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尚德電力等中國海外上市企業快速成長為全球光伏巨頭時,在A股上市的太陽能電池生產企業深圳拓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2218.SZ)近兩年受到的關注也不遜色,雖然在規模上與尚德電力等難以比肩,但這家成立于8年前的中國光伏企業卻被業內譽為全球非晶硅之王。
在歷史不太長的太陽能產業,晶體硅太陽能電池一直是市場主流,但晶體硅成本的不斷上升始終是光伏企業的巨大壓力,未來晶體硅太陽能電池進一步降低成本的空間越來越小,這也成為光伏發電難以與傳統發電競爭的一個主要原因。于是,一種能解決成本壓力的非晶硅太陽能電池正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由于非晶硅薄膜可在玻璃、不銹鋼板、陶瓷板、柔性塑料片上沉積薄膜,易于大面積化生產太陽能電池,成本相對低很多。
拓日新能恰恰在非晶硅太陽能電池方面具有很強的技術優勢,同時,技術出身的董事長陳五奎重視設備的自主化,其生產設備70%來自自主研發,這些都幫助企業實現了對成本的有效控制。在去年全球光伏產業界普遍虧損的情況下,拓日新能仍能實現3327.47萬元的凈利潤。
進入2010年后,全球太陽能行業景氣再次高企,拓日新能加大了擴張步伐。根據該公司提供的數據,今年一季度,晶體硅和非晶硅組件產能分別由5MW、10MW提升至20MW、35MW。3月份,拓日新能宣布將在陜西渭南投資建設150MW非晶硅光伏電池生產線項目,項目還包括兩個日投料120噸的超白玻璃生產線,和在廠房屋頂建設不超過3MWP光伏建筑一體化電站等配套項目,第一條玻璃生產線已于6月份開始投產。
從2008年開始,為提升抗風險能力,拓日新能也加大了晶硅業務,并沿光伏產業鏈向上下延伸,具備了同時生產非晶硅、單晶硅、多晶硅這三種太陽能電池的能力。最新的業績報告顯示了這家中國光伏企業新貴未來的巨大潛力: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25億元,同比增長164.52%,營業利潤8148萬元,同比增長20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