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
■5月5日,孫中山在廣州就任非常大總統職5月5日,孫中山在廣州發表就職宣言和對外宣言,就任非常大總統,總統府設在廣州觀音山。廣州數十萬市民舉行大會熱烈慶祝,并結彩游行。
■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
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號正式召開。
■9月1日,中國共產黨的出版機構一人民出版社在上海成立
9月1日,由李達主持創辦的人民出版社在上海成立,這是第一個由中國共產黨創辦的出版社,出版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著作和革命叢書。
■11月12日,中國代表施肇基、顧維鈞,王寵惠參加華盛頓會議
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帝國主義國家之間開始就戰后利益劃分問題,進行協商。繼巴黎和會之后,美國于1921年8月向中國、英國、法國、意大利及日本五國發出正式邀請,參加于1921年11月12日舉行的華盛頓會議。
北京政府接受邀請后,派駐美公使施肇基、駐英公使顧維鈞和大理院院長王寵惠為參加會議的全權代表。
■12月23日,孫中山在桂林會晤共產國際代表馬林歷經無數次的失敗,孫中山意識到革命陣營的牢固是至關重要的。1920年秋,孫中山在上海會見了維經斯基,提出了與蘇俄建立聯系的要求。同年12月,應國民黨的邀請,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在張太雷的陪同下,由上海啟程,于1921年12月23日到達桂林。
1922年
■1月12日,香港海員舉行大罷工
1月12日,香港的中國海員工人不堪忍受英帝國主義的壓迫,要求提高工資,遭到拒絕。隨即,香港海員在中華海員工會的蘇兆征、林偉民等領導下,開始舉行大罷工。
■2月27日,孫中山在桂林舉行北伐誓師典禮1月,孫中山將北伐軍編制為7個軍團,共約4萬余人。2月27日,孫中山在桂林舉行北伐誓師典禮,分兩路出師北伐。
■4月29日,第一次直奉戰爭爆發
4月29日,第一次直奉戰爭爆發。交戰雙方圍繞長辛店、馬廠、固安一帶展開激戰,長辛店、琉璃河一帶的戰況尤為激烈。
■6月16日,陳炯明炮轟總統府,孫中山避入永豐艦北京政府欲除去孫中山,遂南北勾結,催促陳炯明叛亂。
16日凌展,孫中山得到密報,得知總統府即將被炮轟的消息,情勢十分危急。孫中山叫醒睡夢中的宋慶齡,準備一同撤離險境。但宋慶齡顧全大局,自愿留下以便掩護孫中山秘密撤離。孫中山不得已答應,但命令侍衛全部留在了總統府,自己只身逃出。孫中山躲過槍林彈雨,突出包圍,避于前來接應的永豐艦上。
■7月16日~23日,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舉行
黨的一大勝利召開后,國內革命形勢迅猛發展。1922年7月16日,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召開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大會通過并發表了《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大會宣言》。
■9月,陳獨秀、李大釗、馬林、張太雷受孫中山之邀參加關于改組國民黨的討論
在共產國際的促成下,9月,陳獨秀、李大釗、馬林會見了孫中山,磋商合作的具體問題。
為表示共產黨人對兩黨合作的誠意,會談不久,李大釗、陳獨秀、蔡和森、張太雷等人由張繼介紹,孫中山親自主盟,以宣誓形式,正式加入國民黨。
■12月20日,孫中山派汪精衛到奉天會晤張作霖,希望促成南北統一
12月20日,孫中山派汪精衛赴奉天與張作霖接洽。孫中山希望通過此次洽談,能夠促成南北統一,并共同反對用金錢、武力進行總統選舉。
1923年
■2月7日,吳佩孚鎮壓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造成慘案2月1日,工會代表強行突破軍警阻攔,如期召開成立大會。會后,反動軍警占領并搗毀了總工會會所。當晚,總工會決定全路總罷工。4日,京漢全線陷入癱瘓。
