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上升為國家戰略,既給欽州的發展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也對欽州的人才工作提出了嚴峻挑戰。我們堅持把臨海工業人才開發擺在優先的戰略位置,大規模引進和培養臨海工業發展急需緊缺的各類優秀人才。
一、緊扣臨海核心工業區發展定位,超前謀劃人才優先發展的戰略布局
(一)堅持人才規劃優先,匹配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編制了臨海產業人才發展專項規劃,配套制定了《高層次人才引進、培養和開發暫行辦法》等10項人才政策,初步構建起以培養引進、使用流動、激勵評價和管理保障為主要內容的人才政策體系,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創新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
(二)堅持人才投入優先,設立人才發展專項資金。把人才發展專項資金納入財政年度預算優先保證,突出“三項重點保障”。目前,市財政累計安排專項資金300萬元,并形成了人才發展專項資金的正常增長機制。
(三)堅持人才培養優先,構建臨海工業人才培養體系。圍繞臨海核心工業區產業發展規劃,有針對性地在欽州學院增設了海洋學院,開展緊缺產業人才的培養。另外,還努力整合壯大職教資源,投資建設廣西北部灣職業教育中心,籌建北部灣經濟區技師學院等。
二、緊貼企業發展需求創新工作平臺,提供個性化的人才服務
(一)以優勢企業為平臺,支持建設人才小高地,集聚和培養高層次領軍人才。目前,全市建立了以中石油廣西石化公司為載體單位的自治區石油化工人才小高地,以欽州港集團公司為載體單位的東盟物流人才等3個市級小高地。
(二)以項目研發為平臺,強化科研扶持,為自主創新企業集聚研發人才。如華成自控設備公司是高新技術企業,市財政安排科研補助150多萬元,支持企業承擔的國家中小企業科技創新基金項目,為企業聚集來自各地的20多名研發人才,取得了5項自主知識產權。
(三)以產業優化升級為平臺,通過建立高校實習基地,為傳統產業企業培養和引進大批技能人才。優先選擇人才需求量較大、行業知名度較高的傳統產業企業,建立大學生實習基地,落實的實習、見習崗位近300個。
(四)以提升政府規劃決策能力為平臺,服務產業和企業發展需要,大力引進急需緊缺人才。建立政府雇員制度和發展戰略專家咨詢委員會制度,圍繞重點企業或產業園區建設,組織開展基礎性重點課題論證和研究。大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擴大面向全國公開選拔領導人才規模,積極組團赴全國重點高校招聘高層次人才,努力提升政府對產業發展的戰略謀劃和宏觀決策能力。
三、體察優秀人才需求,精心營造拴心留人、安居樂業的良好環境
(一)開辟綠色通道,讓人才來得順。對引進人才的招聘協議、人事關系代理、醫療保健、社會保險、戶籍轉移、出入境管理等事項,采取限時辦結的方式優先辦理。對引進的高層次人才,用人單位采取補充養老保險、購買商業保險的方式,提高人才保障水平。對全職引進的高層次人才,由用人單位補辦養老保險,其技術職稱隨到隨聘。
(二)建立關愛機制,讓人才留得住。建立了市領導聯系專家制度、拔尖人才評選表彰制度,修訂《拔尖人才選拔管理辦法》,定期評選“經營管理拔尖人才”、“專業技術拔尖人才”、“高技能拔尖人才”。
(三)建立獎勵制度,讓人才干得歡。按人才層次進行政府補貼,由市政府聘請的發展戰略咨詢專家和專業技術類政府雇員,財政給予重點保障。對引進的其他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財政給予住房補貼、安家費補貼。對于獲得國家級、省部級項目經費資助的項目主持人,財政給予獎勵。對骨干企業高管人才給予重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