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前盛大的上海世博會,賺了多少錢?又投入了多少錢?是否能收回成本贏利?
2002年12月3日,中國成功獲得了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主辦權,繼而開始了漫長的投資準備期。今年兩會期問,上海市市長韓正表示:“按照國家批準,上海世博會的建設,控制在180億元;營運按照106億元來完成?!?/p>
韓正市長提及的180億元是指本屆世博會場館建設總投資,其中80億元來自國家發改委批準的世博債券,72億元來自上海市財政投入,另外28億元主要依靠銀行貸款。上海世博會是半世紀以來規模最大的一屆世博會,世博園區的建設項目之多,僅經上海市發改委立項批復的就達110多個,主要施工總承包單位達20多家。園區建設項目中,耗資最大的世博軸投入了近30億元資金,中國館造價20億元、世博中心造價163億元、演藝中心造價11億元、主題館造價10.74億元。也就是說,永久性建筑物“一軸四館”投入了近90億的資金。韓正市長說,世博會半年會期的運營費用預測為106億元,主要依靠門票收入、贊助商和世博特許產品銷售等市場途徑籌集。
除了上海世博會的直接建設項目外,相關配套項目也需要大量資金投入。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顧問、前副局長黃耀誠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時表示,整個上海對世博配套投資高達3000億左右,項目涉及地鐵、交通、環保等。上海財經大學世博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孫元欣在去年舉行的“激活后世博商機”論壇上也表示,上海世博會的投入由三個部分組成:世博會設施建設和運營費用;參觀者和參展者的費用:關聯公共事業投入,包括基礎設施建設、環境治理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等?!捌渲校A設施建設和運營費用約356億元,參觀者和參展者的費用約550億~740億元。其中,預計參觀者總支出約420億~560億元。關聯公共事業投入,含基礎設施建設、環境治理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等,估計超過2000億元。三者共計2900億~3100億元?!?/p>
據了解,2008年末上海的軌道交通長度只有230公里,截至2010年6月30日,上海軌道交通線網已開通運營11條線、267座車站,運營里程達410公里(不含磁浮示范線),新增的7號線、9號線以及13號世博專用線等軌道線路都服務于世博園區。據《中國經濟周刊》報道,按照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所說,軌道交通每公里耗資6億元測算,僅軌道交通投入就超過1000億元。
此外,上海城市建設投資開發總公司也承擔了一系列世博會配套重大工程,該公司向《中國經濟周刊》透露的世博配套工程就包括外灘綜合改造工程(外灘通道)、申嘉湖高速等60余項服務世博、惠及民生的重大工程,和二次供水改造、架空線入地、高架廣告整治、水域保潔等38項世博行動計劃項目。這些配套工程的總投資超過1500億元。
上述這些世博配套工程投入尚不能完全反應上海世博會的真實投資隋況。據悉,各類電力、通訊等配套企業為上海世博會的投入金額也十分可觀。以國家電網為例,其所屬華東、上海公司共為上海世博會保電投資超過155億元。
上海世博會賺了多少錢
投資巨大的上海世博能否盈利,賺了多少錢?
