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么納達爾在羅蘭·加洛斯的紅土場上創造31場比賽不敗紀錄以后,卻突然輸給名氣并不大的瑞典人羅賓·索德林呢?
為什么平時的休伊特是一名如此頑強的球員,但費德勒卻能不費吹灰之力地將他打敗?
我們一次又一次了見證這樣一個事實,在網球比賽中,兩名球員的“配對”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比賽的進程。
就以2009年法網納達爾對索德林的那場比賽為例——做事后諸葛總是容易的,但索德林確實掌握了打敗納達爾所需要的一切:他的大力正手擊球可以在球場上的任意位置發威;他出色的帶有側旋效果的發球可以將球轉到右邊接發區的外側,將納達爾死死地壓制在他的反手位;他隨時準備上網來結束每一分,更加重要的是,對于壓制他反手的高球,他仍然保持著十足的信心(納達爾通常喜歡靠正手斜線上旋球來獲得主動)。
看來這個“配對”顯然是對索德林是有利的。他長處的發揮可以非常好地凸顯出納達爾的弱點,而納達爾原本熱衷攻擊的地方并不是索德林的短處。
另一個“配對”的例子就是穆雷和費德勒。在兩個人的交手歷史中,穆雷保持著非常好的成績。回顧一下他們之間的比賽,你就會發現,穆雷恰好是費德勒不擅長對付的一個對手:他很少受步伐的困擾,所以費德勒的大力正手也很少影響到他;他的擊球異常精準,所以經常逼迫費德勒必須用反手回擊;他底線的反手擊球相當出色,費德勒則帶著不太穩定的反拍東奔西跑。
看著球員們相互之間的“配對”比賽真的非常有趣。尤其是在他們開始比賽之前作出分析,然后看一下比賽結果是否如你預期,這其中需要關注的包括;
一名球員的長處恰好針對另一名球員的弱點嗎?
一名球員有沒有辦法可以遏制另一名球員的長處?
握拍如何“配對”?舉例來說,握拍方式是否使球員在面對高球時顯得有些吃力,而另一名球員的握拍方式適不適合擊出上旋球?
當你在觀看一場比賽的時候,無論是自己在電視前還是大家一起在集體活動中,都嘗試著去發現球員在比賽中是如何互相“配對”的。這會讓觀賽的時間過得很快,也可以幫助你增強戰術意識。因為想提高比賽中的戰術運用能力,首先要明白你的優點和對手的弱點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
在經過一些練習以后,你就可以開始深入探究其他方面了。在你即將與一名球員交戰的時候,首先盡量了解你的對手,這樣做可以讓你在比賽開始之前就占得先機。需要探究的方面包括:
對手的長處——他們通過哪些方式來得分?
對手的短處——哪些是他們努力避免和會犯錯的部分?
他們的底線擊球強在哪里又弱在哪里?例如,采用極端握拍方式的球員會容易回擊高球。
發球的方向——他們在重要比分時會將球發向什么地方?
準備階段的握拍——在預備位置等待時,他們會用何種握拍方式?根據這點推斷出他們可能在其他握拍方式的擊球中會比較弱。
有沒有什么情況是他們想要避免的?例如很多球員在有壓力的情況下,都很害怕反手位的斜線球,所以如果你能在關鍵時刻用斜線球攻擊他們的反手位,你的對手很可能會覺得非常難辦。另一個常見的情況是如果你能打亂對手反手擊球時的腳步,他們往往會打出很飄的球,這時就是你接近球網發動攻擊的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