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軍,華旗資訊集團總裁。1992年畢業于清華大學:1993年創建華旗資訊。北京市電子商會計算機行業分會副會長,北京市電子商會副會長、北京市工商聯執委,中國電子商會移動存儲分會副會長、全國青年科技工作者協會理事,全國青聯委員,全國政協委員。
華旗資訊集團總裁馮軍有他的偏執,他是中關村最早的一批創業者之一,在同行們早就紛紛轉向的時候,他仍然在做U盤、移動硬盤,甚至投入最多也爭議最大的數碼相機。
作為中關村最大的企業之一,華旗資訊多年來甚至鮮少和資本發生緋聞。很多人因此指責馮軍,認為他對華旗下面20多家企業管得太嚴。業內有一個傳聞說,在北京北四環的華旗總部,有二十多個會議室,馮軍從早到晚,每個分公司的會議都要參加。
不過,馮軍說:“說我是一個強勢的人,一個人管了20多家公司,純屬謠傳,我完全大撤把了。我現在完成了歷史責任,把這個平臺搭起來了,一旦有了資本進入之后,資本就會幫著監督,就沒我什么事了。移動存儲自從和鼎暉對賭之后,就是員工和鼎暉在比賽。我就在旁邊看著,有矛盾了我負責勸架,沒矛盾了我負責幫著往前。”
馮軍稱現在在公司是劉備的角色。“劉備是論長的帥比不過關羽,論勇猛比不過張飛,論智謀不如諸葛亮,但是他負責蓋平臺,打平臺。比較厚德載物就行了。”
馮軍非常懂得感恩,他一直認為“只有懂得持續和感恩,才能成功”,所以從從8月9號,他就在自己的微博上開展愛國者感恩行動開始,他堅持每天發一條感恩微博,感謝每一位幫助和支持愛國者的人。
行勝于言,他不僅每天堅持發微博感恩,并要堅持365天,發365條感恩微博,而且每天來到公司,都會帶領大家一起面對感恩用戶榜,向用戶鞠躬致謝,感謝這些支持愛國者哥窯的用戶,感謝他們對中國創造的科技藝術品的支持。
這個特殊的“感恩用戶榜”是愛國者對支持哥窯相機產品的企業客戶表達謝意的一種方式,也可以說是獨具愛國者企業文化特色的一項“感恩行動”。每一位經過“感恩用戶榜”的同事,也都會深深的鞠上一躬。“感恩每一個幫助支持愛國者的企業和用戶,愛國者每一位員工都會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服務客戶、幫助客戶。”馮軍認為這是愛國者“真實、燦爛、感恩”心態的深刻體現。
9月9日9點9分,馮軍在微博上發出了一條感恩信息:“感謝生我養我的母親和祖國,我馮軍自愿在我活著的時候,就將我個人的全部財產逐步捐獻給社會,用于公益和慈善事業,當我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身上鋪著最愛的中華的五星紅旗,我就心滿意足了!”這一信息的發出,也是繼陳光標宣布將“裸捐”后,中國富豪宣布“裸捐”的第二人。
近日,在參加完北京外國語大學主辦的公共外交國際論壇(2010)暨第三屆外交官論壇后,馮軍接受了媒體訪問。他表示,一定會兌現承諾捐出全部財產,不會給孩子留一分錢,讓孩子靠自己的能力生活。
關于“裸捐”沒必要給孩子留一分錢
問:什么時候產生的“裸捐”想法?
馮軍:這個詞怎么聽起來這么別扭啊(大笑)。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正常的事情,沒什么特別的。兩三年前我問孩子:將來你長大了想要成功的話,要靠別人還是靠你自己?我兒子說要靠自己。我又問,是要靠爸爸媽媽還是完全靠你自己,他說完全可以靠自己,那我說咱們拉鉤啊。
我一直有一個觀點:孩子如果爭氣,你不需要給他留什么遺產:如果孩子不爭氣,給他留那么多錢不是在害他嗎?
問:這個決定和家人商量過嗎?
