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剛《創世篇》5218萬刷新個人拍賣紀錄
在香港蘇富比10月4日舉行的當代亞洲藝術拍賣會上,張曉剛創作于1992年的畫作《創世篇:一個共和國的誕生二號》以5218萬港元成交,刷新了張曉剛作品世界拍賣紀錄。
《創世篇:一個共和國的誕生二號》是首次亮相拍賣市場,估價為2100萬至2300萬港元。這幅畫作以20世紀中國歷史為題材,展現了中華民族開創新時代的氣魄。畫面中充滿達利的超現實符號,木箱上躺著一個被白布包裹的黃色嬰兒,一只紅色的手指著一本打開的書,背景則為幾張中國20世紀的歷史照片。畫家以此隱喻中華民族于20世紀的再生,并把對個人生命的思考延伸至民族命運及歷史的層面。
這幅畫被認為是張曉剛藝術生涯中的重要轉折點,它繼承了畫家早期超現實主義的題材和表現主義的筆觸,轉入中國歷史及民族命運的主題,后來延伸出聞名國際藝壇的“血緣:大家庭”系列。這件作品曾與《創世篇:一個共和國的誕生一號》一同在廣州雙年展上展出并獲優秀獎,此次被上海一家美術館投得。
張曉剛上一次世界紀錄也誕生于香港。在2008年香港蘇富比春季拍賣會上,張曉剛的《血緣:大家庭三號》以4736.75萬港元成交。
“大道同行——海峽兩岸中國畫藝術展”在臺北舉行
為推動海峽兩岸文化交流不斷深入,共同促進中華藝術的傳承、創新和繁榮,“大道同行——海峽兩岸中國畫藝術展”10月12日至21日在臺北市國父紀念館逸仙藝廊舉行。
此次展覽由中央文史研究館書畫院主辦,參展的41位藝術家除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書畫院藝術委員會委員和研究員外,還包括特邀畫家龍瑞、楊力舟、潘公凱、楊曉陽、張桂銘、吳山明、彭先誠、田黎明、朱道平、王濤等。此外,香港著名藝術家饒宗頤,臺灣藝術家孫家勤、林昌德和江明賢等也應邀參展。此展共展出兩岸藝術家作品84幅,均為不同年齡層次、不同藝術風格和不同工作崗位上具有代表性的藝術家的力作。中央文史研究館書畫院常務副院長楊延文表示,兩岸的文化交流應該是全方位的,書畫藝術作為中華傳統文化體系中的一個門類,其可供挖掘的精神內涵和時代價值十分豐厚。本次展覽旨在以文會友、以友輔仁,探討兩岸文化藝術的共同發展和繁榮,而藝術家的作品則正是兩岸文明同根、大道同行的生動寫照。
據悉,由中央文史研究館書畫院名譽理事長陳進玉為團長的參展藝術訪問團還于10月19日赴臺進行文化交流。隨團的文史研究專家、美術理論家和參展藝術家還與臺灣同仁展開學術研討,赴高等學府進行學術演講,舉行書畫創作交流等活動。
王小慧與10000個夢“2010夢想計劃”上海展隆重開幕
“王小慧與10000個夢”上海展于日前在上?;春N髀?70號紅坊創意產業區的上海城市雕塑藝術中心開幕。
八百余位各界人士參加了開幕式。超大屏幕上播出的主題片“王小慧與10000個夢”多次激起熱烈的掌聲。上萬個繪有夢想圖案的車模擺在展廳中央的大玻璃上,幾千個翅膀凌空而起,萬千條紅色流蘇與精心設計的燈光構成一個夢想裝置,既壯觀,又令人無限遐想。幾百臺回收的舊電視排成一面巨大的電視墻,畫面不停地閃爍著夢想者的笑臉與他們的夢想,任何人進入這個2000平方米的空間都會被這藝術裝置與聲光影像構成的夢幻般的場景震懾。
“2010夢想計劃”是王小慧與她的團隊在完成世博會主題館之“城市足跡館”總設計之后,在世博年的又一奉獻。
“夢想計劃”是王小慧藝術歷程中全新的藝術探索,在2000平方大空間中以多媒體裝置藝術呈現的幾件大型作品,表現了王小慧與以往完全不同的藝術面貌。
“夢想計劃”是王小慧與萬名青年夢想者共同的藝術創作,已持續近半年,活動遍布全國各大城市,有一萬多名青年和各界人士參加了這項藝術計劃,通過繪畫、攝影、征文、對話、錄像采訪和世博園活動等各種豐富多彩的形式展現心中的夢想。它與其他展覽不同,夢想者隨時都可以通過電子互動平臺和其他方式加入“夢想計劃”。展覽本身也成為開放與互動的平臺。
