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年前,時任先聲藥業(NYSE:SCR)總裁的任晉生在參觀完聯想、華為后感慨到,“我們實在難以原諒自己10年多的平庸和安于現狀我們先聲為什么正在變的平庸?”
任晉生給出的答案是:“我們缺少一股在更短時間更快超越對手、更快超越自我的沖動。”在仿制藥幾乎一統市場的中國制藥業,這種“超越自我的沖動”一般是指該企業有沒有勇氣研發成本高昂的新藥,而先聲藥業希望能與眾不同。為此,先聲藥業這幾年走上了一條自主研發+合作開發+并購新藥的發展路徑。
比如,隨后而來的2006年,先聲藥業擠掉了全球60多個競爭者,斥資兩億元收購煙臺海歸創業企業麥得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八成股權,一舉將世界首例血管內皮抑制素抗腫瘤新藥“恩度”納入麾下。之后數年,先聲藥業收購了6家公司,力圖完善自己的抗腫瘤產品線、心腦血管產品線,以發掘即將到來的“市場潛力”。除了并購新藥,先聲藥業還尋求與跨國公司合作開發新藥項目,先聲藥業購買一些“暫未啟動”的開發項目,在中國進行臨床試驗,保留中國市場的開發權。最新的例子是今年11月5日,先聲藥業與百時美施貴寶達成戰略合作,獲得在中國研發和商業化抗腫瘤藥物BMS-817的授權。并購新藥與合作研發之外,先聲藥業也加大了自主研發的力度,過去三年,先聲藥業每年的研發投資都在5000萬—8000萬元的規模,而未來用于研發的比例將達到銷售額的10%,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投入總是會有結果的。先聲藥業今年上半年總營收達10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長15.7%,近日公布的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公司該季度凈利潤為5470萬元,同比增長232.7%。依靠多種形式研發新藥促進營收增長的前景亦可期待,先聲藥業人士告訴《商務周刊》,目前他們“有十余個在研項目正處于不同開發研究階段”,其中有兩個國家一類新藥已經完成了上市前的所有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