馮軍:我和太太還有我母親都說過這件事,他們很支持我的觀點。像你我的父母都沒給咱們留下什么財產,你我不都活得好好的嗎?我周圍一大幫朋友,特別是富二代,我覺得就被寵壞了。
問:不給孩子留點錢嗎?
馮軍:我母親只給了我220塊錢,我創業也能成功,我太太的父母沒有給她一分錢,她一樣很成功。我兒子的同學都知道他爸爸是誰,經常和他開玩笑,說他以后不用努力了。所以應該從小給孩子樹立信念,讓他依靠自己的努力。我兒子剛上初中,我很高興他憑自己的力量考上了北京最好的中學。
關于“富人捐款”東方人習慣“做好事不留名”
問:此前有“中國首善”之稱的陳光標也承諾過“裸捐”,你們交流過捐款的事嗎々
馮軍:光標大哥是我非常好的朋友,我很敬佩他,我們沒交流過捐款的事。當我聽到他要捐出全部財產時,覺得他很偉大。
問:您“裸捐”有沒有受到他的啟發?
馮軍:應該多多少少有吧。東西方文化的不同,導致東方人比較含蓄。我想很多企業家應該都有這樣的想法,可能大家沒有表達出來,包括任正非、柳傳志,其實他們已經在用行動做公益,他們在公司里占的股份比例很小,把多數股份分享給社會和合作伙伴。我的行為只代表我個人,不想因為我給別人帶來壓力。我只是建議中國人多學學國際象棋,過幾天比爾·蓋茨、巴菲特來中國,他們可以學學中國象棋,這樣就能了解中國人的思維模式。
關于“兌現承諾”捐獻方式可以慢慢定
問:我注意到您上午9點發布微博,下午2點左右一家公關公司發布了相關新聞稿,消息來源是您的公司。這是公司行為嗎?
馮軍:這可能是我們一個副總的想法吧,這不是我的想法。我只是發了一條微博而已,這只是我一個正常的感恩行為,不希望用它來吸引眼球。
問:捐款主要做什么呢?
馮軍:(笑)這也要聽聽你們的意見。作為一個企業家,我先要把企業做好,和日韓企業競爭,然后回報社會,這是我一個很純樸的想法。
問:陳光標說,他將在離開人世的時候捐出全部財產。您在微博里說“我馮軍自愿在我活著的時候,就將我個人的全部財產逐步捐獻給社會”,大家很關心您什么時候兌現承諾?
馮軍:我們華旗有“六贏”的理念,這是一條價值鏈,要平衡地讓每一方受益。我馮軍說到做到,一定在活著的時候,一分錢都不剩,全部奉獻給社會。至于怎么個捐法,這幾天我收到很多建議,不著急,可以慢慢定。
問:現在一方面有網友贊賞您“裸捐”,另一方面也有網友提到曾經出現過名人詐捐的情況,大家很關心您如何兌現承諾。
馮軍:這是我馮軍完全自愿做出的承諾,我把承諾看得比我的生命都重。當你有堅定的信心的時候,你不用再去證明什么了,關鍵是你如何用感恩的心態把這件事做好。
小編點評
華旗資訊集團總裁馮軍在微博上的感恩行動仍在繼續,他依舊堅持每天發一條感恩信息,感謝每一位幫助過和支持過愛國者的人。馮軍在微博中說過這樣一句話,“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只有真正做到將感恩持續下去的人,才能最終取得成功。”
馮軍的關于“活著的時候將全部財產捐獻社會”的微博也只是這一感恩行動的持續。早在今年4月他在接受《理財周報》采訪時,就已經明確地對媒體說過,“錢有啥用?最后留給孩子,那不害死孩子了嗎?孩子最后之所以完蛋都是父親太有錢了。”“錢多我也是穿這套衣服,錢少我也穿這套衣服,吃的也是這些東西,睡覺的話也是那個床,我又不可能搞一個跟球場一樣大的床。”可見,馮軍其實早已有“裸捐”之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