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經典北京”再次出擊
“藝術北京·經典藝術博覽會”是北京艾特菲爾文化有限公司繼“藝術北京”、“影像北京”之后推出的又一博覽會品牌。今年的“經典北京”于2010年9月16日至19日在北京全國農業展監館舉辦。
本次“經典北京”的展覽主體是來自全世界范圍的畫廊和藝術經濟機構,展示古典藝術、現代藝術,并兼顧中國傳統藝術的當代延續。“藝術北京2010·經典藝術博覽會”不僅僅是一場經典藝術的視覺盛筵,還是感受傳統藝術精髓的體驗。這種體驗包涵的是一種定位,一種概念,一種經典藝術背后傳承的歷史文化以及與之息息相關的藝術價值。經典藝術是進入美術史的藝術。
2010經典藝術博覽會中國傳統藝術單元的參展商包括本地及國際知名的10家古董商及藝術機構,皆為精品,包羅萬象,其中包括古董珍玩、古典家具、中國傳統繪畫、東方典藏珠寶及聞香等。本次展會還有難得一見的稀世珍寶。其中一件明宣德掐絲琺瑯纏枝蓮紋出戟尊為明“御用監”官辦,口內一周為掐絲纏枝芙蓉花,頸部與足部裝飾的是寫生花卉,有芙蓉、梔子、石榴等,中間裝飾的是纏枝勾連花卉,精美絕倫。其它如清道光“行有恒堂”款黃料鼻煙壺、清嘉慶粉彩花卉筆筒等也是珍玩中之精品。
中國古代青銅器亮相紐約佳士得
紐約佳士得于9月16日至17日推出三場中國工藝精品拍賣,并于9月10日至16日在紐約洛克菲勒中心舉行預展。此次盛會以“思源堂中國古代青銅器珍藏”拉開序幕,呈獻的中國古代藝術珍品讓人目不暇接。
本次拍賣會中英國收藏家何安達先生還推出三十多年的收藏珍品近120件,估值逾1500萬美元,其中最矚目的是一件極為珍罕的連蓋青銅方彝,此古青銅酒器制作于公元前12至前11世紀商末安陽,自1918年起不少重要著作和展覽皆見其身影。另一個亮點是公元前12世紀商代禮器青銅鬲,此器為英國鐵路養老基金會舊藏,知名中國藝術古董商盧芹齋早于1939年亦曾展出。此外,拍品中還有多件品相精奇的早期青銅車飾、珍罕古印和精美銅鏡。
吳冠中《北國山村》將亮相香港蘇富比秋拍
近日,香港蘇富比2010年秋拍結束北京預展。在其重點推出的20世紀中國藝術專場中,除了聚集趙無極、朱德群、吳冠中等早期留法藝術家的重要作品外,還有一系列在市場上首度曝光的畫作。據悉,香港蘇宮比秋拍將于10月2日至10月8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
趙無極、朱德群、吳冠中三人有“三劍客”之譽,此番,他們的作品也成為香港蘇宮比秋拍的重頭戲之一。在預展現場,趙無極、吳冠中、朱德群三人作品悉數到場。其中,趙無極完成于1960年的紅色經典作品《18-10-60》呈現了趙在全盛期的創作,此時他已經擺脫西方畫家保羅·克利的影響,全然透過色彩來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該幅作品來自美國私人收藏,此為首度亮相拍場,估價為1200萬至1800萬港元。與此同時,吳冠中創作于上世紀70年代的《北國山村》也是逾十年來未在市場上露面,估價為500萬~700萬港元。對此,蘇富比二十世紀中國藝術部主管陳秀玉指出,“從這幾位名家作品中,可清晰感受到他們致力于追求探索中西藝術融合的可能,在他們精湛的作品中,二十世紀初的繪畫精髓歷歷再現。”
嘉德四季拍賣會拍賣總數近5500件
近5500件拍品于9月15日亮相嘉德四季拍賣會。單色釉瓷器“清康熙天藍釉百條缸”、張大干的橫幅山水畫大作《水村漁家》等珍品讓沉寂了一段時間的藝術品市場迎來小高潮。
據主辦方介紹,5500件拍品包括:中國書畫12個專場近3000件:瓷器玉器工藝品兩專場近1700件以及古籍善本部分近800件。
此次中國書畫部分,“藝海拾珍”、“名家墨緣”、“風清墨香”、“一粟山房”等多個專場及同一收藏部分的“文怡山房”、“古悅堂”、“大山藏畫”、“日本專題”、“五鳳樓”、“滄海一粟”等專題將一同亮相。當代部分推出京津、浙江、上海、金陵、長安以及嶺南130余位當代名家的280余件作品。張大千1978年創作的畫作《水村漁家》為難得的橫幅山水i陸儼少《雁蕩勝概》整紙大作,可謂難得一見的巨制;此外,傅抱石《赤壁夜游圖》、何海霞《冬閑變冬忙》、王鑒《仿巨然山水》、八大山人《雙鷹芙蓉圖》等均值得關注。
瓷器工藝品部分,“清康熙五彩鐘馗圖瓶”、“清乾隆斗彩福壽紋將軍罐”均是難得佳作。除此之外,還特別將宋、元、明三代龍泉窯的瓷器和清代景德鎮窯仿龍泉的器物綜合在一起,作為一個專題呈現給藏家。單色釉瓷器是本次拍賣中的另一個亮點,“清康熙天藍釉百條缸”當屬其中重器。
古籍善本部分,即將亮相的黃岡杜氏知道齋藏書,共有140種,經史子集俱全,集部尤豐,杜工部詩集有13種之多,且多珍罕稀見本。如明永樂十八年刻《諸佛世尊如來菩薩尊者名稱歌曲》,首尾均有牌記。清代刻本則有康熙二十四年刻《古文淵鑒六十卷》,為四色套印。獨到之書有《大清光緒二十二年時憲書》,為清光緒二十二年欽天監印造《時憲書》手書御覽本,原裝原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