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討降低高危妊娠發(fā)病率,改善母嬰預后的方法。方法 回顧性分析2007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院進行產前檢查及住院分娩的孕產婦,從中篩查出高危妊娠3546例,分析高危妊娠的發(fā)病率、病因構成、順位及妊娠結局。結果 經系統(tǒng)產前檢查(產檢次數(shù)≥8次)并住院分娩的孕產婦與同期產檢次數(shù)<8次的住院分娩孕產婦的妊娠結局的比較,兩組孕產婦及圍生兒并發(fā)癥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經過系統(tǒng)的管理,能及早發(fā)現(xiàn)高危因素,早診斷、早治療,及時有效采取干預措施控制高危因素的發(fā)展,改善母嬰的預后。
[關鍵詞] 高危妊娠; 管理; 分析
[中圖分類號] R71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0)07-19-02
High-risk Pregnancy:Analysis and Management of 3546 Cases
HONG Ying HUANG Chunqin GUO Weiwen
Shantou Municipal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Shantou 51504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how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high-risk pregnancy and improve prognosis. MethodsWe selected 3546 cases of high-risk pregnant women who had prenatal examination and hospital delivery in my hospital from Jan. 2007 to Dec. 2008,and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made of the incidence of high-risk pregnancy,etiology,mode of labor and pregnancy outcome. ResultsThe pregnant women who had more than 8-time systematic prenatal examination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who had less than 8-time systematic prenatal examination,showing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maternal and neonatal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ConclusionThe systematic management can detect high-risk factors,make early diagnosis,have early treatment and effective control of risk factor development to improve maternal prognosis.
[Key words]High-risk pregnancy; Management; Analysis
高危妊娠是指在妊娠期有某種并發(fā)癥或致病因素可能危害孕婦、胎兒與新生兒或導致難產者[1]。系統(tǒng)地進行產前檢查,盡早篩查出孕婦存在的高危因素,及早地、規(guī)范地進行隨訪、干預、治療,可以有效地降低孕產婦死亡率、圍生兒死亡率、病殘兒出生率。近年來,我院加強了對高危妊娠的管理,成立了高危妊娠管理小組,業(yè)務院長親自領導高危妊娠管理工作,高危妊娠門診由副主任以上職稱醫(yī)師負責,旨在提高產科防治質量和高危妊娠管理的三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7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院建檔產前檢查及住院分娩的孕產婦共10921例,從住院病歷、產檢手冊及信息科報表中取得相關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1.2 方法
1.2.1 選擇進行系統(tǒng)產前檢查(產檢次數(shù)≥8次)并住院分娩的孕產婦4914例為A組。將同期產檢次數(shù)<8次的住院分娩孕產婦6007例作為B組。
