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來國際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它一經提出,就得到了大力推廣,國內高校也紛紛引進CDIO 教育模式,進行教學改革。本文介紹了CDIO理念,分析了CDIO教育模式引入高職教育的必然性,并結合筆者的教學實際,提出了CDIO人才培養模式對我國高職教育的啟示。
關鍵詞:CDIO培養模式高職教育
一、關于CDIO 教育模式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來國際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CDIO代表構思(conceive)、設計(design)、實施(implement)、運行(operate),它以產品從研發到運行的生命周期為載體,讓學生以主動的、實踐的、課程之間有機聯系的方式進行學習。CDIO提出了系統的能力培養、全面地實施指引(包括培養計劃、教學方法、學生考核以及學習構架)以及實施檢驗的12條標準,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和適應性。這些要求,是直接參照工業界的要求,因而能夠滿足產業對工程人才質量的要求。
汕頭大學工學院于2006年初成為中國第一個CDIO國際合作組織成員,并結合中國實際,在CDIO基礎上,創新性地提出EIP-CDIO培養模式,即注重職業道德(Ethics)、誠信(Integrity)和職業素質(Professionalism),并與構思-設計-實現-運作進行有機結合,強調做人與做事相結合,,做人通過做事體現,做事通過做人保證,并在培養過程中注重人文精神的熏陶,從而使培養出的工程師具備優秀的職業道德、正直、富有責任感。通過全面的改革與探索,取得了一系列的經驗和成績。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教授顧學雍博士,在“數據結構”和“數據庫技術”兩門課中,創造性地采用CDIO方法教學,取得了突出成效。2008年,“中國CDIO工程教育模式研討會”在汕頭大學召開,出席研討會的近百所院校校長對于CDIO工程教育改革模式在中國的發展和應用,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探討,一致認為:中國的工程教育,需要學習國際先進經驗,加大改革力度以適應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需要。由此,我國工程教育改革應用CDIO模式掀起新高潮。高職院校也紛紛嘗試在相關專業尋找切入點,嘗試應用CDIO理念改革其人才培養模式。
二、CDIO教育模式引入高職教育的必然性
下面從四個主要方面來分析CDIO教育模式引入高職教育的必然性。
首先,在教育培養目標上,CDIO培養的是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職業工程師,他要求人才既具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又具有工程實踐能力。高職高專教育培養的人才是理論夠用,具有較強實踐操作技能,適合產業發展的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二者在培養目標上雖然不盡相同,但卻都強調要著重培養人才的工程實踐能力。
其次,在培養機制上,CDIO倡導“做中學”和“產學合作”,而《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中指出,高職教育要積極推行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學習模式,把工學結合作為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點,帶動專業調整與建設,引導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由此可見,CDIO工程教育模式與高職教育在理念上具有一致性,這就決定了CDIO引入高職教育具有可行性。CDIO“做中學”的本質是將知識與能力有機關聯,以項目實施的全過程為載體,將構思、設計、實現、運作體現在整個項目的生命周期中,通過項目的實施達對學生基礎學科知識、工程師職業能力、團隊工作與交流能力和在企業與社會環境下的工程綜合能力的培養。就高職來講,也在倡導和推廣項目式教學,校企合作辦學等教學模式,目的就是要創建一個能夠將“做中學”得以實施的一體化的項目實訓環境。
再次,CDIO要求設置集成化課程體系,即打破現行學科導向的課程體系,明確職業技能模塊,在此基礎上構建專業課程,建立以現代工程實際為背景環境,集職業素質培養、專業能力訓練和崗位能力實踐為一體的各課程間相互關聯、相互支撐的集成化課程體系。就高職來講,也在倡導參照相關的職業資格標準,改革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建立突出職業能力培養的課程標準。
最后,CDIO對教師職業技能素質要求具有一致性。CDIO要求教師是現代工程師的典范,這和高職對教師“雙師型”要求是一致的。
通過上述比較我們不難看出,CDIO引入高職教育有其必然性的一面,但是我們也應該清醒的認識到作為培養現代工程師素質與能力的CDIO教育模式和以培養高級技術工人的教育模式之間有一定差異。這種差異性的存在就決定了高職教育引入CDIO模式不能完全照搬,必須針對高職專業特點加以甄別,合理應用。
三、CDIO對高職人才培養的啟示
CDIO工程教育改革是一個系統、全面的改革。它具有明確的培養定位、詳細的培養目標和全面、系統的培養方法指南。CDIO對高職人才培養有著重要的啟發,下面從三個方面加以論述。
1.大力推行工學結合,解決辦學機制問題
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核心理念就是“做中學”,強調工學結合、校企合作,學校要積極推行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學習模式,把工學結合作為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點,突出實踐能力培養,改革人才培養模式,通過工學結合來縮小產業需求與人才培養的差距。
2.引入工程項目,著重要引入的是它的職場環境
目前,國內高職院校都在積極開展項目教學、案例教學,力求將工程項目引入教學環節,可在實際實施中,由于受實訓基地、教師工程實踐能力、缺乏業界人士參與等客觀條件制約,致使項目教學更多的注重了項目作為知識載體的作用。而CDIO工程教育理念是以工程項目全過程為載體,注重培養學生項目組織、設計、開發和實施能力,因此,學校要引入工程項目,著重要引入它的職場環境,甚至企業文化,學校在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評估體系、師資等都置于職場環境來設置或改革,在這樣的環境中培養學生的工程能力、個人的職業道德、終生學習的能力和團隊協作的能力。引入職場環境可采取校企合作、頂崗實習、虛擬工廠等具體措施。
3.以就業為導向的人才培養
就業導向就是使學生具有就業的競爭力、職場的競爭力,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形勢下,滿足學生求職的需求。因此,高職教育的工學結合必須體現職業性,以就業為導向,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主要目的。并且,根據不同專業不同行業背景和地域需求,及時跟蹤市場的變化,主動適應區域、行業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根據學校的辦學條件,有針對性地調整和設置專業,辦出自己的特色。
綜上所述,隨著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才的社會需求也是在不斷地變化,要求我們的高職教育必須同步改革與發展。CDIO模式是一個成功的教育模型,其中的教育理念對高職教育有著重要的啟示。但高職教育改革,不能一刀切,也不能一概而論。要緊密聯系實際,結合學校的辦學特色,依據科學理論建立系統的可操作的運行平臺,完成職業教育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
參考文獻:
[1]尚慧文.CDIO對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的啟示[J].教育與職業,2009,(11):95-96.
[2]施國萍,唐治中.CDIO教學改革新思考[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09,(17):83-85.
[3]查建中.工程教育改革整體戰略及“做中學”的CDIO模式[J].中國教育,2010,(5).
[4]查建中.工程教育改革戰略“CDIO”與產學合作和國際化[J].中國大學教學,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