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了解高血壓人群中血脂異常的情況。方法 對本地區980例高血壓患者進行血脂的測定,并對檢測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結果 本組980例高血壓患者血脂的異常率為53.1%,男女性別間的血脂異常比較差別不大,分別行統計分析顯示均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隨著高血壓級別的增加,TC、TG的異常率也隨著增加,統計分析顯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高血壓患者中有一半以上合并有血脂代謝異常,且血壓與血脂異常成正相關。
[關鍵詞] 高血壓; 血脂異常; 體檢
[中圖分類號] R181.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0)07-91-02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Dyslipidemia in Hypertensive Population
CAO Guangqiong
Physical Examination Center,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Kunming 65003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have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dyslipidemia in hypertensive population. MethodsBlood lipid was detected in 980 hypertensive people in this region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detected data was made. ResultsThe abnormal rate of blood lipid in the 980 hypertensive people was 53.1%,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abnormal rate of blood lipid between female and male(P>0.05). With the increase in blood pressure levels,the abnormal rates of TC and TG were increased,with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Conclusion More than half of hypertensive people are associated with abnormal lipid metabolism,and blood pressure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dyslipidemia.
[Key words]Hypertension; Dyslipidemia; Physical examination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人們的壽命也有了很大提高,社會的老齡人口也越來越多。與老齡化有關的原發性高血壓、高血脂也隨之增加。高血壓、高血脂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近些年來心腦血管的發病率不斷上升。目前我國心腦血管病死亡占人口總死亡的40.7%,亦成為老年人致殘致死的主要原因[1]。有報道[2]認為高血壓可引起機體血脂代謝異常,超過50%的高血壓患者都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血脂異常。為了解高血壓患者中血脂異常的情況,筆者對本地區高血壓患者進行了抽樣調查,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研究對象為本地區高血壓患者980例,其中男486例,女494例;年齡35~85歲,平均年齡為52.3歲。血壓分級:I級為234例,II級為450例,III級為296例。本組研究對象包括社會各階層的患者,有工人、農民、醫務人員及教師等。本組患者無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癥等對血脂代謝影響的基礎疾病。
1.2 方法
血壓的測量用水銀血壓計測量患者坐位的右臂血壓,共測量3次,取其平均值。血脂的測定用日立76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患者空腹靜脈血的總膽固醇、甘油三酯。其中總膽固醇(TC)采用氧化酶法,甘油三酯(TG)采用酶法。
1.3 診斷標準
1.3.1 高血壓的診斷標準 凡收縮壓(SBP)>140mmHg(1mmHg= 0.133kPa),舒張壓(DBP)>90mmHg者為高血壓,排除繼發性高血壓。根據2000年頒布的《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的高血壓診斷標準制訂的標準。對于既往已確診的高血壓患者或在兩周內服用過降血壓藥物的,不論調查時血壓正常與否,都以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統計。
1.3.2 血脂異常的診斷標準 按照我國1997年發表的《血脂異常防治建議》(簡稱《建議》)的標準,血脂異常指甘油三酯(TG)≥1.70 mmol/L,總膽固醇(TC)≥5.72 mmol/L。
1.4 統計學分析
所有統計分析均在SPSS13.0軟件包上進行,兩組率的比較用χ2檢驗,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高血壓患者中血脂異常的檢出結果分析
本組高血壓患者血脂異常的檢出結果見表1。從下表可以看出本組980例高血壓患者血脂的異常率為53.1%,其中單純TC增高為21.2%,單純TG增高為20.3%,二者均增高為11.5%。進一步分析可以看出,男女性別間的比較差別不大,分別行統計分析顯示均沒有統計學意義(χ2=3.72,P>0.05)。說明性別對于高血壓患者的血脂情況沒有影響。
2.2 不同級別的高血壓血脂異常情況的比較
同級別的高血壓血脂異常情況的比較見表2。從下表可以看出隨著高血壓級別的增加,TC、TG的異常率也隨著增加,統計分析顯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8.31,P<0.05)。說明高血壓程度越重,越容易導致血脂的異常,兩者呈正相關性。
3 討論
目前高血壓、高血脂已成為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的危險因素,并且流行病學研究認為血脂水平與血壓之間存在正相關[3],本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的結論,高血壓級別的增加,TC、TG的異常率也隨著增加,統計分析顯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有一項關于血壓與血脂相關性研究[4]發現TC水平與收縮壓和舒張壓呈獨立的正相關,并且年齡越大相關性也越好。本研究沒有進一步地進行年齡組的劃分,這方面的結論未進一步證實。本研究還發現,TG水平與血壓也呈正相關,性別差異對血脂的影響不明顯,統計分析顯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本組的高血壓患者以老年人為主,老年人的高血壓除具有一般高血壓的共同特點外,還具有其特殊性。老年人的高血壓往往以收縮壓的升高為主,其主要的病理變化為大動脈的粥樣硬化導致動脈血管的順應性下降,從而導致收縮壓的明顯升高。有研究表明[5]對高血壓人群進行積極的降脂治療能明顯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及死亡率。因此,對于高血壓合并血脂代謝異常的患者給予調脂治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通過本研究可以看出高血壓患者有一半以上都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血脂異常,并且隨著高血壓級別的升高血脂的異常也明顯增多,因此對于高血壓患者應全面地分析心血管疾病的整體危險因素,早期進行有效的降壓、調脂等治療干預,這樣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事件的發生,有效的降低死亡率及致殘率。
[參考文獻]
[1] 王微,趙風. 中國老年人高血壓的流行病學[J]. 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05,24(4):246-247.
[2] 方順源,朱咣霞,金達豐,等. 高血壓與肥胖、血脂異常、高血糖及高尿酸血癥的關系[J]. 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06,14(1):33-34.
[3] 楊少玉,熊艷. 8531名健康體檢者高脂血癥患病情況分析[J]. 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2007,18(3):81-82.
[4] Sherpherd J,Blauw GJ,Murphy MB,et al. Pravastatin in elderlyindividuals at risk of vascular disease(PROSPER):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Lancet,2002,360(6):1623-1630.
[7] 玲秀,劉愛彬,劉希紅,等. 社區人群體檢血脂測定結果分析及健康教育[J]. 護士進修雜志,2005,20(5):480-481.
(收稿日期:2009-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