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碳成為一種資產,而不是負擔
作為可持續發展經濟模式中最炙手可熱的低碳經濟,目前已得到國內大多數人的認同。但怎么做才能發揮低碳經濟的最大效應,知道的人并不多。對此,吳昌華表示,聽了溫總理的演講,感覺中國很多問題是想透了,方向想得非常明確。“為什么現在說轉型,整個經濟結構和技術轉型,布局調整這么重要,幾乎是重中之重的,是因為國家在今后十年當中最重要的事情包括:推動國民經濟和整個國際競爭力的增長以及國力的培養,這是我們認準的一個方向。這里面包括了新興產業,戰略型產業以及新能源等等。但并不是說新能源就可以解決所有問題,新能源只能解決一部分問題。所以低碳經濟同時也要抓。” 吳昌華同時表示,雖然也有很多城市已經認定了走低碳、清潔的道路,但是具體怎么做,卻不大清楚。這種情況下就需要信息的交流,政策的支持引導。比如像國際氣候組織這樣的非政府機構怎么支持,怎么有效地把企業界納入到這個過程中來,怎么整合資源,都需要進一步思考。 據吳昌華介紹,國際氣候組織目前在全球有60家會員,中國有7家,包括中國移動、中國節能環保投資公司、淘寶、遠大空調、風尚地產和朗詩。國際氣候組織正與成員企業探討,如何從行業本身、企業本身來進行碳管理,實施碳戰略。探討具體每個行業在碳管理中應當扮演什么的角色。目前國際氣候組織在金融界,供應鏈和電力行業3個行業進行試驗,希望通過這3個行業,從行業的角度、公司的角度來進行碳管理,使碳成為一種資產,而不是企業的負擔。 此外,國際氣候組織還與地方政府合作,探討城市層面的碳管理。如何在城市走低碳發展過程當中,把領先型的企業有效地納入進來。如何使各個城市出臺的各種低碳規劃,更具可執行性,更容易實現,領先型的企業如何把他們的知識和經驗傳授出去。通過企業和政府的合作,使城市的低碳解決方案真正推動起來。
新經濟不只是綠色領軍者需要專注
在談及“尋找新經濟的領軍者”這一話題時,夏華稱,新經濟不只是綠色產業,她覺得在傳統行業里的商業模式的再創造或者創新,是新經濟的一種形式,至少是中國新經濟發展中必須啟動和抓住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契機。她建議在制造業領域倡導一種新經濟的模式。“第一,它會讓所有從事制造生產的企業家或者領軍人物有一顆堅定的心,這一點非常非常重要。勿庸置疑,中國的制造業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還會起著核心的支撐作用,而品牌恰恰是制造業的核心。它鏈接著上游產業鏈里原料供應的環節,又對下游整個終端市場的零售體系起著非常大的作用。所以品牌的發展,恰恰是在傳統行業的新經濟領域里面最值得我們思考的。” 她覺得要走出傳統模式,除了在我們傳統的領域內發展之外,還要尋找新的增長點。“今天的消費模式已經跟十年前完全不同了,在這個轉型期誰能抓住消費者的心,啟動一種真正具有影響力的服務模式,真正具有影響力的銷售模式或者能夠抓住消費者心的消費模式,誰就是新一輪新經濟增長里面最閃耀的明星。”
“所謂的‘領軍者’不是我們以前想象的行業里做得最大的人,而是這個行業里做得最新(早)的人。”夏華表示,在中國,尤其是在紡織服裝領域里,一直存在一對矛盾體,那就是到底是“大而精”還是“精了又精”?“因為以前大家都說‘龍頭老大’,這個‘大’其實是整個產業規模上相對的大,做大后他們就想著變得多元化,這就很難做到專注。”夏華認為,新的行業領軍者需要一種專注的力量,在某一個領域能給整個行業帶來新的思考,能夠真正引領行業往新的方向啟航,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領軍者”,而不是單純從數字的角度進行衡量。通信技術創新會推動中國經濟發展 對于本次論壇的主題,斯蒂文表示,信息通信技術創新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助力之一,未來5年電信業的發展趨勢是電信網絡會深入到生活的各個方面,視頻、文字和聲音的連接和傳輸會更加便捷。他說,此次夏季達沃斯十分關注科技創新。信息通信技術的創新不僅對行業來說很重要,同時也支持中國經濟發展。他說,雖然現在全球電信行業略有縮小,但仍然是個令人興奮的行業。未來5年電信業的發展大趨勢會是網絡擴散,分銷能力增強,接入網絡更便利,視頻、文字和聲音的連接和傳輸會更加便捷。
對于全球經濟現狀的看法,斯蒂文表示,全球經濟正在經歷一個非常具有挑戰性的時期。各國政府采取的經濟刺激計劃、財政和貨幣政策避免了災難發生,使得風險得到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