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化心理學的研究目的之一是發現人類為什么會存在一些特殊的偏好,以及這些特殊偏好是否對人類自身的繁衍起到幫助作用。SM虐戀文化以及斯德哥爾摩綜合征在人類社會中是廣泛存在的,有理由相信這種人類的特殊偏好并不是無緣無故產生的,換句話說,在很多人的內心都隱藏著一個SM的自我,而這個SM的自我曾經還幫助過我們去適應了這個環境。
原始社會的生存比電影中要殘酷得多了。進化心理學家通過研究非洲、南美以及東南亞某些原始社會發現,這些地方的犯罪率遠遠高于任何一個現代社會,部落之間的戰斗更是家常便飯。部落戰爭通常都是男人之間的事,假如一派人打敗了另一派,他們的目的除了擴張地盤、搶奪糧食之外,更重要的是掠奪一項重要的資源——女人。這些女人被擄走之后,等待她們的是漫長的充當奴隸的一生,她們的主要任務是為這個勝利的部落生兒育女、養育后代。
進化心理學家估計,由于古代的部落戰爭是如此之頻繁,因此每一個現代女性(包括男性)都擁有無數位充當奴隸的女性祖先。讓我們設想一下,一位貞潔烈女被俘虜之后,誓死不從,你認為她的結局會是怎樣的?毫無懸念,她會立刻被殺死。另一位女性被俘虜之后,雖然暫時忍辱偷生,但隨時都想逃跑,你認為她的成功幾率有多大?原始社會中的女人,如果缺乏男人的幫助,是極難生存下去的,因此她的逃亡除了被抓回殺掉、死在路上和被其他部落俘虜之外,沒有其他出路。這位不幸充當奴隸的女性。其最佳的選擇就是真心誠意地熱愛自己的主人,并為獲勝的部落生兒育女,這是她能夠成功繁衍自身后代的唯一選擇。那些成為了奴隸的人,必須將自己的價值觀全部進行徹底的轉換,就是所謂的自我洗腦,這是適應奴隸身份的唯一出路,轉換之后就會真正愛上這份新“職業”,并在奴隸的道路上出人頭地。
人類生活的主要意義就是盡可能好的繁衍自身的后代,幾乎人類一切行為都是為了這個目的而存在的。這位奴隸女性做出了所有選項中最符合自身利益的選擇,因此她成功傳播自身后代的幾率會大增,因此SM絕對不是特殊現象,而是普遍現象。但是為什么SM看起來似乎是少數人的行為呢?
充當奴隸只是迫不得已的行為,沒人愿意當奴隸,可是對于女性來說,這是由不得自己選擇的。假設此人是石器時代一位被俘虜的奴隸女性:第一,她切實感受到了生命受到威脅,雖然并不一定發生,但她確信這個施暴人隨時會這么做,是毫不猶豫的。第二,施暴人會給一些小恩小惠于她,例如幫她療傷,因為施暴人并不希望女奴隸死亡。第三,在勝利者的部落里,女奴隸絕對不會聽到任何關于自己部落的信息,她的同胞大約也只是另一個奴隸。第四,女奴隸感到無路可逃,而唯一的出路就是選擇合作。
只要滿足了以上四個條件,那么幾乎任何人都可以調整成為奴隸狀態,奴隸們在這種狀態下被虐待不僅不會痛苦,反而會產生快感。除了單獨的個體能夠被切換成奴隸狀態之外,一個群體或者社會也可以被切換成奴隸狀態。這進一步揭示了為什么這類統治會在世界各地屢屢發生,那是因為人類的本性都是相似的。幾乎每一個人的內心,都有著一個甘當奴隸的自我。
以丁玲和郭沫若為例,丁女士曾被打為右派,但是平反之后她竟然對那位施暴人崇拜有加,不但沒有微詞還積極為他辯護。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丁女士對那些與她同樣遭受迫害的人不但沒有同情,反而言辭激進。郭老則更加極端,別人還沒有開始迫害他,他就主動開始當起了奴隸,說自己以前的著作都應該燒了。后人認為郭老是見風使舵的人,其實他這是發自內心的。一個人無法長期堅持言行不一,言行不一的人會遭受心理上的巨大痛苦,因此他必定已經將自己調整成為奴隸狀態了。
被偉大元首親切接見的人,往往會激動地痛哭流涕,千萬不要認為這是裝出來,這可是發自內心的真切情感,甚至比對自己父母的情感還要真摯,因為自己的身家性命都寄托在他人手中,除了真心實意的選擇合作之外,沒有任何出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