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隨著新醫改的不斷深入,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加強醫德醫風建設,培育核心價值觀,提升服務質量,不僅有助于構建和諧醫患關系,還可以提升醫院品質,形成核心競爭力,促進醫院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 醫德醫風; 社會效益; 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 R197.3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0)07-83-02
醫德是道德的行業規范之一,是醫務人員在整個醫務職業實踐活動中應遵守的行業規范和準則,是調整醫務人員與病人、醫務人員之間以及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準則。2009年3月國務院頒布了《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中要求,構建和諧醫患關系,加強醫德醫風建設,重視醫務人員人文素質培養和職業素質教育,大力弘揚救死扶傷精神[1]。然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效益觀念強化,公立醫院過度追求經濟利益、忽視社會責任的傾向不僅加重了群眾就診的難度,也嚴重影響了醫務人員和衛生行業的形象[2]。隨著新醫改的不斷深入,加強醫德醫風建設,不僅有助于構建和諧醫患關系,還可以提升醫院品質,形成核心競爭力,促進醫院的可持續發展。
1 以社會效益為前提,強化醫院宗旨建設
觀念是行動的先導,有什么樣的觀念,直接影響辦院宗旨的落實。公立醫院作為政府舉辦的醫院,其服務行為要堅持社會公益性,要為社會公眾謀取利益而不是為個人或機構謀取利益[3]。我院是一所二級甲等綜合性醫院,今年被定為地市級公立醫院試點單位,按照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堅持以人為本、以病人為中心、以醫療為核心,加強醫療質量與安全管理,提高醫護質量,轉變服務理念,圍繞醫院的發展規劃,認真開展各項工作。秉著安全、公平、有效、方便、價廉的辦院宗旨,從提高人員素質、樹立社會誠信、創新服務模式、拓寬服務領域、擴大服務需求、做強臨床學科、做精醫療技術、做大醫院品牌八個方面著手,在醫務人員中大力倡導奉獻精神,認真做好醫院日常工作,以病人為中心。在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的同時,要正確處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關系,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4],明確先有社會效益才有經濟效益,必須走依托內涵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切實提高醫院實力,保證優質服務。
2 以思想政治工作為平臺,塑造核心價值觀
在努力推進醫院可持續發展過程中,我院黨委切實貫徹“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黨建工作思路,高度重視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積極引導發揮廣大黨員干部和醫療骨干的引領示范作用,始終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發展方針,把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體系中醫德醫風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員工中大力宣傳高水平的服務質量和醫療質量是醫院生存的基礎和發展的前提,幫助員工建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培育良好的醫德醫風、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服務觀,不斷提高員工隊伍的思想道德水準。一是加強員工教育,堅持崗位培訓。行醫先立德,在職工的管理教育過程中,醫院始終把德育放在首位,不但堅持對每一位新員工進行醫德醫風教育,下發醫德醫風行為規范,老員工也一并納入教育培訓計劃,每年不定期開展多種形式的醫德醫風教育,形成了人人自覺遵守醫德醫風的濃厚氛圍。二是切實樹立典型,強化宣傳引導。評比醫德醫風標兵,發揮典型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廣泛宣傳他們的優秀事跡,號召全院干部職工學習他們的服務理念、服務態度,學習他們的責任心、同情心、愛心、耐心、事業心和奉獻精神,在全院掀起學習先進、爭當先進的高潮;三是規范服務行為,提升工作質量。我院制定和完善了醫德醫風建設有關的制度和措施,建立建全了醫德醫風考評機制,由黨辦每月下科室隨機對病人進行滿意度調查,由病人對醫務人員的服務態度、服務質量、有無索要紅包和要求病人宴請等方面進行打分,對出現的問題在院考評會上進行考核,并在院《信息簡報》上進行公示,堅持執紀不手軟,以達到規范言行和舉止的目的。四是暢通監督渠道,廣泛接受監督。醫院采取公布舉報電話、在門診設立舉報箱、在各病房設立意見箱、聘任院外物價監督員、定期召開病人座談會等手段,接受各方監督,形成了良好的行業作風。
