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教練:王越
前國家隊教練
中國網球協會教練委員會委員
北京新悅海體育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本期學員:王語慧
王越教練的女兒,8歲,球齡2年。
完善你的正手技術
一個擊球過程可以有很多種不同的劃分方式,這回我們將擊球過程分成以下五個主要部分來進行學習:
1 判斷來球(包括分腿墊步,轉體,第一步啟動)
2 向來球方向移動(注意身體重心的平衡)
3 蓄勢(包括球拍的準備,轉肩,屈膝)
4 擊球(包括蹬轉,協調鏈,握拍,后揮,站位,擊球點,不同的擊球模式)
5 回位(包括隨揮)
問題1:拉拍過大,容易導致擊球點過后。
問題2:無法判斷來球點,擊球點和身體的位置關系不對,導致擊球時身體無法保持平衡。得出結論:后揮出現明顯問題導致擊球點過后,后揮過大的原因是總想用手發力。 (有的學員就會問: “你不是說后揮是個人風格嗎?”。當后揮在一個范圍內時,不管直拉拍還是弧形拉拍都是個人風格,但當超過一定范圍直接影響到擊球效果時就轉變成了基本要素。)
針對訓練
“你被捕了”
用輔助器械進行糾正,由于小孩子總是希望利用手臂去發力擊球,所以常常會拉拍過大。利用“手銬”將手腕捆住,幫助其改善擊球時的動作,達到幫助其身體向回轉動,和限制拉拍過大的目的。
拋接球練習
球員雙手緊貼腰部兩側,教練扔出球后快速移動,在手不離開腰部的情況下接住球。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球員和球保持良好的距離。這個練習對提高球員判斷來球落點的能力很有幫助。
雙手擲足球
雙手擲球后,重心落在左腳,練習用腿部的蹬轉發力。這個練習能夠糾正發力方式,從根本上解決拉拍過大或擊球點過后的問題,發力的時候要注意腿部蹬地,而且身體要保持好平衡。
8歲的王語慧在擲球練習中。做出了與德爾·波特羅非常相似的蹬轉發力動作。
布置課后作業:對著鏡子揮拍,重點注意教練指出的“拉拍過大”問題。
TIPS
8歲左右的學員在訓練時需要特別注意哪些方面?
8歲左右的孩子基本都處在從啟蒙階段向基礎教學階段過渡的年齡,因此應該在加強基礎運動技能的前提下逐步完善各項技能的基礎訓練。
運動員的基礎運動能力,如跑、跳、投和眼手配合能力的全面發展,是運動員最終能成為一名高水平網球運動員的重要基礎。良好的身體素質是成為一名優秀網球運動員的基礎。而少年時期正需要發展一些關鍵的身體素質,比如說,這段時間是培養協調能力和速度素質的黃金時期。
作為一名網球選手,最基本的素質是協調能力。協調能力發展的最佳敏感期是在4-13歲之間。運動員具備良好的擊球技術只是網球運動重要技能的一個方面。在訓練中通過其它一些體育運動(如足球、籃球、體操等)配合專項協調能力練習,比起單純的網球訓練來說能更有效地提高運動員的協調能力。
附網球運動中各項關鍵素質發展的最佳敏感期(需要注意包含兩個數字的,比如11/13。第一個數字適用于女子,第二個數字適用于男子):
最適合提高的技術 最適合的年齡結構
協調能力 4-11/13歲
網球技術 6-12/13歲
柔韌性 4-12歲
反應速度、頻率速度 8-14/15歲
爆發力、力量 13-14歲以后
有氧耐力、無氧耐力 13-14歲以后
本期教練:楊超
前國家青少年隊教練
ITF高級教練,ITF初級教練員導師北京新悅海體育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培訓總監
本期學員:周海洋
球齡6年,以自學為主,進步較快,但技戰術上出現了瓶頸。
希望繼續提高。
技術分析
觀察了球員的一組多球練習之后,教練指出了周海洋的主要問題:第一,拉拍節奏慢,導致擊球點晚,身體后倒;第二,沒有充分拉拍,擊球時身體沒有充分轉動,身體重心未前移,導致擊球無力。周海洋擊球時身體后仰,落地時不是右腳向前邁步,而是左腳向后退,這是錯誤的。
得出結論:擊球點過后和擊球點離身體太遠導致了周海洋的重心無法前移,擊球無力,擊球后重心后倒。
針對訓練
Step1擊球點確認
首先教練確認學員的握拍是半西方式。半西方式握拍的合適擊球位置:擊球時拍面應與地面垂直,在身體前方,擊球點在腰部到肩部之間的高度上。
step2加快拉拍節奏
擊球點晚其中一個原因是學員在球落地時的球拍和身體的位置出現問題,即沒有充分拉拍。教練向上手拋球讓學員練習拉拍節奏,注意來球落地時應該已經完成拉拍。另外要注意腿部的彎曲、身體的位置狀態以及與球的空間關系。
Step3尋找擊球點
教練拋球讓學員進行兩種擊球練習:沒有拉拍,僅用球拍輕輕觸球;有小幅度的拉拍,然后觸球。這種練習可以讓學員在基本不受到拉拍影響的情況下,尋找準確的擊球點。
step4改進擊球點
教練從身后拋球,讓學員體會擊球點靠前的感覺。
Step5漸退練習
給學員送中場半高球讓其充分體會腿部蹬轉的動作。待熟練之后,逐步過渡到送后場半高球,再到送后場快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