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創業教育在重點本科院校研究和開展的較多,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高職院校的創業教育還處在接受創業思想、創業理念的階段,實施創業教育并對創業教育進行研究的較少,在創業教育課程設計、創業教育教師隊伍建設、創業教育效果評價等方面的研究更沒有比較系統全面的分析。因此,積極開展創業教育,尤其探索高職院校大學生的創業教育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創業教育 創新研究 高職院校
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自從2008年開始開展創業教育以來,學生創業取得了一些成績。然而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的創業教育處于起步發展階段,創業教育不僅需要不斷完善,而且需要創新。
一、創業教育體系初步建立
1.創業課程的設置
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成立了創業學院,針對創業的學生,設置了比較全面的創業教育課程,并由創業人文素養培訓模塊、創業知識傳授模塊、創業能力培訓模塊三部分組成,涉及到社交、心理、管理、營銷等多個方面,注重學生的能力、知識、意識三個方面的培養。主要開設的課程有:企業家素質的形成、當前經濟形勢與電子商務、營銷策劃、市場營銷、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商務談判、物流管理、工商稅務、企業管理等。
2.創業教育實踐平臺——創業學院成立
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在決定引導和鼓勵學生創業后,旋即成立了創業學院,招收創業班學員,開辟為各系的創業實踐基地。抽調教師專門負責創業學院的相關工作。創業學院為創業學生提供了一個集電子商務、倉儲、商談為一體的創業平臺,為“落戶”創業工作室的學生免除房租和水電、網絡費用,還根據學生創業需要,在市場營銷、電子商務、物流管理和計算機信息管理4個專業中各設一個“淘寶創業班”,每班30人。“淘寶創業班”實行動態管理、優勝劣汰。創業學院主要教授學生如何開網上商店,學習經營和管理的技巧。“淘寶創業班”招收對象僅限于該院8個系共25個專業的4個專業中,僅占專業比例的16%。
3.創業教育制度出臺
從省教育廳、學院分別出臺了相關政策,扶持在校生及應屆畢業生的創業活動。浙江省教育廳在《浙江省教育廳辦公室關于對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從事電子商務(網店)進行自主創業認定的通知》(浙教辦學〔2009〕80號)文件中,對普通高校畢業生從事電子商務(網店)進行自主創業從認定對象、認定程序、認定標準、相關待遇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規定。
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也根據學生創業情況制定了《義烏工商學院創業學生管理辦法(試行)》,《為進一步落實“面向學生、面向市場、面向實踐”的辦學理念,鼓勵與引導學生創業》的規定等相關文件,在對進入創業學院學習的條件、專業課程的考核、創業學院教學方式等進行了詳細的規定,在指導創業學生學習、創業方面具有很強的操作性。
二、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1.缺乏創業教育的指導教師
從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教師構成分析,教師大部分是工學、經濟學和管理學專業,比例分別為:31.9%、23.4%和21.3%,還有10.8%是文學專業,5.7%是教育學專業,3.5%是法學專業。但是目前擔任創業教育課程授課的老師均為原有的師資隊伍兼任的,他們并沒有企業管理和創業的經驗。
2.缺乏創業教育評價體系
學院開展創業時間較短,對創業活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不可能全面估計。因此,各方面的規章制度僅限于對創業學生的管理、對畢業生以創業形式就業的促進和管理等方面,創業教育制度還沒有形成一個科學、完整的體系。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目前對創業教育的相關規定,僅限于對創業學生的管理和輔導方面,對于創業教育效果沒有評價標準。創業教育效果的評價,基礎的評價就是投入產出的比值。學院在創業教育方面有多少投入,比如,設施設備的投入、教師人員的投入、創業教育經費的投入等方面進行創業教育投入與創業教育成果,比如有多大比例的學生參與創業、各種形式的創業程度是什么、創業或持續多久為成功創業等方面都沒有詳細的規定。對擔任創業教育的教師也沒有專門的評價標準。
三、完善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創業教育實踐的建議
1.完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
(1)構建創業教育課程體系
創業教育課程是實現創業教育目標的主要途徑。創業教育也是一項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遵循創業規律,將創業教育課程分為創業通識課程、創業入門課程和創業進階課程三部分。
在創業通識課程中,主要介紹創業,讓學生接觸創業的相關信息,了解創業的內涵,培養創業意識,并通過學生處開設的就業指導講座,轉變學生“等、靠、要”的就業觀念,幫助學生樹立“創業代替就業”的擇業意識。可將創業教育課程融入到原有的專業教學計劃中,逐年修訂教學計劃,將創業教育通識課程納入教學計劃之中,并作為必修課在全體學生中開設。
針對有創業想法的學生,在教學計劃中應適當增加創業課程的選修課學分比例,將創業入門課程納入教學計劃的選修課范圍,鼓勵學生選修創業課程,讓學生具備經濟、管理、經營等方面的知識,初步具備撰寫創業計劃書、識別創業項目、預估創業風險等能力。對正在進行創業的學生,針對創業具體項目,通過創業學院開設創業進階課程,重點解決創業過程中的實際問題。
