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過對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與高職學生體育社團組織特征的分析,認為對被試者的模仿行為有顯著的影響的因素有:示范者的特征因素、示范者的行為反饋因素、被試者的動機因素以及相互作用理論。
[關鍵詞] 社會學習理論 高職學生 體育社團 運動技能
一、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
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的創立者系美國社會心理學家、斯坦福大學教授班杜拉。該理論是闡明人如何在社會環境中進行學習,從而形成和發展人格特征的一種學習理論。這種學習涉及一定條件下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系,因而社會學習理論,亦稱模型模仿論,是上世紀60年代在西方興起的一種新的學習理論。
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的核心是觀察學習。所謂觀察學習,就是人們在社會交往中,通過對榜樣人物的示范行為的觀察、模仿所進行的一種學習。社會學習理淪認為大量的人類學習是通過觀察學習而完成的。社會學習理論強調,人的學習過程,乃是人的行為、內在因素和環境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的過程,而觀察學習是社會學習的一個最重要形式。班杜拉認為,對觀察模型的行為表現進行模仿的問題,并不是簡單的、直截了當的,觀察學習的機制不能簡單地用條件反射的原理進行解釋。他認為,觀察學習是由注意、保持、動作復制和動機四個相互關聯、環環相扣的階段組成,各階段又分別受一系列變量的影響。
二、高職學生體育社團組織特征分析
高職學生體育社團定義為由具有某方面共同體育愛好的學生自由參加、自發組織、民主選舉管理人員并由自己管理,允許在不以贏利為目的前提下,收取一定費用并為實現成員共同愿望而開展的課余學生體育組織。其組織特征主要有:高職體育社團是由學生自由參加、自發組織并可以收取一定費用的學生體育組織,由高職學生民主選舉管理人員并由自己管理;是為實現成員共同愿望而開展的課余的學生體育組織;是以滿足學生的體育需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主要目的,是以自發的、非正規的、松散為特點的高等學校學生組織。
體育社團作為一個被廣大高職學生喜愛的群體組織,其在提高參與者體育技能方面效果顯著,通過對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對此現象進行研究和分析,認為高職學生參與體育社團對被試者的模仿行為有顯著的影響,其中主要有示范者的特征因素、示范者的行為反饋因素、被試者的動機因素以及相互作用理論。
三、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在學生參與體育社團對其運動技能提高的影響分析
1.體育社團成員的特征有利于示范者的體育行為得到被試者的模仿
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的研究表明示范者與被試者的相似性有利于被試者運動技能的提高,示范者跟被試者的差異愈大,則被試者所做的模仿愈少。高職學生體育社團是由高職學生自由參加、自發組織的學生體育組織。在社團成員內部,示范者與被試者都同為高職學生,有著基本相同的經歷、文化背景和心理特征,具有較大的相似性,有利于示范者的刺激特性。
2.體育社團組織的示范者的行為結果會得到充分的反饋
示范者的行為是受到獎勵、懲罰,還是被忽視,均對被示范者的模仿產生影響。體育社團成員來自不同的專業、不同的年級,在共同的活動中,成員之間、成員與指導教師之間的人際交往頻繁。為了更好地開展社團活動,成員間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在活動中,社團成員學習新的難度動作、練習危險性項目、集體項目攻防時,往往需同伴的保護和幫助,所以參與體育社團組幫助他人與尋求幫助的習慣不斷得到強化,他們的人際溝通和交往能力得到了普遍的提高。在面對示范者的行為是,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都會給與鼓勵和支持。因此,示范者的行為結果都會得到反饋。
3.體育社團內被試者具有積極的動機定勢
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認為在被試模仿示范者之前進行激發動機的教學,可促進被試的模仿。體育社團成員的技能學習意識比較強烈。首先,意識來自于實踐,體育社團的最大特征就是自愿性和自主性,它基于對某項運動的強烈興趣,成員自主選擇參與,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體會到了這一運動的價值所在,使他們對這一運動由最初的興趣轉化為對某項運動深刻而全面的了解,形成固有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使體育成為生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一種生活習慣,進而達到養成終身體育習慣的目的。參與社團的學生參與了大量的體育實踐,他們的體育意識會得到促進和發展,而運動鍛煉行為能給鍛煉者帶來身體的受益和精神方面的樂趣,同樣促進了他們健康意識的加深和提高。
從高職學生體育社團的主體特征來講,由于體育社團是具有某方面共同體育愛好的學生自發成立的、為實現成員共同愿望而開展活動的學生體育組織。體育社團的學生來自不同的年級,分屬不同的專業,具有共同的興趣和目標,這種不同年級同學的相互影響、不同專業同學的相互交流就形成了一個良好的創新氛圍,有利于創新思想的形成和創新精神的培養,保證了成員對體育社團活動的愛好和積極性。
4.體育社團的組織形式符合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的“相互作用理論”
社會學習理論認為,人的觀察學習過程是人的行為、內在因索和環境三者相互作用的過程。這種“相互作用理論”指出,人的行為的變化,不是由個人的內在因素決定的,而是由它與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來決定的。在一個互動氛圍的環境中,將有利于成員對于體育技能的掌握。
體育社團成員來自不同的專業、不同的年級,在共同的活動中,成員之間、成員與指導教師之間的人際交往十分頻繁。為了更好地開展社團活動,成員間相互合作、交流。在活動中,社團成員學習難度動作、練習危險性項目、集體項目攻防時,往往需同伴的保護和幫助,所以高職學生體育社團是一個充滿互動氛圍的適合學生交流與發展的環境。通過參與體育社團的活動,高職學生之間的相互作用得到強化,也促進其對運動技能的掌握。
四、結論
示范者與被試者的相似性有利于被試者運動技能的提高,高職學生體育社團內部,示范者與被試者都同一校學生,有著基本相同的經歷、文化背景和心理特征,具有較大的相似性,有利于示范者的刺激特性。
示范者的行為是受到獎勵、懲罰,還是被忽視,都對被示范者的模仿產生影響。體育社團成員的人際溝通和交往能力較強,關系密切,在面對示范者的行為時,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都會給與鼓勵和支持,示范者的行為結果會得到充分的反饋。
體育社團成員來自不同的專業、不同的年級,在共同的活動中,社團成員之間、成員與指導教師之間的人際交往十分頻繁,是一個互動氛圍很強的環境,體育社團的組織形式符合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的“相互作用理論”。
參考文獻:
[1]俞宏建.高校體育社團產生的背景及其特征分析[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
[2]吳敏,王東升.論高校學生體育社團的特征與功能[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
[3]王步,曲業煌.論學生體育社團的哲學內涵[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