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來不及道別/只剩下麻木的我/沒有了當年的熱血/看那滿天飄零的花朵/在最美麗的時刻凋謝/有誰會記得/這世界它曾經來過”這是一首名為《老男孩》的歌。11月初,Twitter等微博客上開始有人提起這首歌,循著鏈接過去是一部同名電影。短片下數百頁評論,出現頻率最高的關鍵詞是“感動、流淚、青春”。這部《老男孩》并非高成本的精良大作,敘事邏輯、懸念設置也無太多新意,但“感動”網民的是對于青春略顯粗糙的述說。
片中有一幕問到,“你們覺得你們能紅嗎?”青春是什么,青春就是不能紅也要堅持理想。《老男孩》通過兩個中年人重新置身選秀舞臺的故事回應了“那些永遠不會褪色的夢想”。
這同樣是在視頻網站江湖中拼殺的優酷的寫照。2005年11月,原搜狐公司總裁兼COO古永鏘以300萬美元啟動資金創辦合一網絡,2006年6月21日,合一網絡宣布優酷網公測開始,由此殺入視頻大戰。經過頭兩年的混戰,國內留存下來的幾大視頻網站近兩年間又展示了版權大戰、國家隊進場、酷6借殼上市等不同剖面后,行業發展的方向明了,IPO上市,借助資本市場的現金流深耕版權內容、帶寬投入等方面,讓視頻網站的“馬太效應”進一步體現。11月16日,籌謀已久的優酷申請在紐交所上市,計劃融資1.5億美元。優酷的競爭對手土豆網則在此前的11月10日申請登陸納斯達克,計劃融資1.2億美元。詳細比對兩者的招股書可知,優酷的平臺規模、版權成本、服務器帶寬、營收規模、現金儲備等不同經營側面均高于土豆一個數量級,但“同樣的故事只能講一遍”。而且視頻網站的商業模式具有較強的復制性,比如探索了幾年的營利模式后,盡管收入構成略有差異,但兩家94%以上的收入來源都是在線廣告。
在這個時候,《老男孩》的躥紅正逢其時。截止11月29日,僅在優酷網站,該視頻總播放數已超過1900萬。對于聯合出品人、“第一視頻網站”優酷而言,這個成績足夠給力,因為“優酷出品”是優酷2010年的核心發展策略,也是優酷對于投資者們如何解決差異化競爭疑問的一次試答。
自制內容獲得優酷如此重視,也經過了幾年的積累,2007—2009年,優酷的自制內容以網絡短劇為主,期間包括拍客作品、原創短劇等,這幾年的積累培養了用戶習慣、制作水平以及客戶的營銷需求。進入2010年,為讓優酷可以“從產業鏈下游平臺向上游延伸”,提高優酷對于影視劇版權方的話語權,4月20日,優酷宣布了“優酷出品”的戰略思路:“基于對互聯網用戶視頻需求的洞察”,優酷希望“打通網絡電影、網絡電視及網絡綜藝活動的制作、流通環節,帶動視頻行業進入產品化時代”。其具體舉措則是與中國電影集團聯手投拍十部短片,命名為“11度青春電影行動”,《老男孩》是該系列的壓軸作品。
自制劇受到網友追捧的同時,與廣告主的合作也多了選擇余地,《老男孩》的贊助商即是以植入廣告的形式嵌入短片情節中。顯然,優酷在擺脫同質化競爭的道路上已經邁開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