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頻頻造訪
1994年正月十五元宵節,著名作家蘇叔陽參加了一個中央領導接待各方人士共度佳節的聯歡晚會。會議結束后,他突然感覺眼前的物體有重影,腳下的樓梯也變得一片模糊。在醫院作了檢查后,醫生發現蘇叔陽腎上有陰影,并確認長滿了腫瘤。
得知實情后,蘇叔陽一下子懵了,自己剛剛56歲,還有龐大的寫作計劃沒有完成,病魔怎能忍心與自己爭奪生命呢!
1994年5月,蘇叔陽成功地做了腎癌手術。術后需要不停地化療、放療,那種痛苦真是一種折磨。蘇叔陽這樣勸自己:我活了56年,也算取得了些成績,而且這些都是自己干出來的,況且自己一生沒出賣過朋友,也沒有欺負過弱小,即便離開這個世界也問心無愧。毛澤東吃過的最好的東西是紅燒肉,而自己嘗過的好東西好像比他還多呢!他老人家一生僅出過兩次國,去的都是莫斯科,自己去的國家比他還多幾個!毛主席也會老,何況我這條肉體凡胎呢?這么想想,蘇叔陽心里寬慰、坦然了許多。
一晃6年過去了,蘇叔陽在和病魔抗爭的同時,始終沒有忘記工作。2000年元旦,央視一臺晚會需要一個作家朗誦詩歌,選中了蘇叔陽。蘇叔陽在家一次次地反復排練,一次,他咳嗽時,竟咳出了血。到醫院一檢查,問題又來了,他的腎癌轉移到肺了。聽到這個結果,蘇叔陽已經沒有第一次那么慌亂了,他想再來一個癌癥湊湊熱鬧也不錯,他要和它們好好斗一斗。
蘇叔陽看過一部美國電影,男主角是一位骨癌病人,大夫說他的生命只剩下半年時間了。他想在這寶貴的半年中完成三件事,第一,他曾當過中學籃球隊教練,他希望回去帶領他的籃球隊再拿一次冠軍;第二,他希望去見一個朋友;第三,他想和妻子再過一次夫妻生活。通過努力,男主角終于完成了自己的三個心愿。蘇叔陽很敬重這位男主角,他希望有生之年也能完成自己創作上的心愿。
從第一次患癌以來的8年間,蘇叔陽已寫了很多文字,出版了七八本書。剛得病那會兒,他每天都打針、吃藥、做氣功,日復一日,覺得生活特沒意思,于是,他邊治療邊爭分奪秒地寫作,力爭有質量的生活。
8年后,蘇叔陽的癌細胞轉移到左肺,又做了左肺葉切除手術。術后蘇叔陽積極配合治療,每天把吃幾大把藥當做必做的功課。而他該快樂的時候照樣快樂,該玩照樣玩。他覺得這樣的生活才是可愛的,人生才有意義。
把病魔看成老朋友
“心寬一寸,病退一尺”。這是蘇叔陽在十多年抗癌路上最主要的體會,“要把病當朋友看,善待它們。雖然這個朋友不請自來,還有點小脾氣,但必須耐心地安撫它。”每次去醫院,蘇叔陽都不是說去看病,而是說“看老朋友來了”。
蘇叔陽認為,一個生病的人有兩條路可以選擇。一條路就是被病魔壓制住,然后消極等待末日的來臨。蘇叔陽認識的許多病友就是這樣,其中一位病友每到吃飯的時候就靠著墻哭,因為放療期間吃飯是很難受的。可蘇叔陽的態度是吃不下也得吃。為了鼓勵那位病友吃飯,蘇叔陽給他講笑話,架著他去餐廳。后來蘇叔陽出院了,那位病友卻沒能出來;另一條路就是積極地對待病情。蘇叔陽有位老朋友叫王堯華,是東方醫院外科主任,他患肺癌后,非常配合化療,心態很樂觀。化療期間,他依然在崗位上堅持工作。他對蘇叔陽說,醫生的職業道德讓他知道應該怎樣對待這個病,他應該做其他病人的榜樣。
