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改是一個充滿智慧、活力、激情,展現判斷力、決斷力、執行力的大舞臺。醫改的推進,早已不是衛生部門的孤軍奮戰,而是多部門的統籌與協調推進。
8月19日#12316;21日,由衛生部、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中醫藥管理局主辦的首屆“中國衛生論壇”在北京隆重召開,此次論壇與“中國國際醫用儀器設備展覽會暨技術交流會”同期舉辦?!爸袊l生論壇”在我國首次舉辦,其規格之高、參會人員之多為史上罕見,眾多專家匯集一堂,對中國醫改的現狀、存在問題、發展方向進行討論獻言獻策。
醫改的推進,早已不是衛生部門的孤軍奮戰,而是多部門的統籌與協調推進。與醫改相關的各大部委領導悉數到會,并做主題演講,包括:衛生部部長陳竺、人力資源和社保部副部長胡曉義、財政部副部長王軍、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朱之鑫。
衛生部部長陳竺:
“十二五”期間,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仍然是衛生工作的主旋律。
深化醫改的靈魂是以公益性為主線
200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兩個重要文件:即《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和《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實施方案》頒布,標志著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正式啟動。
醫改的制度設計
我用幾個數字對整個醫改的制度設計進行描述。
1個核心理念:即把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制度的建立作為公共產品向全民提供,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1項總任務和總目標:即建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4個服務體系、8項政策支撐和5項近期重點工作。分解到年度任務,2009年是34項,今年是59項。對改革進程進行監測并將進行兩次評估,即中期評估和三年近期工作完成情況的評估??梢钥闯?,這是從理念轉變到制度設計、到政策制定、到具體實施、到政策評價的五個環節的一整套方案。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指導意見所突出的頂層設計,即“一個大廈、四梁八柱”?!八牧骸奔此膫€體系,就是要建設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醫療服務體系、醫療保障體系、藥品供應保障體系四位一體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同時要完善醫藥衛生的管理、運行、投入、價格、監管體制機制;加強科技與人才、信息、法制建設等八個方面的支撐條件,以保障四大體系的有效規范運轉。
深化醫改的靈魂是以公益性為主線,公益性是對醫療衛生服務和醫療衛生事業性質的界定。遵循公益性原則,醫改方案強調把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作為公共產品向全民提供,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這是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從理念到體制的重大變革,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
深化醫改的大思路是以制度創新解決長期性的體制性、機制性、結構性難題。深化醫改具有全面性、綜合性、政府主導性和創新性的特點,這種設計使得我們改革的各個組成部分之間相互聯系、互為條件。
以公立醫院為例,醫療保障制度的建立為公立醫院的籌資提供了主要來源,成為公立醫院改革必須具備的前提和條件;支付制度的改革對公立醫院行為具有很大影響,好的支付制度可以使公立醫院改革沿著公益性的道路前進;基層衛生服務體系的發展使衛生服務資源重心下沉,有利于患者流向趨于合理,有利于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方針的貫徹,這將使得公立醫院能夠集中精力解決群眾疑難雜癥、看大病的功能;基本藥物制度的建立,特別是藥品零差率的實施,將對公立醫院改變以藥養醫機制、理順補償機制提供重要的契機。反過來,公立醫院改革又對醫療保障制度的完善、基層衛生服務體系的發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
