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頓公司此前已連續兩年入選《商務周刊》年度“100快公司”快速反應公司十強,在本輪金融危機來臨之時,這家多元化的工業產品制造商采取多種措施積極應對,使其業務非但沒有衰退,反而實現了進一步增長。如今危機陰霾尚未完全消退,這家經營了近一個世紀的全球公司又適時調整了經營發展策略,再度入選今年的快速反應公司十強。
“三年前我曾宣布希望到2010年伊頓在中國地區銷售收入達10億美元,現在可以說我們有信心到年底實現這一目標。”伊頓公司董事長兼CEO柯仁杰(Sandy Cutler)說。
他的底氣來自于最近的一系列勝利,比如在眾多外資公司中率先搶到國產大飛機C919項目的蛋糕。自去年3月中國商飛啟動國產大飛機供應商招標工作后,2009年基本完成了國內供應商的選擇,緊接著就是國外供應商的“大考”。作為宇航方面全球領先的供應商,伊頓不甘落后,去年底柯仁杰到訪中國,幾乎馬不停蹄就趕去和中國商飛領導層探討有關C919大型客機項目的合作事宜。
2009年12月,伊頓與中國商飛下屬的上海飛機制造有限公司簽署了合資框架協議。今年7月14日,二者正式簽署C919機型駕駛艙控制板組件與調光控制系統項目合作意向書,合作涵蓋了C919大型客機控制板組件和調光控制系統的設計、研發、制造、服務等方面,也奠定了雙方未來拓展合作的框架。緊接著一個月不到,伊頓又宣布將與上飛組建合資公司,為C919提供燃油和液壓管路系統。
根據規劃,未來20年,中國商飛將制造2500架C919飛機。按照伊頓公司的設想,與上飛的合資公司將不僅服務于中國的大飛機項目,未來還可能為波音、空客等全球航空制造企業提供相關產品。柯仁杰樂觀的表示:“伊頓這兩個項目的價值預期超過22.25億美元。”
除了宇航業務的驕人業績外,作為一家動力管理公司,伊頓旗下電氣、液壓和車輛等幾大業務也在緊隨中國市場變化而動。3月29日,伊頓公司宣布將在山東省濟寧市投資新建一家發動機氣門制造工廠,以滿足中國汽車市場的強勁增長需求。新工廠占地約1萬平方米,今年7月已經開始興建,明年建成后將為中國汽車廠商組裝發動機氣門和氣門驅動機構。
在電氣領域,伊頓也不斷推動業務發展,今年與多家中國客戶簽訂重大合約。通過與上海市電力公司合作,伊頓參與了上海世博會多個重要項目的建設。前不久,伊頓電氣集團還簽訂了一項協議,將為北京京東方顯示技術有限公司提供價值逾4100萬元的產品,包括價值2000萬元的中壓開關設備和價值2100萬元的成套設備。
伊頓在中國可再生能源市場的表現也非常搶眼,其風能和太陽能逆變器業務都實現了快速增長。2010年,伊頓贏得了國電聯合動力技術有限公司價值150萬美元的風能設備合同,并與國內最大低壓電器生產企業正泰電器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為其提供單相和三相光伏逆變器,以滿足太陽能項目交鑰匙解決方案的需求。
蓬勃發展的同時,伊頓自去年底更換亞太區總裁后,今年對組織架構和人員安排也開始頻繁調整。得益于中國市場這兩年的精彩表現,兩年前加入伊頓擔任中國區總經理的周濤今年10月被提升為宇航集團的亞太區總裁,液壓和車輛集團也有人員輪崗或擢升。此外,面對中國市場越來越大的需求,今年10月,位于上海的伊頓亞太區總部新建了一座創新中心,該中心初期將重點關注車輛電氣化和智能電網領域,然后逐步拓展到更加廣泛的技術領域。
“拓展中國業務是伊頓全球戰略的核心環節”
——訪伊頓公司董事長兼CEO柯仁杰
《商務周刊》:在諸多對中國C919項目虎視眈眈的外資公司中,伊頓為什么能搶得先機?
柯仁杰:作為一家動力管理公司,尤其在宇航方面,伊頓是全球業內領先的供應商,提供液壓系統、電液壓泵、電氣馬達、流體管路產品和系統、前起落架轉向系統、綜合控制系統、駕駛艙控制系統、動力與負載管理系統等。在大型客機領域,伊頓為波音和空客提供了約60%的液壓系統。目前在C919這個級別的機型當中,伊頓的市場份額排在全球第一位,所以中國商飛選擇伊頓是很自然的。
過去幾年,中國航空旅客數量激增,未來也仍有巨大的增長潛力,所以我們對中國航空業的整體發展是非常樂觀的。伊頓在全球航空業特別是亞太和中國地區的市場份額正在不斷在提升,我們預計伊頓在中國航空業的市場規模未來20年能一直保持年均20%左右的增長。
《商務周刊》:今年前9個月,伊頓收入同比增長了近15%,從去年同期的87.4億美元上漲至100.5億美元。伊頓為什么能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
柯仁杰:我們為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的業績表現非常自豪,這些數字證實我們完成的所有極具挑戰和富有創新精神的工作正在取得成效。業績提高主要得益于幾個方面:大幅度調整業務組合,專注于高增長高利潤率行業;平衡各地區業務在經濟周期各環節中的表現;不斷提供創新技術,為客戶創造價值。
《商務周刊》:對于未來,伊頓還有什么新的規劃和展望?
柯仁杰:進一步拓展中國業務是伊頓全球業務戰略中的核心環節。我們預計中國的經濟增長將繼續領先世界其他國家,不斷提高基礎設施水平將是中國在未來數年中的長期發展趨勢。伊頓處于非常有利的地位,能夠借助我們的動力管理技術,協助中國推進基礎設施建設。
放眼未來,中國將繼續對伊頓業務發揮重大影響,并將是我們未來戰略的核心。我們致力于在人才和社區方面保持投入,進一步提高本土研發能力。從電能質量到能源效率,再到清潔技術,伊頓希望在全球持續增長、保持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