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夏季,俄羅斯經受著史上最炎熱的煎熬。首都莫斯科市內溫度升至37.8攝氏度。難得一遇的干旱正是數百起森林大火的誘因。火災發生后,整個莫斯科城市上空籠罩在毒性氣體的煙霧中。在東南風的風勢助長下,無數森林火災和城市周邊不時燃起的泥煤火,讓莫斯科迎來了130年以來最猛烈的熱浪。成百處的著火點主要分布在歐洲范圍的俄羅斯土地上。
和所有反應遲緩的政府部門一樣,俄羅斯國防部起初否認有軍事基地受大火殃及,說火災摧毀200架飛機這種網上消息簡直是“小說”。結果8月3日,官方的總檢察長辦公室承認大火至少毀壞了莫斯科市外某海軍基地的13處機場。
而后,俄羅斯有多達20個地區宣布進入緊急狀態,最為引人注目的就是已經關閉的核設施Mayak地區。這里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核設施集中地,其中包括一家回收廠、待處理的核廢料、生產钚基MOX燃料(混合燃料)的實驗設施、液態放射性廢料的玻璃固化設備。專家透露,Mayak的钚物質足有40噸,一旦遭受火災,會在該地區引發巨大災難,整個烏拉爾山脈以南的地區都會受污染。
盡管政府矢口否認,但衛星圖片卻顯示出火災地區釋放的放射性物質已經進入大氣層。雖然由此帶來的放射性威脅無法同切爾諾貝利核泄漏時相提并論,但這些濃煙卻會進一步威脅更多的民眾。
俄羅斯森林對全球生物圈意義非凡。全球火災監測中心(GFMC)主任約翰·高德瑪(Jo-han Goldammer)表示,火災帶來的最嚴重影響是在泥沼濕地生態系統方面,整個系統的水源將會長期枯竭,或者在今年夏天迎來長久的干旱。除了對濕地的破壞,燃燒產生的沼氣和顆粒排放物也會危害大氣層的正常氣候。俄羅斯森林面積占全世界森林總量的四分之一,全球50%的針葉林木材均出自這里,每年的可砍伐商用木材超過5億立方米。高德瑪認為,莫斯科一諾夫哥羅德地區和俄羅斯西部的大火對伐木業的影響較為有限。因為這些起火地帶均以農業生產為主。火災導致的高溫和干旱氣候會直接影響小麥生產,造成農作物減產,而伐木業的主要損失是運輸卡車和昂貴的木材加工生產線。
近年來,俄羅斯林地的問題不小。季苛性氣候的不穩定,自然界的干擾,尤其是森林火災的數量在增加、破壞性在加大。此外,所有被采伐的林木中,有25%-30%是非法進行的。在過去的15年間,經濟危機極大地降低了針葉林地區居民的生活與社會安全水準。
據統計,本次大火中,俄羅斯至少有3億公頃森林被毀。諾夫哥羅德州維克薩市的三個鎮是災情最嚴重的地區之一。當地甚至沒有任何消防設備、消防供水系統和居民預警系統。
俄羅斯號稱擁有全世界最大規模的消防部隊,曾有9000受過專門訓練的消防員服務于航空護林中心等機構,在蘇聯時期,這些被稱為“空降森林滅火員”的英雄們撲滅過多次大型火災。而到了20世紀90年代,消防員人數劇減為4000名。2007年,護林中心降級為監控局,只留下了1800名消防員。這場大火徹底凸顯出俄羅斯消防系統改革的失敗。
令人吃驚的是,對于此次天災科學家早有預警。IPCC(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2007年的一份報告曾預測,俄羅斯本世紀發生嚴重旱災的幾率會成倍增加,并有研究表明在干旱年份有可能發生災難性大火。報告也成功地預測到大火將帶來農作物大量減產。
如今,氣候學家正在尋找更好的辦法,以便加強預測到像俄羅斯森林大火這樣的重大事件。英國專家皮特·斯托特(Peter Stott)則呼吁大家必須要處理地球變暖問題,“沒有時間可以浪費了。”聯合國國際減災策略組織(ISDR)的一名官員表示:“IPCC已經確認了氣候變化在這些災害中施加的影響。可我們需要關注的主要趨勢是,人類在自然災害面前越來越不堪一擊。事實上,這是因為有越來越多的人住在不適當的地方,做著不恰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