截至10月27日15:30,上海世博園區已累計接待參觀游客7132.14萬人次,10月16日更是創出了103.27萬人次的歷史新高。
而上海世博會門票票價主要分為以下幾種:指定日普通票200元,張,指定日優惠票120元/張:平日普通票和當日普通票均為160元/張,平日優惠票和當日優惠票均為100元/張;當日夜票90元/張:3次票和7次票分別為400元和900元。即使全部按照普通票的優惠價100元/張來算,7100多萬的游客,光門票收入一項就達71億多。
另外,上海世博會共有13家全球合作伙伴、14家高級贊助商和29家項目贊助商,總贊助金額為70億元。
據上海市商務委7月初的數據,截至7月初,全國31個省區市5500多個世博特許商品銷售店的總銷售額已達到215億元,提前數月完成了原定的銷售目標。同時,本屆世博會游客已突破預定目標7000萬人次。上海世博會收回286億的建設投資和運營費用已無懸念,并且將超越世博歷史上最賺錢的世博會——日本大阪世博會155億日元(約1.46億美元)的盈利記錄。
根據世博局的估計,本次世博會7000萬游客前來參觀,保守計算消費規模也可達到1880億元,其中對上海的零售、旅游、餐飲、酒店、交通等相關行業合計貢獻高達1000億元以上。上海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在世博游客大量集中來滬的影響下,前三季度,上海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457.6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7.6%,住宿餐飲業前三季度就實現零售額501.77億元,增長16.8%。
而在7月31日世博展期過半時,進入世博園區人數已達到3491.68萬人,日均入園38萬人,園區公共區域3個月累計實現零售額14.82億元,其中5、6、7月份分別實現零售額4.13億元、5.27億元、5.42億元,人均消費穩定在40元左右。按此推算,截至10月27日7100多萬的參觀人次,光世博園區收入已達28億多。
同時,世博會帶動了包括金融、保險、物流、商貿、會展、酒店、餐飲、交通、通訊、娛樂、購物等50多個行業的發展,催生出一大批專業的融資、商業、旅游、管理以及法律咨詢服務公司,以及現代會展、創意、休閑服務、都市旅游業等新興行業。有專家預計,世博會每年將增加上海就業崗位15萬個。
上海市統計局數據顯示,在交通方面,僅9月份上海市兩大機場即完成旅客吞吐量677.92萬人次,比去年同月增長37.3%。同時加劇了外商投資上海的力度,僅9月份上海市簽訂外商直接投資合同項目295項,比去年同月增長4.6%;簽訂外商直接投資合同金額13.19億美元,增長19.8%;實際到位金額9.44億美元,增長3.5%。此外,進出口貿易也出現了顯著增長,9月份上海市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329.58億美元,比去年同月增長22.3%。同時在世博效應的帶動下,上海房價也有所拉升,各大地產公司加大開發力度。1~9月上海市房地產開發投資1384.8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0.9%,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40.1%。
另外,世博會將推動上海文化產業、時尚產業、創意產業的發展以及低碳經濟的發展。其場館建設在設計理念上強調“綠色、節能、環保”,直接推動了新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的發展,特別是聲、光、電等高技術產業企業。世博推行的低碳經濟,將直接影響上海本地企業的生產方式,鼓勵其往高效低耗的方向轉型。
其他長三角地區也是受益者
據上海世博會組委會副主任委員、執委會執行主任萬季飛估算,籌備期間,世博經濟每年對上海GDP增長的拉動約為2%,對上海周邊“長三角”地區投資的拉動約為30%。2010年,上海世博會對上海GDP增長的拉動約為5%,對上海周邊“長三角”地區投資的拉動將超過50%。
上海信息中心主任王思政在接受《中國證券報》專訪時也表示,經過模型測算,2004年到2010年,上海世博會籌備期間,世博會平均每年對上海GDP增長的拉動約為2%,拉動長三角地區GDP增加3161.28億元,其中對浙江和江蘇GDP的拉動量分別占21.6%和18.3%。
王思政稱,據調查反饋,上海世博會的外地參觀者中,有75%會順道去周邊一游。按7000萬人次的客流量計算,賓館床位的數字缺口可能在20萬左右。無論是到周邊一游的客源還是等待填補的賓館床位缺口,都是長三角各個城市的機遇。而且作為中國最為富庶的整個華東6省1市,也將成為上海世博會的重要客源地,長三角的酒店產業是最直接的受益者,同時給上海周邊的旅游、餐飲、交通和零售業帶來直接的經濟刺激。蘇州園林、杭州西湖等熱門旅游線路,因此變得更受追捧。
專家也公認上海世博會對于整合長三角地區資源、加強融合發展意義重大。在資本整合的影響下,一些企業或產業將在短期內向周邊城市轉移,帶動當地會展業、創意產業、信息服務業等第三產業的發展,使長三角有更多機會參與國外城市的交流與合作,推動長三角躋身世界級都市圈。
據預測,上海世博會將帶來1.2萬億至1.5萬億元的產出效應,其中,至少有30%釋放在世博展期之后。由于基礎設施投資效益逐步發揮,新技術得到傳播和應用,世博園區的兩次開發,經濟結構轉型后高科技、旅游、會展、商貿等產業獲得持久動力等,世博的后續效應大于投資效應和需求效應,時間周期至少有10到15年,上海仍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繼續享受世博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