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以“綠色教育”為先導,針對高職英語教學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提出在實際教學中將“綠色教育”思想融入到高職英語教育實踐中,探究以職業化為特點的綠色英語教學途徑。
[關鍵詞] 綠色教育 高職英語 職業化
一、前言
近年來,綠色的字眼隨處可見,綠色是世界公認的健康標志。從餐桌上的綠色食品到目前國家大力倡導的綠色GDP,前者的綠色有環保、安全的象征,后者又引申出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而現在,綠色教育的概念又出現在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面前。那么,什么是綠色教育呢?筆者的理解是綠色教育是一種多層次、全方位的立體教育,是教育者利用科學的、合理的方式,將職業教育與人文科學教育有機相結合的教學理念。
二、高職英語教學現狀
1.教師課堂教學機械、單一
作為高職院校,有其特殊性,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就定位在培養各類應用型人才,這就很容易走進一種誤區,那就是高職院校僅僅依托企業產品和專業技能認證組織教學,將教學目標完全等同于單純的社會技能認證,教育功利主義現象嚴重。現在高校教師大多只是在授業,而對于“傳道”和“解惑”則很少過問。一方面,高職英語教學普遍沿用傳統的語法教學模式,“填鴨式”教學法不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不能充分發掘學生的創新意識,限制了學生學習潛能的發揮,學生一味地依賴于教材和老師,沒有自主學習的欲望,成了被動的接受者,失去了應有的教學效果。另一方面,高職英語教師往往都是英語科班出身,教師本身所接觸到的大多是英語文學、英語語言學等英語專業知識,而對職業教育的特點缺乏一定的了解,沒有行業背景和實踐經驗,不大清楚學生以后的目標崗位對英語的需求程度,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職業教育的質量。
2.學生英語語言應用能力不強
導致學生英語語言應用能力不強的因素,筆者總結出兩點:第一,目前高職院校主要以英語應用能力等級考試以及四六級為衡量高職學生英語水平能力,選用的教材偏重于語言基礎,英語教學以知識性理論性教學為主,側重詞匯,語法的記憶與操練,這導致了教師授課與學生學習的重點都集中在了等級考試應試技巧方面,忽視了語言實踐在英語教學中的主導功能,難以體現高職英語教育“應用、實用”的原則。第二,學生在開口說英語方面有心理障礙。由于性格、語言基礎等差異的影響使學生在學習中需要用外語進行表達時會產生焦慮、恐懼和不安。英語口語優秀的學生大多性格外向、不拘謹。而性格內向的學生,即使英語考試的分數很高,他們在課堂上也不敢多開口,每講一句英語都要再三考慮是否符合語法規則。另外,有一些學生來自于教學條件較差、教育資源缺乏的欠發達地區,本身英語口語的先天不足造成了他們內心的自卑,使他們不愿意在課堂上主動練習口語。
三、實現以職業化為特點的綠色英語教學的途徑
1.建設綠色師資,提高教師綜合素質
教師是課堂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加強對高職英語教師綜合能力的培訓是非常必要的,不定期地進行教學理論和實踐方面的培訓和指導,使教師從根本上認識到英語教學是要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然后,高職英語教師應是復合型的教育人才,不僅精通英語還要了解各專業的行業背景,因此需要教師通過各種途徑參與課題研發、技術服務,參加職業資格證書考試,提高雙師素質,逐步提高將英語教學融入職業教育的能力。英語教師和其他教師一樣肩負著教育教學的雙重任務,應該具有高尚的師德,以積極的心態、飽滿的熱情投入教學,以自身的修養影響學生。
2.以就業為導向,樹立綠色教學理念,堅持學生本位原則
教師在教學中不應單純強調英語知識或理論的傳授,更應根據學生專業特點,以就業為導向組織教學,滿足社會需求。首先,在課堂活動的組織方面要充分調動學生的能動性,主體性。職業化強調“自主、合作、探究”的行為模式,教師將職業教育融入到英語教學過程中,在課堂組織上可進行小組辯論,創設各種職場情景進行對話表演等多種教學方式,通過同學間的合作與交流,能做到取長補短,培養他們的合作創新能力。同時使學生仿如身臨其境,在實踐中加深理解,熟悉運用和牢固掌握所學過的知識,引導學生掌握基礎語言并應用到職業環境中去,以便在日后工作中能自如地運用英語,同時也引導了學生主動地去探索,不再被動地去學習,增強學生終身學習與終身發展的意識。其次,在教材使用方面教師需根據實際情況做些增減,有針對性地選擇教學內容,教材只有在內容和形式上符合學生特點和專業需求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例如,對于酒店客房服務專業的學生,就其未來就業崗位對英語的需求來說,更需要學生能運用英語進行口語交流,那么在教材內容選擇方面就應側重于聽說內容,而對于電子,文秘類學生,未來的工作可能更需要他們能讀懂簡單的機械操作英文說明書或起草一些簡單的商務英文信函,那么教材內容選擇就應側重于讀寫方面,強化學生的讀寫英語的能力。
3.建立和諧師生關系,營造人文關懷的教育氛圍
英語教學是語言教學,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利于師生間的互動交流,培養學生利用英語交際的能力。教師要保護和建立學生的自信心,對于一些性格內向的學生要用鼓勵的言行,促使學生大膽表達。對于喜歡積極主動練習口語的學生,在他們演講時不要因為一些語法錯誤而打斷他們的發言,不要對回答問題時出錯的學生濫加指責,橫眉冷對。否則,學生會因自己表現欠佳而沮喪,在心理上產生壓抑感,繼而降低學習熱情。教師的正確引導和關懷才能幫助學生開口說英語的心理障礙。事實上,很多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愛和喜好,往往源于他們對自己老師的熱愛、尊敬甚至崇拜。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目標就是培養能適應外向型經濟的高技能人才,需要行業需要英語對其專業化教育進行支撐,尤其在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下,除專業知識以外具有良好的職業英語交際能力能幫助學生在求職或以后投入職場后表現出勝人一籌的優勢,帶來機遇,為職業發展鋪路。
四、結語
高職教育既是高等教育,也是職業教育,是兩大教育體系的聯結點,“綠色教育”,既是現代教育的目標,又是教育的內容與方法。因此,在定位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目標時,必須確立以人為本,終身學習與終身發展的觀念,把綠色教育的理念融入到培養高職高專院校人才的活動中去,突出辦學特色,打造核心競爭力,走特色發展之路。
參考文獻:
[1]束定芳,莊智象.現代外語教學——理論、實踐與方法.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
[2]蔣壽建.高職院校實踐綠色教育理念解讀.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7.
[3]龍偉.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教學散論.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
[4]霍丹.影響大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因素分析.考試周刊,2008.
基金項目:《高職英語職業化教育理論與實踐探究》;基金編號:09SJD74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