關于政府主導,可以這樣認為,醫改首先是改進政府的工作,強化政府的責任,發揮政府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政府的作用包括:一是增加投入,二是建立政府主導的衛生服務體系,三是建立社會的基本醫療保障體系,四是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五是提供公共衛生籌資。政府發揮上述作用的主要手段是通過立法、監管、信息提供和制定規劃。
五項重點工作的進展
首先是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到去年年底,基本醫療保障覆蓋率超過了人群的90%,其中新農合覆蓋8.32億人,城鎮醫保3.9億人??梢哉f,這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醫療保障事業。40.4%地區的新農合政策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達到60%。門診統籌,縣、區達到了66%。在76%的地區,新農合最高支付額度達到農民人均純收入的6倍,管理服務水平也有所提高。
主要問題和解決思路:針對新農合基金支付壓力增大、存在基金超支風險的問題,需要適時提高新農合財政補助標準和個人籌資標準。針對新農合基金監管薄弱的問題,需要進一步加強基金監管,通過完善制度、建立機制、充實監管力量、加快信息化建設等方式,加強新農合基金的審核報付及結算工作,確?;鸢踩?。
二是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目前31個省、區、市都已建立了省級集中招標采購平臺,38.4%的政府辦社區衛生機構、30.4%的政府辦鄉鎮衛生院實行了零差率銷售。今年政府辦基層醫療機構基本藥物制度實行要超過60%。在82.9%的縣,基本藥物納入新農合報銷范圍。這一制度的實施已經出現了“兩降兩升”的局面。
主要問題和解決思路:
首先,各地反映國家基本藥物目錄還不能完全滿足基層用藥的需求,解決的思路是適當擴大基本藥物目錄藥品范圍,抓緊出臺更為完善的國家基本藥物目錄。
第二個問題是基層醫療機構實施基本藥物零差率補償不到位,答案是需要加快落實財政補助,推進建立基本藥物多渠道補償機制;同時,必須轉換基層機構的運行機制。
第三個問題是基本藥物招標采購工作有待規范,解決思路是加快出臺國家基本藥物招標采購工作規范。
第四個問題是急需出臺村衛生室和非政府舉辦的基層醫療機構執行基本藥物零差率的政策,解決思路是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將實施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一體化管理的村衛生室(鄉村一體化),納入基本藥物實施范圍,同時探索多渠道補償,鼓勵將非公立醫療機構購買服務納入基本藥物制度實施范圍。
三是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截至去年年底,29.2%的政府辦縣醫院、42%的政府辦鄉鎮衛生院和35%的村衛生室以及60%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達到了建設標準。在人力資源建設方面,為鄉鎮衛生院招聘了4700多名執業醫師,今年已啟動5000名定向免費生的招生工作。20%的政府辦鄉鎮衛生院和21.7%的政府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施了收支兩條線管理。特別令人振奮的是,在42.8%的縣、市制定并實行了社區首診和雙向轉診,在23%的政府辦鄉鎮衛生院和22%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施了績效工資。
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基層綜合配套改革仍然滯后,解決思路是積極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配套改革,建立人員管理制度、人事分配制度、多渠道綜合補償和績效考核制度,轉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四是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32.8%的城市居民和17%的農村居民建立了健康檔案。全國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標準達到了人均17元。在73%的縣、市、區,已經將公共衛生機構全部納入財政預算撥款。
