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4年前,李瑜就打算離開盛大,進入關注心靈健康的行業,那是她第一次動心離開。2年前她再次動心辭職創業。去年下半年,她把盛大游戲推向納斯達克之后,再次堅定地約見陳天橋談離職。
李瑜認為:“公司上市之后的工作,其實是一樣的。雖然再熬四年能夠換來2億元的回報,但是這四年卻是我生命中最黃金的年華,不如換回一個屬于自己的企業,做自己最喜歡做的事情。”
不斷跨界的人
李瑜是貴州人,天生一副姣好的面容,在家里屬于“乖乖女”,很聽話。據熟悉她的人介紹,“學生時代,李瑜一直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學校、家里兩點成一線。”后來,勤奮好學的她順利考上了北京大學,但選擇的是心理學專業。22歲時,她遠赴美國求學,隨后拿到了俄亥俄州保林格瑞州立大學商學院統計和統籌學碩士學位。
畢業后,李瑜先是在波士頓國際電訊公司工作了一段時間,隨后進入投資界,出任知名的富達投資波士頓總部高級經理。可只做了短短的2年,她又進入IT行業,供職于微軟雷德蒙總部,并管理開發了Office、Windows和Xbox等軟件。5年后,李瑜又跳槽到了旅游業,2004年,她出任旅游商務網Expedia西雅圖總部亞太區項目總監。
因為工作關系,李瑜在波士頓結識了現在的先生,盡管開始兩人只是普通朋友,而且,李瑜還為這個熟悉的男同胞介紹了很多個對象,但最后都沒有成功。慢慢地,這兩顆心卻連在了一起。“我當時就納悶,怪不得給他介紹的他都看不上,原來他早有預謀。”李瑜幸福地說。
據說,李瑜離開旅游業,加盟位于上海的盛大游戲集團也是因為感情的原因。2005年,她的先生回國創業,開始在包括資本領域在內的多個領域大展拳腳,而李瑜也夫唱婦隨來到上海,并受到陳天橋的極力邀請,進入了盛大。從北京到美國,再到上海,李瑜已從一個優等學生變成了“業界鳳凰”。
華麗的轉變
在上海張江,李瑜的新公司已經正式開始運行,從盛大功成身退的李瑜華麗地完成了從職業經理人到老板的轉變,而這其中也包括放棄了將近兩千多萬美元的盛大游戲期權。
對于自己由職業經理人轉變為創始人,李瑜覺得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我不支持一個人大學畢業后就去創業,即使你是個天才,還要碰上機遇,況且天才能否創業成功,還需要很多的綜合素質。”
李瑜的新公司是2010年初,與丈夫一起創建的禹容網絡。李瑜將新公司定名為禹容網絡,“禹”取自大禹治水,“容”則取自《易經》的“包容萬象”。
禹容網絡,咋一聽,似乎很難從字面含義理解所從事的領域,李瑜究竟要做的是什么呢?“我們的模式非常創新,網友進入網站后,里面所有體驗的內容,是你在任何其他的網絡都不曾用過,或是體驗過的,這是我們自己的專利,我們就是要做健康快樂的情緒管理專家。”李瑜表示,為研制其專利,公司還專門設立了一個部門及保密的房間,所有人員都是行業內的專家。形式與現有互聯網其他產品完全不一樣。
李瑜稱,產品將把傳統行業和互聯網人群的互動相結合,涉及到的行業有娛樂互聯網、傳統服務業,最終的目的是幫助用戶獲得快樂。
情緒管理專家——李瑜要做的似乎與心理咨詢管理方面業務有關,但李瑜并不認為能用心理咨詢來定位禹容網絡。“我們用最新穎創新的辦法,把以前的理論依據,變成娛樂的體驗,并在娛樂中了解自己的性格,了解適合跟什么人交朋友,了解自己每天的情緒變化。比如說我們會有一個快樂K線圖,及一個快樂氣象圖。”李瑜解釋說。
在李瑜看來,禹容網絡的產品“優談”是一種專業平臺,專業的娛樂。在所有人有壓力的時候,這里有專業減壓的方式為其提供幫助,可以輕松地讓自己獲得快樂的心情。
“不是游戲!”李瑜堅持自己的定位,她認為優談網只是娛樂的一種方式。因為互聯網本身是一種比較新的科技,它能夠更加輕松地讓人互動,不需要讓人覺得那么古板,具有非常符合專業性的減壓交流功能。
分享快樂,更加快樂
為了禹容網,李瑜似乎準備了一生,而并非像很多網站多數為“靈光一現、突發奇想”。2005年,李瑜回國,那時她就已開始關注情緒管理方面的問題,但當時的中國互聯網新技術應用的配套還沒能達到其要求。李瑜曾經對媒體表示,她從17歲就想做這件事情,結果被很多記者誤寫成她17歲就想創業。
似乎是一種宿命決定李瑜今天所從事的事業。17歲時,李瑜在填寫高考志愿表時,當時北大心理學專業在云南省只有一個錄取名額,而李瑜卻在志愿表三個欄中只填寫了第一欄——北大心理學專業,其余全部空著,她的舉動讓老師及家人感到十分驚訝!“我只想讀北大。”李瑜的做法有些極端,但能看出她是非常有主見的女性。最終,李瑜以當地的“狀元”成績考入北大,攻讀心理學專業。
“我的追求就是能夠給高速發展的中國經濟帶來一個快樂的行業,通過網絡的平臺,服務于每一個希望能夠管理自己情緒的人,分享快樂,更加快樂。”李瑜說。
李瑜認為,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快,經濟越來越發達,也會有很多經濟高速發展之下的產物。幸福指數在全世界排名最前的國家,其實并不是經濟最發達的國家。比如不丹、澳大利亞,他們是非常滿足的。“浮踝并不是自身的錯誤,需要一些價值觀的引導,我覺得企業有這樣的責任,我在2008年就看到這種需求。”
早在2006年,李瑜便以留美學生的身份申請注冊一家公司,公司的名稱為“開心網絡技術(上海)有限公司”,注冊資金為62000美元,上海工商管理局的蓋章時間為2006年7月4日。這比程炳皓2008年創辦的開心網要早了一年半。
李瑜宣布創業后,其新公司名稱已經不再使用“開心網絡”,而是使用新名稱“禹容網絡”,宗旨仍然是希望“傳播快樂、按摩心靈”,產品也是當年一樣的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