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2202.SZ,02208.HK)10月底發布的財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08.9億元,已與去年全年營業額基本持平,同比增長61.78%;實現凈利潤15.3億元,同比增長49.72%。有券商對此評價道,“公司在各方面均較國內其他風電機制造企業較為優越,其龍頭地位數年內將穩固不搖”。
金風科技副總裁兼董秘馬金儒解釋稱,能取得良好的業績是因為“銷售看好,客戶認可”。不過要繼續維持這樣的成績并不容易,因為中國風電市場冠絕全球的高增長時代已經不在。2009年中國風電市場新增裝機容量增長率達到124.3%,連續第四年翻番,但2010年上半年只同期增長了25%,招商證券分析師王鵬在研究報告中認為,中國風電年新增裝機容量已經接近封頂。而風電企業的銷售業績是“已在手訂單”,在未來不確定性極大的背景下,與其在國內為“微薄利潤”爭得頭破血流,不如到風電機組價格相對穩定的國際市場一試身手,以確保長期的“龍頭地位”穩固不搖。金風科技要出海,該公司董事長武鋼認為重要的一步就是要實現H股上市,“然后再往外走”。
登陸H股,這是金風科技今年最引人關注的舉動。不過行業環境確實不大理想,金風科技這樣的“龍頭”企業掛牌港交所也經歷了一波三折。5月17日金風科技公告稱,中國證監會批準其境外上市計劃。6月1日在香港的路演中,金風科技預計2010年可實現凈利潤22.35億元,基于業績的信心,金風科技將招股價格范圍定在19.8—23港元間,擬發行3.95億股。雖然傳言有李兆基等巨商認購撐場,但因招股期間港股表現不佳,下調發行價下限至18.1元還是“認購清淡”。金風科技認為這是環境惡化和市場意外劇烈波動,于6月14日宣布擱置發行H股的計劃。
但資本國際化不能就此耽擱,否則會影響到金風科技3—5年內海外業務占整體業務1/3的國際化戰略,而市場對國內風機制造行業的擔憂是長期的。金風科技不得已降價上市,發行價格下調22%至17.89港元,10月8日,金風科技終于成功登陸H股,只是可籌集凈額從80億左右港元變成了68億港元。
H股的折返算是虛驚一場,結果還是好的,上市當天,金風科技A股與H股的市值總和接近80億美元,超過全球市場份額第一的丹麥維斯塔斯,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風電設備制造商。登上高位的金風科技開始進一步夯實國際化競爭的籌碼,首先選擇的是打通上下游產業鏈,以增強對零部件供應商的議價能力。11月11日,金風科技宣布斥資約21.5億元增資旗下5家子公司;11月24日再次出手,以不超過2億元收購協鑫江蘇和協鑫錫林,從而全資持有這兩家研發、產銷1.5MW及以上風機葉片的公司。從這幾次投資看,金風科技的發力點從零部件到整機設備再到風電場項目,其全產業鏈布局的意圖明顯,市場掌控力度的加強也為將來產品的國際化奠定了更扎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