主要問題:一是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進展不均衡,在一些農村地區還比較滯后;二是不同醫療機構之間分工協作與業務指導的機制尚未形成。針對這兩個問題提出了注重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之間統籌和整合的思路及建立不同醫療機構之間分工協作的有效機制。
五是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已經確定了試點16個國家級城市和30個省市級試點城市,共214家公立醫院。在72.9%的縣建立統一的公立醫院管理機構,在32.2%的醫院試點臨床路徑。
“健康中國2020”戰略研究認為:要處理好四大體系(“四梁”)之間的關系。
首先需要科學統籌公共衛生服務與醫療服務兩大體系。這兩大體系結合的環節主要是在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處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以及人才培養方面。醫改堅持既補需方又補供方的方式,比較好地兼顧供需雙方的利益和訴求,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一項重大改革進展,應當統一在衛生體制框架內協調發展。兩大體系要相互支持,共同構成有中國特色衛生體制的重要基礎。
關于醫療和醫保的關系,總體上是一體兩翼,同時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建設中充分發揮一手托兩家的優勢,也就是將醫療服務能力的建設和醫療保障制度兩者形成良性互動,互相支持又互相制約。
需要準確把握醫療服務體系和藥品供應體系之間的關系,努力推進基本藥物制度。我們講的醫藥分開,其內涵是指切斷醫療機構與藥品銷售之間的經濟利益聯系,逐步取消以藥補醫的舊機制,建立發展醫療服務的良性新機制,使發展衛生事業的責任回歸到政府和全社會。
在下一步改革當中,需要界定的一個重大問題是基本和非基本的問題。政府的主要責任是保障基本醫療服務制度建立,而非基本,也就是多樣化的特需醫療衛生服務,需要充分發揮社會的力量、市場的力量,但是政府在監管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人力資源和社保部副部長胡曉義:
“十二五”期間,要爭取把社??òl行到8億張。
醫保的改革重點
醫療保障制度最基本的原則還是“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方針。在改革順序上,要優先解決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從無到有的問題;進而就要解決覆蓋范圍從窄到寬的問題,特別是將近1億還沒有納入到制度范圍的人口的問題。在此基礎上,保障的范圍也要從保大病為主逐步向門診多發病、常見病擴展,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在此基礎上,逐步解決保障水平從低到高的問題,提高保障水平,并且均衡城鄉和地區之間的待遇。
一是統籌城鄉醫療保障體系的建設。
之所以把這個任務擺在第一位,是因為在我們的基本制度已經覆蓋了全民的背景下,公平性的問題突顯出來,流動性的問題突顯出來,效率性的問題突顯出來,所以需要對城鄉醫療保障制度安排做出統籌的考慮。除了制度安排統籌之外,信息管理系統的統籌設計和實施、資金安排的統籌考慮、參保人員在不同制度之間轉換銜接的政策,都需要統籌安排。
二是擴大醫療保險覆蓋面,盡快實現全民醫保的目標。
1.全面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在過去三年,中央財政總計安排了509億資金,加上地方財政投入大約700億元,解決了將近1000萬關閉破產企業職工和退休人員參加醫保的資金來源問題,這對推進全民醫保是一個重大的進展,也受到了群眾的普遍歡迎。
2.推進學生兒童參保,特別是將大學生全部納入居民醫保。
3.加大推進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等參保力度。
4.將新農合參保率繼續保持在較高水平。
5.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提高醫療保障意識。
6.逐步探索建立適應全民參保的登記管理辦法,建立起長期參保的激勵機制。
三是提高并均衡醫療保障待遇水平,保障人民群眾基本醫療。
1.隨著經濟社會發展,進一步提高封頂線。
2.以城鄉居民為重點提高醫院醫療費報銷比例。之所以強調以城鄉居民為重點,是因為在職工醫保中,住院報銷比例已經達到70%以上,就是按自然的推進,也可以在近期達到75%左右。而相比之下,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的報銷比例只能達到60%左右,和職工醫保差距還比較大。