罷工使帝國主義和軍閥極為恐慌,他們勾結起來采取血腥鎮壓的手段撲滅罷工。2月7日,吳佩孚在北京公使團和英駐漢口總領事支持下,下令對漢口、鄭州、長辛店等地的工人武力鎮壓。致使50余人慘死,300余人受傷,被捕及開除的有1000多人。制造了震驚全國的“二七慘案”。
■3月21日,廣州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正式成立,孫中山就任大元帥職
孫中山由上海返回廣州,準備重建廣東革命根據地。時值與張作霖、段祺瑞及各省都督組成反直軍事同盟之際,孫中山考慮到如果恢復非常大總統職位,一定會遭到軍閥們的反對,于是孫中山改任大元帥職。
■5月6日,津浦路北上快車在山東臨城被炸毀攔截,引發了外交危機
■6月12日~20日,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
6月12日,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舉行。出席大會的有: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蔡和森、瞿秋白、張太雷、張國燾等30多人,代表全國黨員420人。
■9月,蘇俄駐華代表加拉罕抵達北京,發表第三次對華宣言
蘇俄對華的三次宣言,與各帝國主義國家的對華政策截然不同,是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礎上,希望通過談判,廢除中俄之間的一切不平等條約,建立兩國外交關系。
■10月5日,曹錕因賄選當上大總統
10月5日,曹錕不顧各界人士的譴責,公然舉行“總統選舉會”。選舉結束,曹錕以壓倒性票數當選總統。10月10日,曹錕宣誓就職。
1924年
■1月20日~30日,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
1月20日,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大會原定代表196人,實際出席的有165人。其中,包括以個人身份參加國民黨的共產黨員李大釗、陳獨秀(未出席大會)、毛澤東等人。孫中山以總理身份擔任大會主席,指定胡漢民、汪精衛、林森、謝持、李大釗五人組成主席團,值日主持會議。
■6月16日,黃埔軍校正式舉行開學典禮,孫中山發表演說
6月16日,黃埔軍校舉行開學典禮,孫中山親臨學校發表演講,宣告“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闭匠闪?,勉勵學生:“從今天起,立一個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發財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國救民的事業。”
■8月,廣州發生商團叛亂事件
5月,廣東商團團長、匯豐銀行廣州分行買辦、英籍華人陳廉伯開始秘密籌備,準備推翻廣東革命政府,建立“商人”政府。8月,陳廉伯從英商手中購買大批槍械,用于叛亂。
■9月18日,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
江浙戰事結束,第二次直奉戰爭的陰云遂起。9月18日,曹錕下令討伐張作霖,任命吳佩孚為“討逆軍總司令”,戰爭爆發。直系兵力25萬,奉系25萬,雙方皆有海、空軍參戰。
■10月23日,馮玉祥在北京發動政變,囚禁總統曹錕
23日,馮玉祥、胡景翼、孫岳聯名發表主和通電。24日,馮玉祥逼迫曹錕下令革去吳佩孚本兼各職,建立“中華民國國民軍”,同時電邀孫中山北上商議國事。11月,曹錕被迫辭去總統職位。
■11月5日,末代皇帝溥儀被逐出皇宮
■11月13日,孫中山偕宋慶齡北上
11月13日,孫中山偕夫人宋慶齡和陳友仁、謝持、鄒魯等人啟程北上。臨行前,孫中山最后一次檢閱了黃埔軍校。在閱兵臺上,看著這些年輕英武的將士,孫中山意味深長地說:“有了這么好的學生,我死而無憾了?!彪S即,孫中山乘中山艦由廣州出發,北上。
1925年
■1月11日~22日,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
