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我一看完報紙就會想,幾乎所有行業都與TUV南德意志集團有關,這就是我們的商機。”11月中旬的午后,TUV南德意志集團大中華區CEO兼總裁范華德(Dirk von Wahl)一臉欣喜的告訴《商務周刊》。
TUV南德意志集團(TUV SUD)1866年成立于德國曼海姆,從最初的“巴伐利亞鍋爐檢測協會”發展成為現今世界排名第四的第三方檢測機構,服務范圍覆蓋認證、測試、檢驗、資訊及專家指導等多個領域,主要服務的行業包括電子電氣、航空、汽車、醫療、食品、能源、大型工業設備等。目前,其全球擁有600多個代表處,以及遍及各地的全球實驗室網絡,員工超過1.4萬人,2009年營業收入14.27億歐元。
盡管“年齡”過百,但TUV南德意志闖蕩中國市場的時間只有10余年。“我們是在1990年代初來中國的,當時主要是為中國的出口產品做檢測和認證等服務。”范華德說,TUV南德意志在中國的每一步發展,都見證了中國企業對產品質量與質檢認識的逐步深入。
TUV南德意志初來乍到之時,中國的大多數生產企業還處在為國外代工及出口廉價產品階段。“國外的零售商要求我們去檢測中國供應商的產品質量是否符合要求,但那時大部分中國供應商認為我們是去挑毛病的。”范華德說,“我們向他們解釋,這項工作的意義在于保證他們供給海外零售商的產品符合國際標準,并且提供給他們改善自身生產能力的建議。”
廣州新寶電器1990年代為歐美企業做代工生產電熱水壺等小商品,在接受質檢時與TUV南德意志“結識”。“他們一開始也是對我們有質疑,但隨著業務的展開,他們開始慢慢提升自己的生產能力,向市場提供品質越來越好的產品,通過了國內外多個質檢認證,并最終建立了多個屬于自己的全新品牌。”范華德介紹說,新寶已經從最初時期的極少數工人發展成為擁有1萬多名員工的企業。
隨著以新寶為代表的中國企業將提升產品質量作為企業發展核心,TUV南德意志迎來了在華發展的高峰期。“我們的總體業務是在近三年開始加速的,員工人數從2007年的900人增加到了1400人,并且還會繼續擴張。”范華德介紹,TUV南德意志目前在中國的總部設在上海,主要分公司及辦事處分布于北京、廣州、香港、臺北等30多個城市,并為多起大型項目提供過服務。
2009年,香港接連發生電梯事故,TUV南德意志接受香港政府的邀請進行檢測。“檢測的結果顯示,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設備維護的經費被大量占用。此后,我們還向香港政府提供必要的信息——其他20多個國家分別是采取何種質檢標準以及管理體系保證電梯安全的。”范華德說,由此,香港政府要求第三方檢測機構加入到香港電梯的檢測體系中。
在他看來,TUV南德意志未來在華發展還有新的助力點。“中國正在大力發展可持續能源,其中涉及風電、太陽能等領域的技術有一部分是來自于美國的,而我們有ASME(美國機械工程師協會)的認證,可以為其中的技術轉讓提供服務。另外,中國宣布將在2015年生產50萬輛電動車。中國的電動車產業走在了世界的前列,這就意味著這些電動車出口到國外時要滿足當地的檢測標準,這也是我們的新商機。”
被范華德如數家珍般的發展機遇還有很多,而這些機遇體現在TUV南德意志的公司年報里就是:“在華營業額在未來4年內實現3倍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