呂澎攜眾藝術家倫敦展出中國新繪畫
呂澎策劃“溪山清遠:中國新繪畫”展覽于10月13日在英國路易斯·布魯恩基金會開幕,此次展覽將全方位展示當代中國繪畫面貌,展覽匯集中國目前多位知名藝術家及年輕藝術家逾80件作品。參展藝術家有曹靜平、陳丹青、方力鈞、高偉剛、何森、洪磊、李青、李瑞、羅荃木、毛旭輝、潘劍、彭斯、尚揚、沈娜、沈小彤、唐可、王廣義、楊冕、楊勛、岳敏君、曾浩、張小濤、張曉剛、章劍、趙勤、閣春芽等26位藝術家。
所有展出作品皆供出售,售得款項的部分將捐給路易斯·布魯恩基金會,促進其文化對話的推廣。呂澎接受采訪時,就中國藝術近來的發展狀況及世界交流的重要性等問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呂澎認為,因為我們生活在全球化時代,聯系讓世界更小了。但是差異的存在是絕對的:國家間文化的差異導致生活的豐富和交流的必要。所以在策劃一個新中國當代藝術在世界各國展覽的計劃時,就是想要告訴公眾,“中國當代藝術在改變”。中國當代藝術的新紀元已經來到,這是一個藝術家領會和使用他們自己文化的新時期。中國當代藝術家將完整地、徹底地、有選擇地消化他們的視覺發展史。
吳冠中《兵馬俑》畫作拍賣出490萬元
近日,在沈陽舉行的一場秋季藝術品拍賣會上,中國當代繪畫大師吳冠中的畫作《兵馬俑》拍出490萬元高價。
拍賣會共有200余件書畫、瓷器、玉器等拍品登臺亮相,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拍品為吳冠中的畫作《兵馬俑》。
拍賣會主辦方負責人介紹,《兵馬俑》起拍價為400萬元人民幣,經過10輪競價,最終以490萬元拍賣價成交。
此外,由國內藝術名家黃永玉創作的《春望》畫作拍出了260萬元的高價,其成交價超出起拍價80萬元。
拍賣會主辦方負責人表示,在隨后舉行的“瓷器專場”中,最搶眼的拍品是一件清雍正粉彩折枝牡丹梅花盤,這件拍品的起拍價為220萬元人民幣,但令人遺憾的是,當拍賣師喊出220萬的起拍價后,現場一片沉寂,無人應價,瓷雜拍品里的“璀璨明星”黯然流拍。
與其相比,另一件熱門拍品——清乾隆粉彩軋道花卉開光詩文壁瓶經過10輪競價,最終以68萬元高價成交,其起拍價為30萬元人民幣。
拍賣會主辦方負責人透露,這件拍品為清官窯珍品,曾是乾隆皇帝的賞玩之物,瓶身上刻有乾隆的御題詩,字跡書寫工整,保存完好至今十分難得。
“行行復行行——方增先人物畫大展”亮相中國美術館
近日,“行行復行行——方增先人物畫大展”在中國美術館隆重開幕,此次展覽共展出方增先創作生涯各個階段的代表性水墨、素描、速寫作品200余件,是繼2007年在上海美術館、2009年在浙江省美術館成功舉辦其大型人物畫展之后又一重要的、回顧性的個人展覽,是迄今為止對方增先藝術最為全面而深入的一次回顧和展示。
方增先,中國畫壇具有廣泛影響的“浙派人物畫”的奠基人和推動者,二十世紀后半葉現實主義中國人物畫創作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卓有成效的水墨人物畫實踐在中國畫現代化改革的進程中起到了重大的影響。作為一個具有典型意義的藝術個案,方增先身上集中體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畫家為適應新的時代需要不斷地求變革、圖創新、不懈探索的藝術實踐歷程。
“行行復行行”形象地表達了方增先先生一生不斷探索追尋的精神。方增先將自己比作苦行僧,說自己一生都在忙碌思考,每一個階段的作品都各不相同,也正是體現了他不同時期思考的問題不同,即使多年過去了,現在回過頭來看每一幅作品,都可以清晰地回憶起當時所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