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新生 班主任習慣尊重關愛
新生從熟悉的環境步入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充滿著希望與好奇,針對新生在思想、學習、生活和心理等方面出現一定程度的不適應問題,應正確引導學生順利渡過這些不適應階段,使學生順利地主動學習,充滿希望、滿懷信心地生活。對于新生班的管理問題,應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抓好新生入學教育
從教育教學的實踐看,幼師生與初中學生在思想、心理等方面有很大差異。如何做好這中間的教育銜接問題,對穩定這個時期學生的思想情緒,調整學習狀態,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挖掘學習潛力,爭取有效的學習時間,提高教育教學等有極大的作用。
剛步入中專的學生,新的環境無疑會讓他們感到既新鮮又陌生。作為班主任應抓住這一時機對學生正確引導,做好學生學習生活的引路人,使學生盡快完成此階段的過渡。應該以“育人”為本,培養“自律自制”意識,《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對學生提出了要求,這些守則和規范必須得到全面落實。在教師的指導下,培養多種道德情感,鼓勵學生對自我行為做出正確的判斷與選擇。新生一入學,班主任就應把學生守則講明。同時,組織學習有關校規校紀,使他們明確怎么做才符合一個合格學生的要求。在此基礎上制定出班規作為正行的準則。
二、培養“尊師禮貌”意識
文明禮貌是一個人道德修養的綜合反映。我校學生,獨立意識逐漸增強,但又缺乏前進的目的性和自覺性,多數學生有討厭教師管教、自以為是的不良傾向。因此,把學生尊師禮貌習慣的培養作為入學教育的重點之一。班主任應抓住時機首先向學生介紹各科任教師的學識水平、性格特點、教學教研成果等,向學生闡明教師勞動與學生成長的關系,使他們進一步明確教育教學活動是師生共同進行的雙邊活動,如果僅有教師的教,而沒有學生的學是不行的。再者,要想獲得知識,必須尊敬教師,尊重教師的勞動。在此基礎上,提出尊師的禮貌常規,尤其強調課堂上尊重教師的具體要求,還教育學生在集體活動中應講文明,講禮貌,不做有損學生形象的事。同學們對照他人,反省自己,揚長避短,使他們的尊師禮貌意識有了明顯增強,基本杜絕了一些不良現象。
三、尊重關愛學生
平時,遇事和班干部商量傾聽學生們的意見,嚴格要求,尊重他們。使他們在平和氛圍中成長。愛是一種奉獻,更是一種理解。班主任更要關愛學生,更關注他們的進步與成長。對于他們的成績,給予鼓勵和支持;對于他們的缺點,從不冷嘲熱諷,挖苦打擊,和他們打成一片,成為他們的朋友。但是,在關愛的過程中,要求更嚴。對個別嚴重違紀現象,必要的懲罰也少不了。以免造成行為上的放任。
四、深入學生,盡快了解學生
新生入校后,要盡快了解和研究學生的學習情況、興趣愛好、性格特征、身體狀況、思想品德等情況。作為新生班主任,多次去學生宿舍,與新生同學交談,盡量找當前學生比較關注的熱門話題進行交流,達到盡快熟悉、了解每個學生的目的,同時在交流過程中要使同學們感到班主任老師是個容易接近、隨和的人,并且在談話中要多關心他們的生活情況,特別是困難學生的家庭情況,讓同學們知道班主任在關心他們,從而使學生對班主任有了親近感和認同感。學生出現問題及時與學生談心,并且與家長及時溝通。
總之,作為新生班主任,對剛入學的新生應加強管理,嚴格管理,要有耐心,盡可能地考慮周到,力求做細、做好,只有積極認真地做好每一項工作,才能做好新生班級的工作。做好了新生班級的工作,將為以后的班主任工作開了個好頭,這是班主任今后能夠順利開展班級工作的關鍵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