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深入實施“人才強?!睉鹇裕迅邔哟稳瞬抨犖榻ㄔO擺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來抓,加大引才力度,營造優良環境,激發了各類優秀人才教書育人、創新創業的活力,為學校各項事業發展提供了堅強支撐。
一、圍繞引進眾多高層次人才,大力推進聚才政策創新
(一)建立博士、教授工作室制度。學校抓住新校區建設的有利時機,大力壓縮和精簡行政用房,騰出一批新建辦公室,給每位新引進的博士和教授配備一間工作室。向外界傳遞了學校重視優秀人才的信息,得到高層次人才的普遍認同。
(二)實行人才團隊引進制度。學校引進高層次人才,不僅僅是引進一個人,或是引進整個人才團隊,或是引進后配備人才團隊,或者引進后由領軍人才自主挑選團隊成員。中南大學的陳真誠教授,是我國生物醫學工程領域的知名專家,經過校領導多次反復做工作,并提供團隊引進的優惠政策,他最終帶領了13名博士、教授組成的生物醫學工程團隊加盟我校發展。
(三)實施引進人才安居工程。我們積極拓展渠道,為引進高層次人才優先解決編制問題、住房問題、配偶就業問題、子女就業問題,解除他們放手工作的后顧之憂,確保他們安居、樂業、成才。近幾年來,學校累計投入引才經費5000多萬元,引進了博導、教授、博士(后)等高端人才107人。
二、堅持提升人才素質能力,推進人才培養政策創新
堅持服務高層次人才及其團隊建設,制定實施了“五四”人才計劃,著力打造一批高素質的創新團隊和教學團隊。所謂“五”,指的是“五項人才計劃”,即領軍人才開發計劃、拔尖人才培養計劃、中青年骨干教師培養計劃、創新團隊建設和培養計劃、教學團隊建設和培訓計劃。所謂“四”,指的是“四級人才梯隊”,即第一級人才梯隊為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的入選者,第二級人才梯隊為教育部優秀人才支持計劃、自治區優秀專家、自治區“十百千”人才和廣西高校優秀人才資助計劃入選者,第三級人才梯隊為學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學術骨干的入選者,第四級人才梯隊為院(部)中青年學術骨干入選者。“五四”人才計劃,涵蓋了從人才引進到人才培養,從人才配置到人才激勵的多方面,學校在學術研究、科研項目、出國培訓、表彰獎勵等方面給予傾斜,使之成為我校培養各類優秀人才的“孵化器”,也同時打通了各個層次人才成長的“大通道”。
三、著眼于激發隊伍活力,推進人才使用和激勵政策創新
2004年開始,在全校探索試行崗位聘任制改革。從2007年開始,實施了新一輪崗位聘任制度改革。修改完善后的崗位聘任制度,專業技術崗位由原來的8個檔次增擴到12個檔次,教授崗位由原來的2個檔次調整到5個檔次。充實后的聘任條件辦法規定,業績突出的優秀人才,可以不受資歷限制,實行破格聘任。高層次特殊人才,比如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教學名師、自治區優秀專家等,實行直接聘任。
同時,我們深化了校內分配制度改革,實行以崗定薪、按勞取酬、優勞優酬為主要內容的激勵機制,建立和完善了“基本工資+崗位津貼+績效獎金”的分配制度?;竟べY側重反映個人資歷和歷史貢獻,相對穩定;崗位津貼主要體現崗位職責,相對波動;績效獎金重點反映勞動成果,完全浮動。
經過2007-2009年一輪完整聘期,學校集中選拔了一批學術技術帶頭人,培養了一批具有較強創新能力、較大發展潛力的學科帶頭人。與2006年底相比,全校專任教師當中,博士數量增長了1.6倍,正高職稱人才增長了1.7倍,正高職稱人員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比例提高了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