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討刺五加注射液以0.9%氯化鈉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作為稀釋劑,臨床配伍的穩定性。方法 按臨床使用方法,將刺五加注射液與0.9%氯化鈉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按比例配制的待測溶液,于室溫密閉放置0、1、2、4 h,對其進行溶液外觀、pH值、不溶性微粒和總黃酮含量檢查。結果 在0~4h內,混合溶液外觀、pH值、不溶性微粒和總黃酮含量沒有明顯的變化。結論 刺五加注射液與0.9%氯化鈉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在本次實驗考察的范圍內是穩定的。
[關鍵詞] 刺五加注射液; 0.9%氯化鈉注射液; 5%葡萄糖注射液; 配伍; 穩定性
[中圖分類號] R289.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0)07-36-02
刺五加注射液具有平補肝腎,益精壯骨等功能。用于肝腎不足所致的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腦動脈硬化、腦血栓形成、腦栓塞等。亦用于冠心病、心絞痛合并神經衰弱和更年期綜合征等。刺五加注射液(規格20mL∶100mg,下同)說明書中明確規定本品不得與其它藥物配伍使用,使用時以0.9%氯化鈉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作為稀釋劑。本實驗考察刺五加注射液與稀釋劑混合后的溶液外觀、pH值、不溶性微粒和總黃酮含量變化情況,以判斷刺五加注射液與稀釋劑配伍的穩定性。
1 材料與儀器
1.1 實驗材料
刺五加注射液3批(黑龍江烏蘇里江制藥有限公司,批號20091001、20091002、20091003),0.9%氯化鈉注射液1批(黑龍江烏蘇里江制藥有限公司,批號20081201)5%葡萄糖注射液1批(黑龍江烏蘇里江制藥有限公司,批號20081204);蘆丁對照品(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批號10080-200707)。
1.2 實驗儀器
UV-2501PC紫外分光光度計(日本島津制造);pHS-3C型酸度計(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雷磁儀器廠);GWF-5J智能微粒檢測儀(天津天河醫療儀器廠)。
2 方法與結果
2.1 配伍穩定性實驗
在潔凈環境中,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分別抽取刺五加注射液3支,注入250mL的0.9%氯化鈉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搖勻,室溫放置作為待測溶液。
2.1.1 外觀檢查 待測溶液在室溫密閉放置0、1、2、4h后,按規定分別進行外觀檢查。結果顯示,待測溶液無沉淀和氣體產生,且溶液澄清度及顏色未發生變化。
2.1.2 pH值測定 待測溶液在室溫密閉放置0、1、2、4h后,按規定分別進行pH值測定,結果見表1。
2.1.3 不溶性微粒測定 待測溶液在室溫密閉放置0、1、2、4h后,取樣品適量,用GWF-5J智能微粒檢測儀測定溶液不溶性微粒的變化情況,結果見表1。
2.2 總黃酮含量測定
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標準中藥成方制劑第十八冊[1]刺五加注射液質量標準項下含量測定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配伍溶液中刺五加注射液總黃酮的含量,結果見表1。
2.2.1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蘆丁對照品20.5mg,置100mL量瓶中,加60%乙醇適量,置80℃水浴中加熱,使溶解,放冷,用60%乙醇稀釋至刻度,搖勻,精密量取25mL,置50mL量瓶中,加水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每1ml含蘆丁0.1025mg)。
2.2.2 標準曲線的制備 精密量取對照品溶液1.0,2.0,3.0,4.0, 5.0mL,分別置10mL量瓶中,加5%亞硝酸鈉溶液0.3mL,搖勻,放置6min,再加10%硝酸鋁溶液0.3mL,搖勻,放置6min,再加氫氧化鈉溶液(1mol/L)4mL,用30%乙醇稀釋至刻度,放置10min,照紫外分光光度法[2],在510nm波長處測定吸收度,同時作空白,以吸收度為縱坐標,以濃度為橫坐標,繪制標準曲線。得回歸方程:A=1.277 C+0.00119,r=0.99997,總黃酮在濃度(0.1~0.5)mg/mL范圍內呈良好線性關系。
2.2.3 含量測定 待測溶液在室溫密閉放置0、1、2、4h后,取本品15mL置50mL容量瓶中,用30%乙醇溶液定容至刻度,搖勻,作為供試品溶液。精密量取1mL,置10mL量瓶中,照標準曲線制備項下的方法,自“加5%亞硝酸鈉溶液0.3mL”起,依法測定吸收度,計算,結果見表1。
3 討論
實驗通過3個批號的刺五加注射液以0.9%氯化鈉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作為稀釋劑,混合后從溶液外觀、pH值、不溶性微粒和總黃酮含量等4個檢測項目考察了其配伍的穩定性。實驗結果表明,刺五加注射液與0.9%氯化鈉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混合配伍,在室溫密閉放置0、1、2、4h后,此4個檢測項目未發生明顯變化。
本實驗研究使用物理分析和化學分析方法對刺五加注射液以0.9%氯化鈉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作為稀釋劑配伍的穩定性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在此試驗條件下,刺五加注射液以0.9%氯化鈉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作為稀釋劑配伍穩定,臨床使用是安全可靠的。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委員會編.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品標準中藥成方制劑第十八冊[S]. 1998:163-164.
[2] 國家藥典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附錄28.
(收稿日期:201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