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會是一次偉大的盛會,取得了許多成就。而我也驕傲地說,在世博會即將結束之際,美國館獲益匪淺。”日前,美國館總代表費樂友(Jose Villarreal)與記者分享了他的“世博心情”。
費樂友說:“我熱愛和中國觀眾在一起的每一分鐘。同中國人民相處時,感覺為世博的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費樂友介紹說,美國館在館內外組織了一系列活動,如組織美國館的“學生大使”到浙江省平湖市參加農村貧困戶危房改造的“仁人家園”活動,同時也邀請四川災區的兒童參觀美國館。
“我們將專門感謝上海市政府和世博局,感謝他們為組織世博會和幫助美國館做出的杰出工作。”費樂友對上海世博會組織者的感激和贊譽,源自美國館從確認參展、籌措款項、建設施工到如今成功運營每一個階段的密切互動與合作。
“眾所周知,美國參與上海世博比較晚,而美國館又很大,如果沒有中國政府的高度支持,我們的工期不可能按時結束。”費樂友表示對上海世博會主辦方“充滿無限感激”,并認為他們的工作“完美無瑕”,“有很多背后艱辛的努力是你我平日看不到的。”
2009年7月10日,美國館簽約參展上海世博會,費樂友代表美國方面在協議上簽字。姍姍來遲的參展確認,近700萬美元的預算,按時完成美國館和如期開館的承諾,曾讓許多人給這位來自私營領域的總代表捏了一把汗。
在各方努力下,美國館的籌建運營工作漸入正軌,美國館準時開門迎客,運轉正常。費樂友說:“美國館的參展之路,詮釋了我們的主題‘擁抱挑戰’,而整個過程中,上海世博局都給予堅定支持,他們不僅幫助建造了這座場館,更成為我們的好朋友,在世博結束之際,這份友誼最為珍貴。”
費樂友的家鄉德克薩斯州圣安東尼奧曾舉辦過1968年世博會,而上海世博會的經歷,遠遠超出了他對世博會的固有印象。“這是一項超乎想象的浩大工程,相當于180多天,每天產生一個美國中等規模城市。”
身處規模之巨、參加人數罕見的上海世博會,費樂友卻常常被細小的故事感動。被網絡評為“世博最美女孩”的中國藏族女孩卓瑪求措,曾經說最喜歡美國館和里面的花園:一名中國小女孩戴著中美兩國國旗眼鏡的照片,都成為最打動費樂友的世博細節。“在向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匯報的時候,我講了很多這樣的小故事,這件事讓我們感覺所有的努力都很值得。”他說,中國小女孩戴著中美兩國國旗眼鏡的照片,現在就放在希拉里國務卿的案頭。
由于個人原因,費樂友平時的旅游機會并不多,世博會給了他一個很好的“旅游”機會。“我盡可能參觀更多的展館,同時也和許多中國民眾一樣,將給世博護照蓋章視為極大的樂趣。”費樂友去過北京,他的女兒在上海工作。不久前,他去廈門鼓浪嶼發現當地有很多古老的建筑,他和夫人愿意同在美國一樣,出資修繕這些古建。
在費樂友看來,“世博會是舉辦地自豪的源泉”,1893年芝加哥世博會,近3000萬美國人都去參觀,將近當時美國人口一半;費樂友老家圣安東尼奧,至今仍以舉辦世博會而驕傲。而上海世博會,則提供了一個開闊的國際舞臺,中國以主人翁的姿態,與世界歡慶輝煌的成就。
“我常常聽有人抱怨,世博排隊太長了。其實,不進場館也能感受世博會的氣氛,而20年后,你回望今天,一定會驕傲地跟孩子們說,我參加過上海世博會。”費樂友說。
姓名:劉磊
國籍:中國
所在城市:陜西西安
職務:上海世博會西安大明宮館館長
●您認為上海世博會最吸引您的是?
與世界各國的交往,與其他城市的交流。
●參與上海世博會的組織工作,帶給您最大的感受是?
中國人素質的提高,讓我們重新審視我們的不足。我們學會排隊,我們學會預約,我們學會尊重和理解他人,我們學會在公共空間中找到自我以及怎樣遵守公共空間的秩序和尊重其他人的利益。
●作為西安大明宮館的館長,您有何不一樣的觀博感受?
成功源于各界的努力,精彩源于各方的付出,難忘源于我們的友誼和愛。
●長達半年之久的上海世博會。給您帶來了哪些收獲?
上海世博會組織工作的超強能力,上海世博局組織者高超的管理能力和創新的工作方法;個別參展者的優秀管理理念與經營理念以及運作實踐,還有獨特的設計和展示思維。這些都是學習的榜樣,需要慢慢體會和消化。總之,收獲很大。
●您認為上海世博會對中國意味著什么?
綜合國力的顯著增強,國家形象的全面展示,國民素質的循序進步。
●如果中國再次承辦世博會,您有什么建議?
放在中西部城市,讓中國的發展更均衡些。同時,進一步加強國民教育,從而進一步提升國家形象和影響力。
●請用一句話形容上海世博會。
真的很成功,真的很精彩,讓人永生難忘!