到目前為止,蘇叔陽做過三次大手術,切除了左腎和一半左肺葉,還做過幾次放療。第三次手術給蘇叔陽的左胸、背上留下兩條長長的刀疤,蘇叔陽幽默地稱一條是黃河一條是長江,他把兩條母親河的倩影留在自己身上,讓自己的生命格外厚重。
長年與病痛相伴的日子,蘇叔陽體會到,一個人如果擁有豁達、樂觀的心態,那么他就有可能走出困境,重獲新生。
蘇叔陽是在患病之后當選為電影家協會副主席的。工作上經常需要他拋頭露面,看著他風風火火不知疲倦的樣子,有人勸他,老蘇啊,你這么大歲數了,身體又不好,還這么辛苦干什么?對這樣的話,蘇叔陽從來都是一笑置之。他做這些事情不是為了出風頭,而是熱愛生活。
蘇叔陽覺得有兩個辦法對付自己的病最有用,一是鍛煉身體,他每天都要爬多次樓梯;二是讓自己沉浸在寫作的愉快中,就此趕走病魔的愁苦。
天倫之樂賦予生命力量
第一次查出癌癥時,蘇叔陽已過而立之年的大兒子尚在戀愛中,親家公出于好意,催女兒與蘇叔陽的兒子趕快成婚,及早生子,好讓蘇叔陽有生之日看到他生命的延續。
蘇叔陽很感激親家的這份善意,并熱切地盼望著孫輩的來臨。很快,孫子平安降生了,他也安然走下了手術臺。看著小孫子活潑可愛的模樣兒,他仿佛年輕了許多,心底漾起從未有過的幸福。
讓蘇叔陽深感奇妙的是,他和孫子竟然同月同日來到這個世上。兒媳預產期本來是1996年10月9日。此時,蘇叔陽正以第十六屆中國電影金雞獎評委主任的身份在昆明被封閉起來。百忙之中,他心里始終掛念著遠在北京未出世的孫兒,實在忍不住了,他違紀借了部手機,悄悄撥通了家里的電話,打聽兒媳生產的情況。老伴告訴他,孫兒遲遲不愿出來,大概是想和你這個爺爺一起過生日吧!蘇叔陽聽后,心里竟有種莫名的感動。
10月13日,蘇叔陽宣布完獲獎名單后,再也顧不上什么慶祝活動了,找了個借口就急急慌慌地飛回北京。中午時分,他前腳剛踏進家門,老伴就高興地告訴他,小孫子還真是有靈性,他可以和你過同一個生日了!蘇叔陽聽后,高興得喜笑顏開。他覺得冥冥之中有種神秘的力量,派來這個小天使替自己延續生命的長度。
轉眼,孫子子沐就要升入初中了。見證并參與了孫子的成長過程,蘇叔陽覺得自己的生命也像孫子一樣充滿了活力,他對老友們說:我要感謝生命對我的恩澤,我現在是個快樂多于憂傷的老頑童。
現在,蘇叔陽更有理由為生命歡呼、喝彩了。他那晚婚的二兒子、兒媳又為他添了個快樂的小公主。再次做了爺爺的蘇叔陽喜淚橫流,他在文章中寫道:有女生我家,必是命運見憐!
孫女出生時,蘇叔陽輾轉病榻,手頭的一部作品創作遇到了很大困難,孫女的到來給了他重新站起的勇氣和力量,給他帶來了強大的生命氣場以及不可戰勝的豪邁氣概,此后,他的創作出奇地順利。
如今,蘇叔陽在三種癌癥的夾襲下已經度過了16個春秋,他鄭重地向同樣疾病纏身的老年朋友發出邀請:快樂一點吧,讓咱們拉起手,在咱們沒有經歷過的大好天地里,盡興地度過我們的余生,把所有的智慧和才能貢獻給我們的國家、民族和后人!
(責編:辛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