1.2.2 將A、B兩組孕產婦進行篩查,分析高危病因構成、順位,對比A、B兩組高危孕婦的妊娠結局。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1.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對比分析,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2.1 發(fā)病情況
共檢出高危孕產婦3546例,其中A組1372例,B組2174例。見表1。
2.2 高危孕產婦病因構成和順位
見表2。
2.3 妊娠結局的比較
結果表明:經過孕期系統(tǒng)的產前檢查,孕產婦及圍生兒預后均有明顯改善。兩組高危孕產婦妊娠結局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本資料顯示,我院2007~2008年高危妊娠發(fā)生率為32.47%,高于徐云萍[2]報道的26.59%,低于錢琴玉[3]報道的36.78%,與湯雪娟[4]報道的32.75%接近。本資料還顯示,經過系統(tǒng)的管理,能及早發(fā)現(xiàn)高危因素,早診斷、早治療,及時有效采取干預措施控制高危因素的發(fā)展,盡可能將高危妊娠轉為低?;驘o危,防止了可能導致胎兒及孕產婦各種危險情況的出現(xiàn),降低剖宮產率,改善母嬰的預后。因此,高危妊娠管理要取得滿意的效果,應做好以下幾點。
3.1 控制剖宮產率
我院高危妊娠的主要因素中以瘢痕子宮所占比例最大,為31.02%。剖宮產不僅增加近遠期母嬰合并癥,致使醫(yī)務人員助產技術退步,產科服務質量得不到提高,母嬰安全得不到充分保證;而且還可能造成誤導,認為剖宮產是既安全又無痛的分娩方式,從而又增加了剖宮產率,影響高危妊娠管理效果。因此,醫(yī)務人員應加強業(yè)務技能的培訓,不斷更新知識,嚴格掌握剖宮產指征,降低剖宮產率,對降低高危妊娠的發(fā)生率有很大意義。
3.2 加大宣傳力度,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除了各級保健人員做好對高危孕產婦的管理、監(jiān)測,要加大對孕產婦保健知識的宣傳力度,宣傳優(yōu)生優(yōu)育知識、節(jié)育知識和孕產期保健,教會廣大孕婦自我監(jiān)測胎動等,辦好孕婦學校,利用廣播、電視等媒介廣泛宣傳圍生期保健知識,提高群眾自我保健的能力,使孕婦了解高危妊娠的危害性,從而自覺地參加孕產期系統(tǒng)保健,做到早檢查、早建檔,定期產檢,及時進行管理、監(jiān)護,及早篩查高危妊娠,及時跟蹤治療,減少高危妊娠發(fā)生[5]。
3.3 加強對計劃外生育及流動人口孕產婦管理
由于這部分人自我保健意識淡漠,生活條件差,居住不穩(wěn)定,缺乏圍產保健意識,經產婦相對較多,不重視產前檢查,有高危因素不能及時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了也不及時就診和系統(tǒng)檢查。因此,應建立適宜管理辦法,加強對他們的健康教育,提高其保健意識,確保孕產婦母子平安,降低孕產婦及圍產兒死亡率。
3.4 重視婚前醫(yī)學保健、孕前保健
高危妊娠所指的范圍包括可能影響妊娠結局而產生不良后果的各種因素。因此,做好高危妊娠篩查和管理,不僅僅是在早孕檢查和定期孕檢中,及時發(fā)現(xiàn)存在的產科合并癥和并發(fā)癥,及早處理將高危情況轉化為正?;蚪咏;虿话l(fā)展到威脅母嬰安全,以及制定切實有效的產科措施,分娩時防患于未然,還應將篩查高危的關口前移,重視婚前醫(yī)學保健、孕前保健,尤其是對于孕前已有的內科或婦科等疾病,及早治療干預,控制高危因素或孕前消除高危因素保障孕期安全,切實有效降低孕產婦死亡率、圍生兒死亡率[6]。
3.5 加強產時監(jiān)護
高危妊娠孕婦胎兒窘迫發(fā)生率高、危險性大,處理適當與否直接關系到胎兒安危;所以應加強產時監(jiān)護。高危產婦分娩,不論有無胎兒窘迫,兒科醫(yī)生都要到現(xiàn)場,一旦發(fā)生新生兒窒息,即可爭分奪秒進行搶救,提高新生兒窒息搶救成功率,確保母嬰安全。
[參考文獻]
[1] 樂杰. 婦產科學[M]. 第4版.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8:146.
[2] 徐云萍,華含珺. 2005~2007年東陽市高危妊娠監(jiān)護結果分析[J]. 中國婦幼保健,2008,23(18):2510.
[3] 錢琴玉,錢秋英,馮芬華. 常州市2007年7301例高危妊娠發(fā)生情況分析[J]. 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09,36(6):1067.
[4] 湯雪娟. 6640例高危妊娠監(jiān)測與分析[J]. 中國預防醫(yī)學雜志,2008,9(6):543.
[5] 陸秀琴. 2017例高危妊娠管理效果分析[J]. 中國婦幼保健,2008,23(35):4994-4995.
[6] 白中霞,何瑞霞,王明芝,等. 2002~2006年北京市通州區(qū)高危妊娠管理分析[J]. 中國婦幼保健,2007,22(26):3630.
(收稿日期:2009-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