●如果10分是滿分,您給上海世博會打多少分?
8分。
姓名:薩日娜
國籍:中國
所在城市:內蒙古通遼市
職業:牧民
●您為上海世博會做的最值得紀念的事情是?
給孩子和嘎查里的牧民講我看到的上海世博會盛況。
●您最喜歡哪個館?為什么?
喜歡中國館,因為造型新穎,氣勢非凡,融合了眾多中國文化元素。
●上海世博會最吸引您的是?
各種文化和藝術的碰撞與融合。
●您參觀上海世博會最大的收獲是?
足不出國,周游世界。
●您對2010年上海世博會“網上世博”有何印象?
很新穎。
●您認為上海世博會對中國意味著什么?
一次難得的展示機會,一個很好的發展平臺。
●如果中國再次承辦世博會。您有什么建議?
請千方百計縮短排隊時間。
●請用一句話形容上海世博會。
全球文化、藝術、科技盛宴。
●如果10分是滿分,您給上海世博會打多少分?
9分。
姓名:馬可思·卡立思
國籍:德國
職業:無錫靈山元-希爾頓逸林酒店總經理
●參觀過的場館中,您最喜歡哪個?為什么?
德國館。因為我來自德國,覺得還是本國館不錯。我喜歡它“和諧城市”這個理念,它告訴我們要在工作和生活之間找到平衡點。我也喜歡中國省區市聯合館,讓我覺得非常與眾不同的是,各個省份都以其最有特色的方式展示出當地的獨到之處。有些省份集中展現其自身的發展,有些則注重表現其歷史背景。
●上海世博會最吸引您的是?
規模非常之大。上海世博會是我參觀過的第二次世界博覽會,這次的世博場館數以及場館規模都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您參觀上海世博會最大的收獲是?
我看到了世界各地不同的國家如何用最特別的方式來詮釋上海世博會的主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一些場館將世博主題加以升華,更多的場館則是向游覽者展現本國獨特的風情和地理文化,這使得許多的中國游覽者有機會在本國即可欣賞和感受到異國風情。
●您看到過哪些不文明的觀博現象?
我不得不說此次上海世博的秩序和等候進館的隊伍非常井井有條,有條不紊,游覽者都非常有秩序地耐心等待直到各個場館入口處,而在我的記憶中,這個在中國不是很常見的。
●您認為上海世博會對中國意味著什么?
繼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后,全世界都見證了中國在承辦這種大型盛會上的優越能力。此次上海世博會更多的是展現給中國人民,同時中國作為東道主國家藉此機會邀請全世界的朋友來到上海作客并體驗和感受不同國家的風情文化。
●如果中國再次承辦世博會。您有什么建議?
我認為等待入館的時間還是太漫長且枯燥。一些主要的場館需設置提前預約系統,這樣游覽者就可以更好地規劃游覽行程而不用花費太多時間在等待入館上。另外,在等候區也可以考慮安排一些娛樂設施來消磨時間,比如類似美國的迪士尼樂園。
●請用一句話形容上海世博會。
一個聆聽世界、了解各國、感受不同文化的好機會。
●如果10分是滿分,您給上海世博會打多少分?
7分,因為排隊等待花費了太多時間。
“排了8小時隊,看了8分鐘”
我先后四次進入上海世博園區,參觀了很多國家館和主題館。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沙特館,不光是因為在沙特館有“人在畫中游”的美感,還因為我為了參觀沙特館排了8小時隊,卻只看了8分鐘。
在我看來,世博主題館最能體現上海世博會的理念。而城市足跡館、城市與入館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這一世博主題非常契合,反映了不同城市、不同文明的發展歷程,城市與入館還選取了來自農村和城市的不同家庭作為代表,與生活非常貼近。
上海世博會成為了世界了解中國的一個窗口,也是中國了解世界的一扇窗,在促進上海發展、提升國家形象的同時,上海世博會也刺激了內需和消費。雖然市民的生活因此受到影響,但也極大地促進、加快了上海的城市發展,比如新開的地鐵線、新修的路等等。
姓名:譚征嵩
國籍:中國
所在城市:上海
職業:傳媒策劃人
●參觀過的場館中,哪些給您留下深刻的印象?
澳大利亞館、德國館和意大利館。看得出這三個國家都很用心,用各種方式向游客展示自己獨具特色的歷史和現狀。澳大利亞館的旋轉舞臺設計非常有新意,巧妙地將其200多年的歷史濃縮成十多分鐘的立體動畫影片,非常震撼。意大利館和德國館都用了很多實物來展示各自最具特色的文化歷史。
●您參觀上海世博會最大的收獲是?
了解到很多國家的歷史文化,以及利用最新科技打造出的一流視覺感官體驗。
●您認為上海世博會對中國意味著什么?
為國人開啟了一扇了解世界、走近世界的機會;也讓各國有機會向中國展示自己的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甚至是美食等。
●如果中國再次承辦世博會,您有什么建議?