3.盡快在全國全面推進門診費用統籌,解決群眾反映的多發病、常見病的診療費用的負擔問題。
4.要加大醫療救助力度,探索開展重特大疾病救助辦法。
5.要大力推進補充醫療保險和商業健康保險。
四是加強醫療保險管理,提高基金使用效率。
1.編制包括醫療保險在內的社會保險基金預算,要在下一步總結經驗、不斷完善。
2.加快提高醫療保險統籌層次,增強基金共濟能力。我們提出的目標是職工醫保在明年基本實現地市級的統籌。
3.推進和完善定點醫療機構分級管理制度。
4.改進支付方式,推行按人頭、按病種和總額預付多種付費方式并行的改革,特別是要配合衛生部門,在臨床診療路徑明確的病種中首先開始實行按病種付費的探索。
五是要改進醫療保險服務,方便參保群眾。
1.加快推進醫療費用的直接結算,減少個人墊付醫療費用和跑腿報銷的現象。
現在,全國統一標準、多種功能兼容的社會保障卡已經基準發行了1.5億張,實際發行了7300萬張,預計到今年年底,可望實現實際發行1億張。社會保障卡雖然是多種功能,但是現在最主要的用途是用在醫療保險看病就醫結算上。我們設想在“十二五”期間,要努力爭取把社會保障卡發行到8億張,讓所有的參保群眾都能享受到更直接、更便捷的服務。
2.繼續社會保障信息系統建設,提高服務效率,并且和醫療部門進行信息共享。
3.做好基本醫療保障關系轉移接續和異地就醫結算管理工作。
4.充分利用社會資源,改進醫療保險服務。
(根據會議錄音整理,未經本人確認)
產業追蹤
康體佳健康聯盟旨在建立一個可互操作的基礎及個人醫療生態系統,實現關鍵信息共享,實現更高品質的個性化健康服務。
康體佳探索健康管理新模式
劉先生是一名70歲的冠心病患者,他每天都會在家里自行測量血壓和脈搏,現在劉先生對測量結果只能自己判斷和分析,正所謂“久病成醫”,但劉先生非常渴望能夠得到專家的解讀和分析。如今,劉先生的這種渴望不再是一種幻想,也許能在不久后變成現實。
8月20日,在康體佳健康聯盟的發布會現場,記者看到了這樣一種場景演示:某脂肪肝患者在家中測量血壓、脈搏、體重,測量到的健康數據可以通過藍牙,傳送至手機、電腦或中國移動的TD終端等設備上,患者操作手機、電腦就可以將測量數據傳送至專業第三方廠商提供的公共數據庫,某醫生在本地電腦上就能同步看到患者的健康數據。此時,患者與醫生可進行視頻對話,在家里就能獲得專業的評價和指導。
康體佳健康聯盟是由中國醫學裝備協會、英特爾公司、聯想、愛康國賓、東軟、好醫生、磐儀、研祥、用友醫療等多家醫療技術公司、醫療服務團體與醫療設備公司共同發起的。聯盟的主要任務包括:建立家用及基礎醫療設備與信息化設備(如手機、個人電腦、各類網絡終端、機頂盒等)在各種通信方式(如藍牙、USB、無線網絡等)下的通信協議標準;驗證和推廣相關通信協議標準;建立個人健康管理的產業聯盟;協調并聯合中國康體佳健康聯盟成員共同促進個人健康管理的發展;幫助聯盟成員創建具有區域特色的個人健康管理服務。
中國康體佳健康聯盟致力于建立一個可互操作的基礎及個人醫療生態系統,實現各種終端與各種醫療系統間的關鍵信息共享。中國醫學裝備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中國康體佳健康聯盟委員會主任委員白知朋表示:“中國康體佳健康聯盟的成立,為從事健康管理產業的中國企業建立了一種聯合機制。我們歡迎更多的產業伙伴加入到這個組織中,彼此交流學習,為中國個人醫療管理產業的未來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p>
康體佳健康聯盟總裁兼董事會主席、英特爾公司數字醫療事業部個人健康促進部門總監Rick Cnossen表示:“只有針對技術平臺制定統一的標準和規章,才能保障醫療保健系統間的互操作性。希望通過中國康體佳健康聯盟,與合作伙伴一起,在通用的標準上結合各種產品與服務,為人們提供更好的管理個人與家庭健康的工具?!?譚嘯)
每周衛事
可以自己“看病”的手機已在英國上市
據英國《每日郵報》消息,一款可將手機持有者心臟狀態記錄下來并將信息發送給醫生的“看病”手機目前已經在英國上市。 這是一款叫做H’andy Sana的觸屏手機,其內部擁有一種叫做Heart Suite的應用程序,用戶可自行測量、記錄并發送ECG(心電圖)給自己的醫生。它操縱起來并不麻煩,只需要將2根手指按住手機側面30秒鐘后,相關信息即可記錄完成。發送給醫生的信息包括ECG、血壓、血糖及膽固醇。有了這塊手機,再也不用花費大價錢購買昂貴的儀器,省時省力。其實對醫生來說,也非常方便。
據了解,這款手機目前的售價為490英鎊,約合人民幣5173元。(來源:環球網)
北京:社區醫院轉診到大醫院掛號只需5分鐘
7月20日起,北京在8個社區啟動社區醫院與大醫院定向轉診預約試點,試點社區內的居民在社區醫院就診時,將由社區醫生和對口的大醫院協商,將需要轉診的患者通過一個專門的預約平臺轉診到大醫院。經過預約的患者,可以在約定時間直接到大型醫院預約窗口辦理就診手續,免預約掛號服務費,提高就醫的效率。(來源:《北京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