1月11日,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于上海舉行,出席大會的有陳獨秀、蔡和森、瞿秋白、譚平山、周恩來、彭述之、張太雷等20人,代表全國994名黨員。共產國際代表維經斯基也參加了大會。大會由陳獨秀主持。
■2月1日,廣州革命政府宣布東征
在中國共產黨的倡導和號召下,廣州革命政府舉兵反擊。2月1日,政府發布東征動員令,分三路出征。
■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逝世
3月12日上午9時30分,孫中山在北京鐵獅子胡同臨時行轅逝世,享年59歲。孫中山在逝世前留下了總理遺囑、致蘇聯遺書和家事遺囑。
■5月30日,五卅慘案發生
5月30日上午,上海各校學生2000人在上海公共租界各主要街道散發傳單,發表演講,抗議日本資本家槍殺顧正紅的暴行,反對“四提案”和逮捕學生、工人等。租界當局大肆拘捕愛國學生,當天下午,僅南京路老閘捕房一處就拘捕了100多人。數千名憤怒的群眾聚集在巡捕房外,要求釋放被捕學生。英國捕頭愛伏生竟調集通班巡捕,向手無寸鐵的群眾射擊,造成死十幾人,傷數十人,被捕四十余人的慘劇,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五卅慘案。
■6月19日,省港大罷工爆發
五卅慘案發生后,在全國范圍內掀起了一陣反帝愛國風潮。其中,影響最深、規模最大、時間最長的是由廣州、香港工人發起的省港大罷工。
1925年6月19日,香港數萬工人舉行罷工,提出政治、經濟的要求。
■7月8日,廣州國民政府決定將所屬各軍統一改稱國民革命軍
6月,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發表了政府改組宣言。7月1日,公布《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組織法》,國民政府正式成立。政治體制采用議行合一的委員會議制。政府下設財政部、外交部和軍事部。5日,公布《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組織法》,隨之軍事委員會成立,直屬于國民政府。
8月26日,軍事委員會決議將黃埔軍和云集于廣東的各種地方軍統一編組為“國民革命軍”。
■8月20日,廖仲愷被刺身亡
8月20日,廖仲愷攜夫人何香凝乘車前往黨部開會,半路上遇見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陳秋霖,隨即同車前往。剛下車,即遭到反革命暴徒的襲擊,廖仲愷、陳秋霖中槍身亡,為民主革命事業獻出了生命。
1926年
■3月18日,北京民眾團體舉行反帝愛國和平請愿運動,遭段祺瑞鎮壓
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后,北京政局一度錯綜復雜。群眾結隊前往段祺瑞執政府請愿,要求段政府立即駁復八國通牒。當隊伍行至鐵獅子胡同段祺瑞執政府門前(現北京市東城區張自忠路3號)時,預伏的軍警竟開槍射擊,打死47人,打傷200余人,制造了震驚中外的“三一八”慘案。
■3月20日,蔣介石在廣州制造“中山艦事件”3月20日,蔣介石下令全城戒嚴,秘密逮捕李之龍、解除中山艦武裝,任命親信歐陽格為中山艦艦長,派兵包圍蘇聯顧問和共產黨人的住宅以及全市共產黨機關,還扣押了軍內國民黨左派黨代表和政治工作人員40多人,嚴密監視鄧演達。當廣州市內一切布置妥當后,蔣介石電令駐扎潮汕的第一軍,將全軍黨代表撤銷并驅逐,以周恩來為代表的全體共產黨員被迫退出該軍。
■5月20日,葉挺率獨立團作為北伐先遣隊進入湖南,北伐戰爭揭開序幕
■7月1日,廣州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發布北伐動員令。北伐部隊向湖南集中
7月1日,蔣介石以軍事委員會主席的名義頒布了北伐動員令。4日,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臨時全體會議通過了《北伐宣言》。9日,國民革命軍在廣州誓師,并舉行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就職典禮,北伐戰爭,即第一次國內革命開始。
