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之蜜糖,彼之砒霜。金融危機將華爾街在混合經營、交叉銷售上的風險暴露無遺。但通往金融帝國的道路上,平安集團在2010年又躍進了一大步:中國平安(601318.SH,2318.HK)成功并購深發展(000001.SZ);籌建多時的平安大華基金通過證監會評審,有望成為國內首家保險系基金;平安集團還與中國本土投行家李山旗下的三山資本合作成立濤石股權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管理的能源基金規模達百億元,將成為中國最大的人民幣基金。
平安前兩年因投資富通銀行以及在A股市場的1600億元再融資計劃所帶來的陰云,正在被時間和腳步驅散。“平深戀”不僅開創了資本市場上市公司間資產大并購的先河,也開創了保險公司控股商業銀行進行混業大經營的先例。平安大華基金則彌補了平安集團在日益火暴的基金業務上的短板,還使其獲得了綜合金融的所有牌照。濤石公司則是平安集團首次投資PE,也是首次以GP身份出現。
財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平安集團共實現凈利潤人民幣131.97億元,同比增長8.4%,總資產則較2009年報告期末增長17.5%。保險業務方面,平安的壽險業務和產險業務在今年前三季度同比分別增長22.4%和57.7%;銀行業務方面,平安銀行的同比增幅達73.1%,投資業務方面,平安證券前三季度的同比增長更達到111.5%。
在業績說明會上,中國平安副董事長兼CEO孫建一表示,平安希望通過5—10年的時間實現保險、銀行、投資三足鼎立。具體來說,中國平安希望在未來3—5年,壽險和非壽險業務的利潤貢獻能夠各占一半;未來10—15年,保險、銀行、投資等業務的利潤貢獻能夠實現均衡。
對平安來說,今年的另一個重要變化是引進人才思路的轉變。過去20年,平安依靠“外資、外體、外腦”策略實現了高速發展。今年6月,原平安常務副總經理兼首席保險業務執行官梁家駒宣布退休;11月19日,中國平安又發布公告稱,總經理張子欣因個人原因提出辭職。業內普遍認為,在“外體”搭建并成熟起來后,隨著業務板塊的成熟和擴展,平安的高管路線已經向本土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