3 以工團組織為載體,發揮橋梁紐帶作用
加強醫德醫風建設,要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組織的積極作用。工會是黨領導下的工人階級群眾組織,群眾性是工會的基本屬性和特征,它具有巨大的組織優勢和強大的號召力,可以最大限度地把員工組織起來,通過圍繞醫院中心工作,開展“假如我是一個病人”、護士技術比武、趣味運動會、拔河賽、籃球賽等職工喜聞樂見的文化教育、娛樂活動,強化引導和宣傳,使職工的思維方式、思想觀念在潛移默化中得以轉變和提高、使醫院精神、醫院價值觀念、職業道德更加深入人心、使符合醫院文化要求的核心價值觀、行為準則逐漸被全體職工普遍認同和接受。共青團組織要針對醫院一線職工中青年職工比例較高的有利因素,根據青年人普遍追求進步、好學上進、注重實現自我價值的大眾化特性,有的放矢地開展青年崗位能手、技術標兵、青年文明號等文明創建活動,有效激發廣大青工的工作熱情和提升他們的工作質量。工會組織還要充分利用職代會平臺,積極發揮職代會在人力資源建設方面的職能作用,為職工提高素質創造條件、提供支持,參與制定適用于醫院實際的職工培訓計劃,并積極協助醫院做好各種人才的選拔、培養及使用工作。大力宣揚“醫院為人才提供舞臺,人才為醫院創造價值”的人才理念,為職工發揮聰明才智創造良好環境,讓職工人盡其才,醫院和員工各得其所,共同發展,實現雙贏。
4 以提升服務水平為目標,構建和諧醫患關系
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針對醫院服務對象的特殊性,做到服務手段的科學性、服務形式的規范性、服務環境的時效性,將以人為本的思想落實到醫院的各項工作中[5]。一是要求全院醫務人員對待病人要誠信、尊重、同情、耐心;二是要求醫務人員轉變服務觀念,樹立“100-1=0”的服務理念,確立病人無過錯的思想;三是要求醫務人員確立病人是衣食父母的思想,做到使病人滿意,使病人信任,使病人放心;四是加強與病人的溝通,實行醫患溝通五項制度,提高服務質量,消除醫患糾紛隱患,逐步建立相互尊重、信任、平等和合作的醫患關系。五是塑造白衣天使形象,強化星級服務意識,堅持開展以病人為中心的人性化“五心”工程(即微笑熱心、主動關心、真誠細心、操作耐心、規范放心),強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意識,牢固樹立“以人為本,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杜絕生、冷、硬、頂、推等現象,為醫院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撐。
5 以科技興院為基石,推進人才隊伍建設
在醫院的改革發展中,注重人才的培養教育,提高人的整體素質,是科技興院、促進醫院可持續發展之本,也是職業道德建設的客觀要求,醫務人員不僅要有良好的服務態度,還要有精湛的醫術。醫療市場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人才已經成為競爭中取勝的第一要素[6]。我院堅持以人為本、科技興院的戰略思想,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大膽培養和啟用德才兼備的優秀員工,努力創造有利于人才戰略實施的良好環境,為醫院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必要的人力保障。①注重“留才”。建立醫院激勵機制,獎勵有突出貢獻的人才,鼓勵醫護人員在崗位成才,主動關心和支持他們開展工作,確保醫療衛生人才引得進、留得住、用得上,真正做到用事業留人、用待遇留人、用感情留人,營造一個愛惜人才、尊重人才的用人環境,使醫院進入良性發展的現代化管理快車道。②注重“育才”。根據醫院人才發展規劃,堅持內強素質,設立專項基金,有計劃地選派優秀醫務人員赴外進修,使其成為本專業的骨干力量。同時,注意發現、挖掘和加強后備人才的培養力度,放開手腳大膽起用醫德好、愛鉆研、業績硬、口碑好的年輕醫生。③注重“引才”。外引人才,積極為各學科引進優秀人才,包括碩士研究生、優秀本科生,副高以上專業技術人才。對來院、回院工作的碩士研究生提供更加優惠的待遇和良好的工作環境。
[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國務院. 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Z]. 2009-3-17.
[2] 鄭大喜. 公立醫院如何實現公益性質[J]. 醫院管理論壇,2006,(3):9.
[3] 張曉燕. 完善公立醫院監督機制 堅持公立醫院的公益性[J]. 中國醫院管理,2009,29(4):1-2.
[4] 奚松. 公立醫院社會責任的邊界與價值訴求[J]. 中國醫院,2009,(4):23-25.
[5] 全曉明,熊慧琴,涂遠超. 營造醫院服務效益鏈 實現醫院服務戰略[J].中國醫院管理,2007,27(7):50.
[6] 黃如欣. 高層次醫學人才的特點及成才規律[J]. 中國醫院管理,2006, 26(4):48-49.
(收稿日期:2009-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