■8月29日,萬縣慘案發生
9月5日,英艦“嘉禾”號、“威警”號和“柯克捷夫”號進迫萬縣江岸,強行劫奪被扣的輪船,開槍打死守船的楊部士兵。楊森部隊按事先的命令給予回擊。英艦競排炮轟擊萬縣人口稠密的繁華市區近3個小時,發射炮彈和燃燒彈300余發,擊毀民房商店千余家,軍民死傷5000余人,損失財產1000余萬元。
1927年
■1月1日,國民政府明令定都武漢
隨著北伐戰爭向北推進,革命重心已從珠江流域轉移至長江流域。因此,將國民政府的首都從遠離革命前線的廣州轉移到革命中心的武漢就是勢在必行的了。12月,國民黨中央經過商議通電宣布中央黨部和國民政府北遷武漢。
■1月6日,九江發生中外沖突,九江英租界被國民政府接管
1月5日下午,在李立三、劉少奇等領導和組織下,在漢口濟生三馬路召開了30萬人參加的反英示威大會,會后舉行示威游行。1月6日,江西九江各界群眾集會游行,聲援武漢人民收回英租界的斗爭。英國水兵再次干涉,打死打傷工人數名,制造了九江“一六”慘案。九江工人和市民在武漢群眾斗爭勝利的鼓舞下,沖進租界,拆毀租界四周所布的木樁、沙袋、帶刺的鐵絲網等物,占領了九江英租界。
■3月21日,周恩來等領導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成功
中國共產黨總結前兩次武裝起義的教訓,決定發動第三次武裝起義。1927年2月23日,中共中央和中共江浙區召開聯席會議,決定成立由陳獨秀、周恩來、羅亦農等組成特別委員會,領導起義。同時成立負責指揮戰斗的特別軍委,任命周恩來為總指揮。武裝起義準備工作就緒。
3月21日12時,上??偣l布了總同盟罷工的命令。起義工人攻占上海北站,消滅了閘北最后據點。
■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四一=反革命政變,殺害中國共產黨員
■4月27日~5月9日,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武漢召開
4月27日~5月9日,為糾正陳獨秀的機會主義錯誤,并決定黨的重大方針政策,中國共產黨在當時的革命中心武漢召開了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陳獨秀、瞿秋白、蔡和森、李維漢、毛澤東、張國燾、李立三等B2人出席了大會。共產國際派代表羅易、鮑羅廷、維經斯基等人參加。
■7月15日,汪精衛公開反共
7月15日,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舉行第二屆常務委員會第20次擴大會議。出席會議的有汪精衛、孫科、顧孟余、陳公博等17人。汪精衛在大會上宣布:凡列名國民黨員,在各級黨部、各級政府和國民革命軍中任職者,應自即日起脫離共產黨,否則一律停止職務;共產黨員不得以國民黨名義做共產黨的工作;國民黨黨員未經中央許可,不得加入他黨,違反者以叛黨論?!胺止病毙袆娱_始。
■8月1日,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等在南昌領導武裝起義
面對已經叛變的國民黨反動派們咄咄逼人,根據共產國際的指示,中共中央進行改組,停止了陳獨秀總書記的職務,成立了由張國燾、周恩來、李立三、李維漢、張太雷組成的臨時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
8月1日凌晨2時,南昌起義開始。南昌起義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的第一槍,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創建軍隊、獨立領導中國革命的開始。
■8月7日,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緊急會議
8月7日,根據共產國際的指示,中共中央在漢口秘密召開了緊急會議。共產國際代表羅明納茲和兩位俄國同事也參加了大會。
■9月9日,毛澤東等領導的湘贛邊界秋收起義爆發
