅度過大,對于EMS企業來說,會面臨巨大的成本管理壓力,通過對圖2的分析,硬盤EMS企業在對外報價時,應充分采取SHFE作為價格基準,避免因鋁價格波幅過大,對企業造成過大的成本壓力。
(3)在金融危機中,SHFE的鋁價格同LME鋁價格的趨勢都表現為上漲,但SHFE的價格并沒有超過金融危機前的價格高位,而LME在金融危機中的價格明顯超過金融危機前的價格。經分析,這是由于中國及時推出了刺激經濟的政策和本身的巨大內需市場,使得鋁金屬的需求并未大幅下降,因而SHFE的價格比較平穩。SHFE和LME兩者共同點都是在金融危機后期價格有所回升,但都未超過金融危機前的價格低位,因而證明金融危機對全球影響是共同的,只不過由于中國的內需部分抵消了因出口迅速下降造成的危機影響。
為了更具體的比較LME和SHFE的價格變動趨勢,排除每月中的價格波動,圖3選取數據樣本分別是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和上海期貨交易所(SHFE)從2006年1月3日到2010年2月26日的月平均價格制作的價格趨勢比較表,同樣,為了減少匯率和稅收對趨勢的影響,LME的價格用美元計價,SHFE的價格用人民幣計價,同時兩者都已經換算成不含稅的價格。通過圖3 ,可以清楚的看到SHFE的價格波動幅度明顯小于LME,從而我們認為SHFE對金融危機的反應度要比LME的反應顯得更加平穩。
對于企業來說,尤其是硬盤的EMS企業,原材料鋁的成本幾乎占到整個成本的50%,鋁金屬市場的價格是否平穩,對于硬盤EMS企業至關重要,因而選擇一個平穩價格的市場作為商定價格的基礎,顯得非常重要,上海期貨交易所在目前的情況下應更適合作為鋁金屬的議價基礎。
參考文獻:
[1] 叢 萍:金融危機沖擊下的中國出口行業.經濟研究,科技創新導報,2009,16(2):185.
[2] 宋立波 張良貴:近期政策調整對有色金屬行業影響評析.資源再生,2009,18(1):56-57.
[3] 桂國平:希捷公司競爭戰略研究.東南大學,2004:16-20.
[4] 查德#8226;B#8226;蔡斯 羅伯特 雅各布.Operations Management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 76-77.
[5] Bertrand Qudliu, Francois Duhamel. Bringing Together Strategic Outsoucing and Corporate Strategy: Outsoucing Motives and Risks. European Management
[6] 倫敦金屬交易所官方網站
[7] 上海期貨交易所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