通過創業通識課程的開設,達到創業教育的創業意識目標,具體來講,包括創業學、創業基礎、創業與就業、成功創業者的素質能方面的內容。
通過創業入門課程的學習,達到創業教育的創業知識和能力目標,具體來講,包括經濟學、管理學、市場營銷學、心理學、人力資源管理等方面的基礎知識。
通過創業進階課程的學習,達到創業教育的創業實踐目標,具體來講,可包括創業團隊建設、創業過程管理、創業模式設計與選擇等方面的知識。
(2)培養創業教育師資隊伍
創業教育的實施,離不開優秀的師資,尤其是有過創業經歷的老師,他們能準確把握社會需求的變化,能更有效地對學生的創業活動進行指導。創業教育不同于以往的傳統教育,它更需要教師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這就不僅僅需要教師能傳授顯性知識,更重要的是能將在實踐過程中培養的默會知識提升和總結;不僅需要教師能了解創業的過程,更重要的是需要教師能將創業項目與高職生特點相匹配;還需要教師對市場環境了如指掌。基于以上需求,可以構建專兼結合的創業教育師資隊伍。
為更好的發揮創業指導教師的作用,學院應制定教師培訓計劃,學院可以借助這一師資培訓平臺,加強自身師資的培養。同時要鼓勵教師參與企業咨詢、管理等活動,增加教師企業管理經驗。積極推進“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整體提升創業教師隊伍素質。鼓勵教師創業,并制定詳細的約束和激勵機制。另外,通過聘請企業中既有實際管理經驗,又有一定理論修養的成功人士、投資顧問、律師以及政府公職文員等擔任創業導師,建立一支專兼結合動態管理的創業教育師資隊伍。
2.構筑創業教育支持體系
創業教育支持體系劃分為內部支持和外部支持,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師資體系、實踐體系都是創業教育順利實施的內部支持系統。創業教育政策、法律保障、社會環境保障(家長和企業支持)是創業教育的外部支持系統,兩者相輔相成,從內部和外部兩個方面支持創業教育的有效實施。
(1)政府實施行政干預,構筑創業政策保障
出臺大學生創業和高校創業教育的相關扶持政策,提高大學生創業成活率。大學生創業初期,各方面資源不充分,也沒有經驗,創業風險很高。浙江省政府、金華市政府已經出臺一系列大學生創業優惠政策,從注冊資金、稅收、小額貸款的額度、年限和利息等方面給予優惠,還在一些行政性收費項目上給予減免,這些創業優惠措施,都極大程度的提高了畢業生的創業熱情。另外,政府還應該在創業教育上增加投入,建立創業基金,審批創業基地建設項目,提高創業教育保障力度。在師資建設上,應盡快成立創業教育師資培訓機構,創業教育研究中心等,為創業教育提供良好的師資,保障創業教育的有效實施。最后還應健全法律制度,出臺相關創業、創業教育的法律法規,進一步搭建信用合作平臺,切實保障創業及創業教育的實施。
(2)創業社會環境支持
政府的行政干預可以對創業教育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學生創業的成功,還需要家長和社會的支持。通過對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創業學生的走訪,在創業之初,得到家長支持的同學不到創業人數的1/3,大多數學生的家長是在創業有了初步成效后,才表示支持的。很多創業者家庭經濟情況并不好,他們都是從勤工儉學開始走上創業的道路的。因此,在創業過程中,他們并不太需要家長經濟上的支持,他們更加渴望的是家長的理解。家長的支持是創業學生創業激情的催化劑,有了家長的支持,他們能更用心的創業。
要讓家長在學生創業之初即表示理解和支持,需要家長轉變根深蒂固的就業思想,改變家長希望學生“學而優則仕”的傳統觀念,改變家長對學生職業“鐵飯碗”的追求。通過各種創業宣傳活動,幫助家長認識就業形勢,認識創業帶動就業的效果,樹立以創業代替就業的擇業觀念,從而使在校生的創業活動得到家長的理解和支持。
其次是企業對學生創業的支持。企業對學生創業的支持不僅能從中獲利,而且也體現了一個成功企業家的社會責任感。企業家首先是為創業學生樹立了成功的榜樣,特別是本學院畢業后創業成功的學生,更加能激發學生的創業熱情。企業參與學校的創業教育,開展創業講壇,用自己成功創業的實例鼓勵學生創業,與創業學生分享創業經驗,幫助學生解決創業過程中的難題。
3.構建創業教育評價體系
創業教育效果的好壞,創業教育目標的實現與否,是創業教育能否可持續發展的條件之一。因此要對創業教育進行質量評價。創業教育評價就是對各高校在創業教育方面的投入和產出進行評價。由于各高校對創業教育的目標定位不同,其要求達到的創業教育質量也不同,創業教育評價的內容和標準也各不相同。
在創業教育投入方面,可以從開設的課程數量、投入的教師數量、教師的規格、投入的經費、場地等方面進行評價。在創業教育產出方面,一方面從參與創業教育課程的學生數、參與創業的學生數比例、學生創業年限、創業所帶來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等方面進行評價;另一方面從教師創業教育科研成果的數量和檔次兩方面進行評價。
參考文獻:
[1]賈少華.創業大學生成長模式探尋——探尋大學生成功創業的客觀規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2).
[2]陳浩凱,徐平磊.創業教育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大學(研究與評價),2008,(1).
[3]丁金昌,童衛軍.溫州特色高職創業教育體系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高教研究,2009,(2).
[4]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研討會參考資料[Z].北京: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研討會,2009.
[5]顧曉松.構建創業支持體系鋪平學生創業路[J].教育與職業,2009,(6).
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院級課題,課題編號:201012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