9月9日,湘贛邊界秋收起義爆發。起義軍分別向平江、醴陵、瀏陽等地進攻,然后會攻長沙。由于長沙敵軍過于強大,各路起義軍嚴重受挫,奪取長沙的目標無法實現。19日,各路起義軍退集到瀏陽縣文家市。在此,毛澤東召開了前委會議,認為現在敵強我弱,應該放棄攻打大城市,轉到敵人統治力量薄弱的農村去。29日,部隊到達江西永新縣的三灣村,進行了具有歷史意義的三灣改編。三灣改編開創了人民軍隊良好的政治工作制度,為建立新型的人民軍隊奠定了基礎。
■12月11日,廣州起義爆發
12月11日凌晨,在張太雷、葉挺、惲代英、葉劍英、楊殷、周文雍、聶榮臻等領導下,起義爆發。部隊向廣州市各要點發起突然攻擊,僅2小時,廣州大部分市區解放:經十余小時奮戰,市區國民黨政府軍及保安隊大部被殲。
廣州起義是中國共產黨用革命武裝向反革命武裝進行的一次積極、英勇的反擊,是中國共產黨單獨領導的,在大城市中建立工農民主政權的嘗試。此次起義雖然以失敗告終,但它和南昌起義、秋收起義連接起來,共同構成中國革命戰爭由中國共產黨單獨領導的偉大開端,在中國革命的歷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意義。
1928年
■1月18日,蔣介石就任國民革命軍北伐軍總司令
蔣介石統一國民黨后,決定進行第二次北伐,統一中國。1928年2月9日,蔣介石到達徐州,部署軍隊。改編何應欽第一方面軍為第一集團軍,蔣介石兼任總司令。
■4月下旬,朱德,陳毅等率領南昌起義軍余部和湘南起義組成的農軍到達井岡山,與毛澤東領導的部隊會師
4月下旬,朱德、陳毅率領的南昌起義軍余部和湘南起義組成的農軍到達井岡山,與毛澤東領導的井岡山工農革命軍勝利會師,毛澤東同朱德的這次歷史性的會見,是我黨我軍歷史上光輝的一頁。
■5月3日,濟南慘案發生
5月1日,當蔣介石率北伐軍進駐濟南時,與日軍遭遇,日軍尋釁開槍,打死中國軍民多人。2日,福田彥助率領第6師團5000余人進逼濟南。5月3日,日軍向國民黨北伐軍駐地發起了大規模的軍事進攻,北伐軍7000余人被繳械。一時間,濟南成了日寇屠殺中國軍民的殺人場。這一天,被日本侵略者屠殺的中國軍民在1000人以上。
■6月4日,張作霖由北京回奉天,在皇姑屯被日本特務炸死
清晨5時23分,當張作霖乘坐的專車行至京奉鐵路和南滿鐵路交叉處的三洞橋時,隨著一聲巨響,三洞橋中間的一座花崗巖石的橋墩被炸開,橋上的鋼軌、橋梁被炸得彎彎曲曲,拋上半空,張作霖的專車被炸得只剩一個底盤?,F場尸骸累累,慘不忍睹,張作霖被炸出三丈多遠,咽喉破裂,性命堪憂。事發之后,張作霖的隨行人員立即將現場封鎖,實施搶救,并用汽車送張作霖返回沈陽。
返回沈陽大帥府之后,張作霖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于當天上午10時去世,享年55歲。
■6月18日~7月11日,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在蘇聯莫斯科召開
為了全面總結國民革命失敗以來的經驗教訓,統一黨的思想,制定新時期黨的路線和任務,在共產國際的幫助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層齊集莫斯科。
1928年6月18日,中國共產黨在莫斯科召開了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出席大會的代表共142人,其中有選舉權的代表84人。
■7月7日,南京國民政府宣布廢除中外不平等條約
■10月8日,蔣介石任南京國民政府主席
10月8日,南京國民政府公布《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組織法》,規定國民政府總攬中華民國之治權,同時任命蔣介石為國民政府主席兼陸??杖娍偹玖睢?/p>
■12月29日,張學良通電宣布東北易幟
12月29日,張學良一如所諾,頂住內外壓力,宣布“遵守三民主義,服從國民政府,改易旗幟”。隨即,南京政府任命張學良為東北邊防司令長官。至此,北洋軍閥在中國長達十幾年的割據混戰的局面結束了,國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統一。
1929年
■3月27日,蔣桂戰爭爆發
3月27日,蔣桂戰爭爆發。蔣介石親自坐鎮九江,指揮三路大軍向武漢進攻。
■5月,馮玉祥發布反蔣通電