希望國人不要再帶著湊熱鬧和觀光的心態一窩蜂涌進世博會。好的設計好的內容是需要時間和空間慢慢欣賞品味的,到處都是人擠入,走馬觀花隨便看看就走,我覺得這是對展出者的不尊重,也是一種資源浪費。所以我認為如果中國以后再次承辦世博會,主辦方應該在輿論宣傳上加以引導,讓民眾對世博會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正確的心態,而不是因為盲目從眾或是抱著湊熱鬧的心態去看。
●如果10分是滿分,您給上海世博會打多少分?
8分。
姓名:謝秋
國籍:中國
所在城市:上海
職位:潤沃財富壤團董事長
●您為上海世博會做的最值得紀念的事情是?
遍發英雄帖,邀請國內外朋友來觀摩世博并極盡東道之誼。
●您最喜歡哪個場館?為什么?
英國館。不僅外形美輪美奐,奪人眼球,而且為參觀者鋪就了一條沒有臺階和歧路的體味設計者的理念和寓意的遐想通道。一個普通且最極致的蒲公英帶給人們怎樣的感受7可以是視覺的享受,可以是對實現技術的贊嘆,也可以是對60000顆種子所激發起的對生命的思考。一個作品既要形表至美,還要內涵深厚已是不易,而要讓人在欣賞其表的同時能自然地對其寓意產生共鳴就更難能可貴了。英國館做到了。
●您認為上海世博會對中國意味著什么?
且不說上海世博會對中國經濟、文化等實際層面的積極影響,這次世博對正在謀求和平崛起,民族復興的中國有著更高、更深的意義。今后中國會舉辦更多類似的世界級的活動,但都不會有如這次上海世博會那樣被寄予如此高的象征性的意義。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2010年上海世博會一起演繹了一部中國以一個負責任的大國的姿態重返國際主流國家之列的“雙城記”。
●如果中國再次承辦世博會,您有什么建議?
三個建議:一、不要承負太多的“意義”,回歸世博精神的本質;二、中國館要展示最新的科技、理念和成果,講述中國最新的故事,不必再從五千年前講起:三、想方設法提高外國參觀者的比例。
●請用一句話形容上海世博會。
中國在世界舞臺的一次華麗轉身。
●您如何看待“后世博”效應?
從經濟層面看,世博的配套基礎設施會繼續促進城市發展,世博所展示的新科技、新產品會被進一步開發,在今后一段時期內“世博”會被當作經濟活動的一個元素和存在,影響是正面的,但有地域的局部性和時限性。
從精神和文化層面的效應則會更深遠。國人的“世博情結”不是單純的游覽獵奇,更深層的是了解世界,走近世界的意愿。中國的經濟發展是基礎,但仍需要“奧運”、“世博”等重大事件來鼓舞國人的自信。可以預想,世博后普通中國人與世界各國的交往會越來越多,中國與國際社會的融合會越來越緊密。
姓名:汪小萍
國籍:中國
所在城市:浙江寧波
職位:董事長
●參觀過的場館中,您最喜歡哪個?為什么?
我最喜歡中國館,因為中國館從外觀上通體的紅色給人一種視覺上的沖擊,體現中國文化的氣質。她的設計理念充分體現了中國深厚的文化底蘊。
●上海世博會最吸引您的地方是?
不出國門,看遍世界。這是世界各國新思想、新技術、新成果的展示會。
●您參觀上海世博會最大的收獲?
“科技引領未來,創新改變生活”,節能環保材料的應用廣泛,到處可見世界先進的高科技和先進的文明,反映人們對未來充滿了希望和信心。
●您認為上海世博會對中國意味著什么?
圓了國民百年世博夢,讓中國走近世界,讓世界人民更了解中國。
●如果中國再次承辦世博會,您有什么建議?
提高國民整體素質,要不斷的科技創新,引領世界經濟、文化、科技的發展。
●請用一句話形容上海世博會。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上海世博非常精彩!
●如果10分是滿分,您給上海世博會打多少分?
8分。
上海世博會寄托人類的共同希冀
毫無疑問,組織并舉辦如此重大的盛會,將極大地提升上海的城市魅力。未來幾年,上海的經濟、教育、基礎設施、創新思維和社會建設等各個領域都將因此受益,獲得長足發展。對世界而言,上海世博會亦是一次不容錯過的良機。
在全球金融危機尚未爆發之前,上海就頗有遠見地選擇以“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作為本屆世博會的主題。這一主題看似簡單,卻意義深遠,它不僅表達了對美好未來的憧憬,也寄托了人類對可持續發展的共同希冀。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超越了通常意義上世博會主要為世人展現新科技、新發明的范疇,它意味著更為重大的社會責任,希望能匯聚全球精英,為創造璀璨未來而共同努力。在世界發展進程中,我們在強調商業繁榮的同時,還必須關注改善人類的福祉,2010年上海世博會提供了這樣的機會,讓我們可以審視自己,認真思考在現今日益復雜和競爭激烈的世界中,如何做得更好。
上海世博會審時度勢傳遞給世人的最重要信息之一將是:如何更好地平衡經濟發展和人文和諧兩者之間的關系。她將為民眾、政府以及企業提供一個相互交流的平臺,共同探討如何使城市變得更美好,如何使人類的生活變得更和諧,如何協力創造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