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考試是評價學生的知識水平與能力狀況,同時也對學生的學習起“導向”作用。醫學影像學是一門以圖像形態為表現形成的重要橋梁學科,具有其學科的特殊性與重要性,為實現素質教育為目標的教學改革,作為教育中重要的環節-考試亦應作相應的改革。
關鍵詞:醫學影像學考試素質教育
我院從2003年實行模塊教學以來,醫學影像學作為非獨立模塊課程,原來系統的課程被分散到醫學生不同階段的學習之中,這為如何使醫學影像學教學配合各模塊教學,培養具有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提出了新的課題,具有評價學生知識水平與能力狀況,同時也對學生的學習起“導向”作用的課程考試是教學中重要的一環,因此醫學影像學考試模式亦應作出相應的改革,以適應新教學模式的改革與素質教育為中心的教學目標。
目前醫學影像考試的弊端和不足:醫學院校教學的目標是為醫療衛生機構提供高素質的醫療人才,醫學影像學的教學已作了以模塊教學為教學模式,以多媒體、雙語教學、問題導向等多種教學改革,但作為具有反饋與導向功能的考試現階段仍采用傳統的卷面考試,試題只能以文字和線圖形式出現,而醫學影像學屬于形態類學科,學生學習的效果與綜合應用能力無法很好地以傳統的卷面考試體現出來。因此,為實現現階段以素質教育為中心的教學目標,作為重要評估指標的考試亦應相應進行改革,以更客觀地評價醫學生醫學影像的素質能力。
醫學影像學考試采用傳統的卷面考試具有較大的弊端和不足,如:考試內容“重理論、輕實踐”,“重記憶、輕能力”??荚噧热菥窒抻诮滩闹歇毩⒌尼t學影像學基本知識和技能,缺乏模塊教學模式醫學影像學作為橋梁學科為特點的學生知識、能力與素質的綜合考核。而且課程考試多以任課教師出題為主,任課教師上課教什么考什么,缺乏對教學大綱和知識體系的通盤考慮,所出試卷多是記憶性的知識,偏重對知識的檢查,對學生實踐能力的考核力度遠遠不夠,造成學生死記硬背,不注重應用和創新,從而形成了學生“上課死記筆記,考試硬背筆記”,考后“通通忘記”的不良狀況。學生考前突擊復習的現象越來越多,限制了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難以得到提高與發揮。考試形式片面強調了記憶的重要性,忽視了學生臨床實踐能力的培養,制約了學生的創造力和個性特長的發揮。試卷內容又難以涵蓋全部教學內容,不能全面檢測學生對已學知識的理解掌握程度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及開發學生的創新性思維。
如何科學、客觀地評價專業學位碩士培養質量同時準確反饋考核體系的有效性、科學性,一直是高等醫學教育界的難題之一。為適應以模塊教學為新教學模式,提高素質教育為教學目標的新教學方向,以培養具有較高醫學影像素質的人才為目的。避免目前醫學影像學考試存在的一些弊端和不足,我們嘗試了幾種考試模式的改革,取得了預期的效果。
一、多元考試形式并進的建立,實現重實踐、重能力的考試內容覆蓋
我們根據不同的學習群體,不同的學習階段,制定不同的考試內容、考試形式,達到能考查學生的實踐能力的考試。分不同層次設計不同的考試及考核方式,以形成科學、合理、規范,同時符合研究生臨床專業學位要求的考試與考核體系。
本醫學院7年制影像班在前5年實行大臨床、小影像為教背景學,此時的影像學教學也是模塊教學的體現形式,影像學教學的目的是實現影像的橋梁學科的重要性,因此考試形式以臨床病例分析為主,結合基本概念。第6、7年進入臨床研究生培養階段,為培養創新型醫學影像專業人才的需要,應改變當前影像課程考試中只重理論考試的局面。影像專業考試應該更注重考察學生的實踐能力、影像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靈活運用多種考試方式,如論文、調查報告、閱片測試等。對學生掌握知識程度、思維能力,特別是影像診斷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思辨能力、反應能力、想象能力、科研能力進行全面考核。
二、考試內容覆蓋面大,注重實踐應用,實現素質和能力培養為目標
影像學考試題型的改革應從培養創新型影像專業醫學人才的全局出發,要反映出本課程教學的目的,而不僅僅是對一些基本知識知與不知的測試,而是對知識的綜合、分析、比較、理解能力的測試。首先是考試題型改革:命題教師應結合課程要求合理分配各種題型所占的比例,減少填空、選擇、判斷、簡答、名詞解釋等客觀性試題所占比例,盡可能避免知識的機械性記憶與再現,加大綜合、分析等主觀試題的分量,特別是具有基礎、影像、臨床結合的綜合分析題與模擬臨床影像診斷的多媒體閱片題,讓學生對臨床診斷、鑒別診斷、進一步的診治提出自已的意見,突出對學生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的考核,多給學生提供探索的機會,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求新求異。考試命題時,一方面,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創新個性,擴大主觀能力型題目的比例,對那些有創見、有新意的答案應加分鼓勵,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另一方面,還要結合本課程特點,不能忽視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做到客觀知識型題目少而精。
通過影像學考試的改革,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發揮考試對教學的服務和調控功能,完善教學過程,提高影像學教學質量,從而達到培養高素質影像人才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吳仁華,肖葉玉,黃愷.醫學影像學教學中激勵醫學生自主學習的探索.中國校外教育,2010,355(8):58.
[2]于曉松,孫寶志,王威,等.臨床綜合能力的探索與改革[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0,(5):39-40.
[3]賈景磊,張建林,紀強,等.醫學影像技術專業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索[J].現代醫用影像學,2006,15(6):275-276.
[4]肖葉玉,肖壯偉,吳仁華.淺談醫學影像學教學改革.衛生職業教育,2008,26(7):18-19.
[5]吳仁華,楊棉華.多倫多大學醫學影像學教學對我國醫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的啟示.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8,(2):72-74.
[6]葉玉梅,田寶鵬,周健,等.醫學碩士專業學位臨床實踐能力考核模式初探.山西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學教育版,2009,11(4):469-471.
基金項目:汕頭大學醫學院教學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