5月,時值蔣桂戰爭即將結束之際,蔣介石在《和平統一為國民政府唯一之政策》一文中指出:“欲消弭內亂,非鏟除軍閥不可?!睘橛懛ヱT玉祥做輿論準備。15日,馮玉祥被推舉為護黨救國軍西北路總司令,通電反蔣。
■8月30日,農民運動領袖彭湃在上海被國民黨殺害
8月30日,國民黨反動勢力準備在上海龍華槍斃共產黨員。在行刑之前,彭湃將身上的衣服脫下來贈送給戰友,并慷慨激昂地向獄中的難友和押送的士兵們作了最后的演說,與戰友們齊聲高唱著雄壯的《國際歌》,高呼著“打倒帝國主義!”“打倒漢奸賣國賊蔣介石!”“中國蘇維埃萬歲!”“中國紅軍萬歲!”“中國共產黨萬歲!”等口號,以無比的英雄氣概走向刑場,與楊殷、顏昌頤、邢士貞4人同時英勇就義,時年僅33歲。
■10月11日,蔣馮戰爭爆發
10月10日,西北軍將領宋哲元等27人在西安發出反蔣通電,擁戴馮玉祥、閻錫山聯盟,討伐蔣介石。11日,蔣介石下令討伐馮玉祥,蔣馮戰爭爆發。
■12月2日,中國古生物學家裴文中發現完整的北京人頭骨化石
12月2日黃昏,第一枚完整的北京猿人頭骨化石被完全出土,這一奇跡般的發現震驚了世界學術界,周口店也隨之成為舉世矚目的地方?!?/p>
■12月下旬,中國工農紅軍
第四軍在福建召開古田會議12月下旬,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第九次黨的代表大會,在福建省上杭縣古田村召開。會議由陳毅主持,毛澤東作政治報告,朱德作軍事報告。
《古田會議決議案》是中國共產黨和紅軍建設的綱領性文件,對黨和軍隊的建設與發展起了重大指導作用。會議根據中共中央指示,選舉產生新的中共紅四軍前敵委員會,毛澤東當選為書記。
■12月28日,國民政府頒令自明年1月1日起廢撤在華領事裁判權
12月28日,南京政府發布特令,規定自1930年元旦起,凡僑居中國的外國人,同中國人一樣受中國法律支配和司法機關管理。南京國民政府此舉旨在維護國家司法主權,但是第二天,外交部就宣布,政府28日的特令,是一種步驟。隨即,南京政府繼續就廢除領事裁判權問題與各國談判。
1930年
■1月5日,毛澤東針對林彪對革命的悲觀思想給他復信,發表《量星之火,可以燎原》
1月5日,毛澤東給林彪寫回信,以黨內通信形式印發給部隊干部。這封信編入《毛澤東選集》時,題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糾正了黨內的悲觀主義思想,扭轉了紅軍內部的頹廢情緒。
■3月2日,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在上海成立3月2日,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立大會在上海中華藝術大學舉行。到會的有40余人。最初的盟員共50余人。
■4月1日,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組成中華民國軍政府4月1日,閻錫山就任“中華民國軍總司令”,馮玉祥、李宗仁就任副總司令,3人分別在太原、潼關、桂平宣誓就職。馮玉祥在就職宣言中指斥蔣介石為國家動亂不安的禍根,歷數了蔣介石踐踏民主、弄權賣國的種種惡端,并發誓要為國家除此禍害。
■5月,蔣介石發布討閻,馮的誓詞,指責閻馮“割據稱雄,破壞統一”
3月,閻錫山、馮玉祥和李宗仁達成反蔣軍事同盟。4月5日,國民黨中央開除閻錫山黨籍,免去本兼各職。
5月1日,蔣介石在南京舉行誓師大會。11日,下達總攻擊令,雙方在魯、湘、豫開始大規模接觸,中原大戰爆發。
■9月9日,北平國民政府成立
■9月18日,張學良發布和平通電,決定入關擁蔣
9月18日,張學良發出擁蔣通電,分兵三路,進軍關內,整個戰局發生變化。
■12月9日,蔣介石在南昌召集師以上軍官開“剿共”軍事會議
12月9日,蔣介石在南昌召開“剿共”軍事會議,親自組織對中央革命根據地的進攻。任命魯滌平為陸??哲娍偹玖钅喜袪I主任,統一指揮對中央蘇區的進攻。同時頒布《剿匪賞罰令》,懸賞緝拿紅軍將領毛澤東、朱德等。向根據地發動了第一次“圍剿”。
該欄目文圖摘選自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的《百年中國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