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信息化的發展速度在世界上來說是非常少見的。在快速信息化的過程中,出現許多新情況和新問題,其中網絡環境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典型代表之一。大學生作為當代網民構成的主力軍,加強網絡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非凡的價值。就該問題進行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網絡環境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強化措施
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歷來受到各界人士的關注,但是不同時代背景會賦予其不同的時代特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時代烙印非常明顯。
在目前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的時候,中國的信息化速度是世界各國中無以倫比的。在我國快速信息化的過程中,出現許多新情況和新問題,其中網絡環境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典型代表之一。大學生作為當代網民構成的主力軍,加強網絡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非凡的價值。
一、網絡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挑戰
(一)價值觀方面的沖突
網絡上有著海量的信息,各種思想的碰撞十分激烈,大學生作為新思想、新思潮、新觀點的最佳受眾,在多種價值觀的選擇困境中非常容易接受錯誤思想的引導,導致大學生的價值觀出現偏差。雖然從年齡上看大學生應該有自主選擇價值觀以及明辨是非的能力了,但是大部分大學生的心理年齡還沒有成熟,在價值觀的選擇方面難免會出現偏差。
大學生作為未來促進我國發展生力軍,除了對“才”有非常高的要求之外,對“德”同樣有著非常高的要求,所以,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與科學價值觀的意義就顯得非常非常重大。因此,相關部門和相關工作者都應該做好迎接網絡環境帶給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挑戰的準備。
(二)對實際生活中人際關系的影響
網絡傳播的“虛擬化”方式對大學生的交往方式和人際關系產生深刻影響,有導致其行為主體冷漠的傾向。當大學生在網絡上獲得的快樂比現實多時,自然會把更多的時間投入到網絡交往之中,而當他們在現實生活中遇到挫折時,只會更加傾向于在網絡中尋求慰藉,這種情況長期發展,必然會影響和改變人與人的交往方式,產生新的人際障礙,人際距離疏遠。大學時代是人際交往能力和人際關系形成的重要時期,這樣的消極現象對學生未來的生活影響極大。
二、加強網絡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網絡環境下大學生思想動向的準確把握
1.構建網絡輿情系統
在我國,網絡以及網絡媒體的發展速度非常迅速,在準確把握網絡以及網絡媒體發展規律的前提,應該加大網絡輿情系統(如高校網絡信息交互平臺)構建方面的人員和資金投入。同時,聯合高校相關學科力量以及社會研發力量,建立與新媒體技術(如twitter等)相適應的網絡輿情監測系統,最大限度地發揮信息化技術在網絡信息內容監測與管理中的作用,保證網絡教育輿情的及時高效。我們要求各高校全面關注校園網及BBS論壇、有影響力的社會網站、輿論性較強、人氣旺的論壇,博客群、網絡社區等,力求輿情信息全面準確。
2.完善網絡輿情制度
該系統的構建和完善需要各個高校充分利用與整合校內的各種網絡資源,并成立專門的工作小組負責協調管理工作。例如,負責辦公室管理與網絡宣傳的協調工作。該工作小組內部職責分配必須明確具體,要注重強化與文化、思想、校園安全等相關部門的溝通與協調,爭取它們的配合,以利于形成網絡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強大合力。
基于高校不同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制定內涵和內容豐富的輿情服務規劃。比如,可以構建輿情的日報、周報或者與其他專報相結合的報送制度,可以根據報送內容的緊急程度制定報送時間標準,如常規情況的一周一報,重大情況的半小時內上報或者緊急情況下的立即送報,等等。構建和完善網絡輿情體系,能夠非常方便而且準確地了解大學生上網時的思想動態。
(二)豐富網絡教育的形式,避免呆板簡單
豐富網絡教育的形式更加利于大學生的接受。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1.建立有效的溝通渠道
構建屬于本校的網絡論壇,鼓勵大學生在上面發言、留言,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看法,對于帖子的管理寬嚴相濟,對于謾罵、攻擊他人的言論應該及時處理,并對發言者作出相應的處理,而對于合理表達自己訴求者,盡管言語激烈,也應該作出妥善的處理,避免因此影響學生發言的積極性。除此之外,可以建立網上心理咨詢室,對于一些價值觀出現扭曲現象的學生給予正確的治療和輔導,但是學生的個人信息應該嚴格保密。
2.開辟熱點評論專欄
對于一些熱點問題,比如,重大的時事、重大節日、熱點新聞等,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假如發現一些觀點錯誤的帖子,相關工作人員應該及時作出回應,作出妥善的處理。
3.加強本校校內網絡的建設,努力營造適應本校學生的網絡文化氛圍
高校應該鼓勵支持甚至協助各個職能部門、學生團體和骨干老師等構建自己的網站。除此之外,在自己的校園網站的建立方面,應該充分鼓勵學生加入到建設校園網站的隊伍中,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鼓勵學生以高昂的政治熱情和積極的創新精神建設屬于學生自己的校園網站,成為維護校園網絡“純凈”的主力軍。
(三)提高網絡政治工作人員的素質
網上開展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僅要求工作人員有較高的政治素養,而且要求其具有熟練的網絡操作技巧,因而專業性也較強。
1.建設一支熟悉利用網絡、用正氣有效地占領網絡,既懂政治工作業務,又懂網絡技術、熟悉網絡文化特點的思想政治工作隊伍。
2.建設覆蓋面廣、政治責任感強的兼職工作隊伍
這支隊伍既要有各系黨總支書記、副書記、輔導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也要有學生骨干,讓他們通過參與到論壇、聊天室等交互性較強的網上欄目,與錯誤言論進行正面交鋒,增強網上的正面聲音。
三、結束語
網絡環境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著多方面的挑戰,而且由于網絡涉及眾多的領域,因此在網絡環境下開展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應該群策群力。
參考文獻:
[1]謝玉進,胡樹祥.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現狀與新走向[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0,(01).
[2]張秋玉,路晏伶.高校應如何加強大學生網絡道德法制教育[J].法制與社會,2009,(14).
[3]馬駿.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要素探析[D].鄭州大學,2006.
[4]張凱威.網絡時代對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挑戰與對策[D].長春理工大學,2007.
[5]寇荷超,張效赤.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網絡化初探[J].西華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